易 彤 李士建
(曲阜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 273100)
2023 年10 月,2023 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在云南舉行。大會以“戶外新生活消費新動能”為主題,聚焦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問題,推動中國戶外運動產業更上一層樓。自從2022 年以來,中國戶外運動產業慢慢開始復蘇,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機會。結合當前我國2022 年底發布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從擴大消費內需和投資內需兩個方面促進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并且是高質量的發展。如何基于擴大內需戰略,從消費內需和投資內需角度促進中國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是當前需要研究的問題。
戶外運動發源于18 世紀的歐洲地區,隨后發展到美洲地區,于20 世紀末期傳入中國,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戶外運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依托于廣闊的自然生態環境,主要包括山、水、陸、空等,運動場景具有多樣性。所以,戶外運動是扎根鄉野且需要生態環境作為支撐的休閑體育項目,利用自然環境資源而獲得運動價值。第二,戶外運動大多都帶有一定的探險性。戶外運動的項目基本屬于亞極限運動與極限運動,在戶外運動的過程中可體驗征服自然的樂趣,不斷挑戰自我[1]。通過參與戶外運動,達到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戶外運動產業為人們提供關于戶外運動的產品與勞務,包括人們在參與戶外運動的過程中,涉及到的戶外運動產品的制造、開發、建設、服務等[2]。自然生態環境是進行戶外運動的載體,國家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為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表現。所以,在新時代應該著力推進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3]。
21 世紀以來,隨著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亞洲運動會等重大體育賽事在我國舉辦,人民對于體育參與的熱情也在不斷高漲。除了傳統的比賽項目之外,戶外運動依靠其獨特魅力,不斷吸引著人們的加入。野外露營、徒步登山、極限飛盤、定向越野等運動被人們所了解。人們在參與戶外運動時,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釋放內心的壓力。
目前,中國戶外運動俱樂部、協會組織發展十分迅速,戶外運動參與人數不斷增多。戶外運動產品供給數量不斷增多,形式多樣。戶外運動產品和服務供給覆蓋山水陸空,形式包括線上、線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4]。根據調查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達到4 億人,戶外運動產業市場規模也達到了1971 億元。盡管如此,我國戶外運動產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市場潛力十分巨大。為了促進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2022 年12 月,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其他七個部門印發了《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 年)》。文件顯示,到2025 年,戶外運動場地數量不斷增加,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參與人數繼續擴大,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 萬億元。《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 年)》的出臺,將進一步釋放戶外運動產業的消費潛力,促進戶外運動的配套設施建設,為戶外運動產業的高質量埋下伏筆。
擴大內需是經濟學中常用的名詞,簡單理解就是擴大一個國家的內部需求,主要包括投資和消費兩個方面,以此來帶動消費的增長,促進經濟向好發展[5]。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23 遠景目標的要求。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不斷擴大內需來促進經濟的發展,是當前我國發展的重中之重。2022 年1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文件指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是不斷促進我國長治久安與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
戶外運動基礎設施建設是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基礎設施是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工程,宏觀上來講屬于基礎公共服務系統中的一環,是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的一環。因此,戶外運動基礎設施是戶外運動開展的前提條件,當戶外運動基礎設施建設無法滿足人民的需求時,就會影響人民參與戶外運動的積極性,打擊參與熱情,影響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更無法達到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有效地刺激國家或者城市的發展,同時能夠體現地區的發展潛力與經濟狀況,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想要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就要首先重視戶外運動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好人民參與戶外運動的物質條件。
我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于戶外運動來說,能夠最大程度上輻射人民的運動形式,同時也是最簡單、基礎的運動形式就是徒步。目前,我國正在著力推進國家、省、市、縣四級步道工程建設,以國家步道工程為主,省、市、縣步道為輔,滿足人民日常戶外運動需求,努力構建橫跨東西、貫穿南北的各具特色的國家步道體系,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力爭實現步道四級行政級別設施全覆蓋。增加戶外運動基礎設施數量和多樣性,提升戶外運動基礎設施品質,并建設其他關聯戶外運動設施,如滑雪場、主題樂園、自駕營地,體育小鎮等設施,提高配套設施服務水平,才能為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6]。以貴州省舉例,貴州省地貌類型復雜,有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等。其中高原山地地形占到總面積的87%。所以,貴州依托獨特的高原山地地形,以攀巖為特色建成了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作為國家首個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安龍縣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優勢,開設騎行戶外運動、登山攀巖、越野機動、洞穴探險、巖壁攀巖、峽谷飛行等項目。同時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相繼規劃建設自行車道、房車自駕營地、徒步道路、玻璃觀景臺等戶外運動基礎設施,打造出極具特色的山地攀巖戶外運動示范基地。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是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完善的戶外運動配套設施,推動了安龍戶外運動公園的成功。所以,重視戶外運動設施建設,通過戶外運動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擴大我國內部戶外運動產業投資需求,是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應該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條件出發,利用當地特色自然生態資源建設特色戶外運動基地[7]。在適合的地區建立雪道,水道、風景道、騎行道等。《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 年)》提出要加強華東戶外運動示范區、北方戶外冰雪運動示范區、華南戶外運動休閑區、西南戶外運動集聚區、中部戶外運動體驗區,以及長江水上運動帶、黃河戶外運動帶、濱海戶外運動帶的建設,力爭早日實現“五區三帶”戶外運動產業空間合理布局。
目前我國很多依據本地區特色建成了戶外運動產業典型基地。選取三個代表性戶外運動基地展開說明。第一,以戶外冰雪運動來說,其一般在聚集在高海拔或高緯度的地區。金龍山滑雪旅游度假區位于呼倫貝爾扎蘭屯市,是首批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扎蘭屯市冬季平均氣溫低于零下10℃,存雪期長達5 個月,有效滑雪期可以達到130 天以上,非常適合開展冬季戶外運動。金龍山滑雪旅游度假區依托呼倫貝爾特殊的區位優勢,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戶外冰雪運動市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北方戶外冰雪運動基地典范。第二,西部地區新疆特克斯縣喀拉峻國際戶外公園,是新疆唯一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其位于特克斯縣境內,天山南北山脈之間,是高原山區地形,其中還包括闊塞爾湖,湖水清澈,群山環繞。公園戶外運動面積超過2800 平方公里,以雪山、草原、峽谷等自然風光為背景,開設漂流、騎行、騎馬等戶外運動項目,打造以獨特的世界自然遺產景觀為核心的戶外公園,是西部地區戶外運動基地的領頭羊。第三,蘇州太湖體育休閑運動小鎮是華東戶外運動基地代表。其位于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中心區,北靠群山,南依太湖,具有獨特生態優勢。以太湖山水為背景,建成較為完整的戶外運動休閑體系,包括太湖足球中心,高爾夫俱樂部、水上運動中心、馬拉松賽道等。同時,生活配套設施完善,交通便利。人們在山水之間享受戶外運動帶來的愉悅。促進了蘇州地區旅游收入的增長,也讓作為國際體育文化名城的蘇州被更多人所熟知。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戶外運動產業空間,依托戶外運動基地帶動戶外運動用品銷售,因戶外運動產業是體育產業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促進戶外運動用品的銷售也是刺激體育消費的增長的重要途徑[8]。根據地方特色建設戶外運動產業集聚區,為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提供特有的市場,為人們提供良好的戶外運動消費的場景,緩解戶外運動產品供需之間的矛盾。形成戶外運動產業鏈條式發展,完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布局,更好地推動戶外運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戶外運動賽事以山地登山和馬拉松為主,形式單一。中國登山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開展的登山運動賽事達到622 場,平均每天舉辦1.7 場。2023 年中國馬拉松行業短報告顯示,2014 年到2019 年,馬拉松熱潮席卷中國,中國馬拉松賽事數量增長超過了30 倍。在2019 年,中國平均每天正在舉辦5 場馬拉松賽事。越來越多的城市認識到這一傳統戶外運動賽事帶來的巨大效益,全國337 個城市有300 個在舉辦了馬拉松賽事活動。民眾也認識到跑步對身心發展的益處,主動參與到馬拉松比賽中來,馬拉松賽事累計參與人數達到700 萬。但是僅僅依靠登山和馬拉松這兩個項目進行推廣,無法滿足熱愛其他戶外運動項目人群的需求,影響其他戶外項目人群的積極性,進而阻礙戶外運動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更無法達到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首先,擴展戶外運動賽事。2021 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體育產業“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積極探索體育賽事,刺激體育賽事的推廣與發展,爭取培育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賽事品牌,發揮體育賽事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鼓勵各類體育賽事市場化運作。對于戶外運動體育賽事來說是一個發展契機,在《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規劃中指出,到2025 年,要打造100 個全國范圍內知名的戶外運動賽事與品牌。可以將地方性節慶活動與戶外運動賽事相結合,一方面可以慶祝傳統節日,另一方面也能推動戶外運動賽事的發展,增多數量,提高質量,豐富內涵。鼓勵社會各方申辦自主IP 的戶外運動賽事活動,打造特色戶外運動賽事品牌。同時,完善戶外運動等級標準,刺激戶外運動愛好者不斷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提高戶外運動物品的消費粘性,促進戶外運動消費,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其次,要積極推動自然環境資源向戶外運動開放。結合2014 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多點意見》,將可以利用的森林、草原、沙漠、湖泊、山地等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發展區域戶外運動產業[9]。同時,必須要健全戶外運動監管機制,堅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開發自然環境的同時,不能觸及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在積極開發戶外運動資源的同時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才能夠實現戶外運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增加戶外賽事供給可以從消費內需和投資內需兩個方面共同促進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助力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早日實現。
數智賦能戶外運動產業有兩個方面,分別是數字技術與智能技術。
首先,針對數字技術來說,近年來,隨著全球數字革命的加速,信息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都表現了不凡的作用,例如在生物辨識、程序學習、圖片處理、數據分析等。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十分迅猛,據統計,2021 年中國數字經濟產業規模超過45 億元,約占當年GDP40%[10]。數字賦能產業,助力高質量發展成為了如今的時代標簽,對戶外運動產業也不例外。體育消費是擴大內需的極其重要的領域,同時體育產業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參與體育運動是“主動健康”的重要方式。具體到戶外運動產業來說,戶外運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是促進戶外運動消費市場潛力釋放的途徑。通過數字技術將人民戶外運動需求和戶外運動產業供給緊密聯系,需求精準匹配供給,增加戶外運動消費,進而擴大戶外運動內需。所以,實現戶外運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將相關信息轉換為數據,可以增長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效率,提高質量,促進消費,擴大戶外運動消費內需,助力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其次,智能技術發展勢頭同樣十分迅猛[11]。當前我國發展正處于“中國智造”戰略背景之下,智能技術為中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實踐進路。對于戶外運動產業來說,尤其是戶外運動產品制造業,智能化制造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擴大技術優勢,從勞動力驅動的傳統戶外運動制造產業,發展為技術驅動的高新產業。在2015 年,工業信息部就開始進行智能制造行動,體育制造業中表現突出的是安踏體育。將智能技術引入其產品生產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近18%,制造成本降低接近20%,最終生產效率提高超過30%,產品瑕疵率降低20%,產品質量顯著提高。綜上所述,智能技術賦能戶外產業,這是擴大戶外運動產業投資內需的表現,可以提高戶外運動產品制造業生產質量與效率,進而增加戶外運動產品供給,迎合消費者需求,進而擴大消費內需。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助力戶外運動,從擴大投資內需開始,再到擴大消費內需結束,形成一個內需閉環,是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擴大內需戰略的背景下,在新發展格局的環境中,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長周期且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夠成功的事情。要牢牢把握好擴大內需這一突破口,為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添磚加瓦,早日實現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