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對語文課程有了一定的認知,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的基礎。但是初中學生往往沒有建立起全面、細致、系統的知識體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師并不關注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沒有對二者進行相應的融合,是值得注意的原因。因此,語文課程中應重點關注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雙基”教育和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除此之外,群文閱讀也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教師對此缺乏認知,不能言傳身教,就難以讓學生真正提高語文能力。
1 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內涵分析
群文閱讀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種方法,師生就一個或多個主題選擇一系列相關的文章,通過共同閱讀和討論,共同創造意義,達成共識。在群文閱讀課上,教師作為引導者和組織者,應選擇合適的文學作品和話題,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和思考的全過程。
首先,群文閱讀課的重點是選擇合適的文學作品和主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目標,選擇與主題相關的文學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思考與主題相關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文學作品和主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吸收文學作品的內涵,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維范圍。
其次,群文閱讀課強調集體閱讀、集體創作的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組閱讀文學作品,通過交流和分享形成對文學作品共同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啟發、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思維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
再次,群文閱讀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集體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文學作品的觀點、情感和主題進行思考、分析和評價。在與同伴的討論中,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培養他們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
最后,群文閱讀訓練強調最終達成共識的重要性。通過師生之間的討論和建構,學生可以就文學作品達成共識。這種共識的建立是學生深刻理解了文學作品所擁有的普世價值和深厚內涵的體現,培養了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2 群文閱讀融合傳統文化的意義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融合傳統文化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學生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對于學生成長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影響。群文閱讀融合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古代經典文學作品,讓他們感受到這些經典文學作品所具有的內涵,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樹立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規范、倫理觀念和人生哲學,群文閱讀融合傳統文化,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其綜合素質和修養,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向善的品格。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積淀,群文閱讀融合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文化視野,增加對歷史與文化的了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群文閱讀融合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閱讀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提升綜合語文素養,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學作品的內涵,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和創新思維。
3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閱讀材料的選擇方面,教師往往面臨著如何平衡文學性、思想性與學生興趣之間的挑戰。有時候,教師過于注重文本的深度,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和興趣所在,導致學生面對閱讀材料時感到困惑和無聊。這樣的選擇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反而可能讓他們對群文閱讀產生抵觸情緒。
其次,教學目標的不明確也是群文閱讀教學中常見的問題。由于缺乏清晰的教學目標和計劃,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能會偏離主題,導致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此外,過于寬泛和模糊的教學目標也會讓學生感到迷茫,不知道應該關注哪些內容,如何進行有效的思考。
再次,教學方法的單調性也是制約群文閱讀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教師仍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側重于對文本的解讀和分析,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缺乏參與感,所以學習興趣不大。這樣的教學方法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此外,學生參與度低也是群文閱讀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由于基礎差、缺乏興趣等原因,一些學生在群文閱讀活動中表現出消極的態度,不愿意參與討論和分享。這不僅影響了群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也阻礙了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合作,無法真正發揮出群文閱讀的作用。
最后,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也是群文閱讀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一些教師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導致評價結果的不準確。同時,過于依賴傳統的考試和測驗方式也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建立一個全面、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對于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質量至關重要。
4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4.1 重視整體閱讀與細節閱讀的結合
重視整體閱讀與細節閱讀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既要培養學生對整體故事情節、主題思想的把握,又要注重學生對細節的理解和解讀。整體閱讀是指對整個文本的整體把握和理解,包括故事的主要情節、人物形象、語言風格等方面。這有助于學生形成對整個文本的整體印象,把握故事的發展和轉折,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細節閱讀是指對文本中的細節信息進行觀察和分析[1],這包括人物的言行舉止、環境描寫、對話情節、插圖等方面,要求學生對此進行細致的觀察和理解。通過細節閱讀,學生可以把握細節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的作用。整體閱讀和細節閱讀的結合可以互為補充,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整體閱讀后,針對特定的問題或主題進行細節閱讀,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并拓展思考。通過這種結合,學生不僅能夠全面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和脈絡,還能夠捕捉到細節描寫中的細微變化和意義。這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培養他們對文學作品自覺進行深入思考的能力[2]。
4.2 鼓勵深度思辨,拓展閱讀成果
合作討論,提升學生語言實踐能力。在核心素養的視野下,群文閱讀更有利于實現宏觀和微觀的整合,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語感,強化審美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有些群文內容比較復雜,學生僅憑自己難以快速掌握,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發揮群體智慧,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夯實基礎。教師要鼓勵小組成員進行對比閱讀,對每一個文本做出審美體悟,找出文本的獨特之處,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提高思維能力。小組成員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進行小組討論,最終形成小組的統一觀點。可以讓小組之間進行閱讀對抗比賽,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還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語文教師也要加入討論當中,通過橫向和縱向拓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合作活動,使學生能夠靈活掌握多文本之間的聯系,迸發出新的思想。
4.3 恰當采用先進信息技術,打造良好閱讀情境
初中階段學生因社會閱歷不足,無法全面且系統化剖析事物。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創設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期間,應圍繞學生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及基礎等方面,尋找群文閱讀素材。且恰當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形成良好閱讀情境,提高學生閱讀熱情和融入活動積極性。
4.4 傳統文化的融入策略
將傳統文化融入群文閱讀中,不僅可以豐富閱讀內容,提高閱讀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
(1)選取合適的群文閱讀材料。
在選取群文閱讀材料時,應注重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學作品,如《論語》《詩經》《史記》等,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可以選取一些反映傳統文化特色的現代文學作品,如魯迅的《朝花夕拾》、老舍的《茶館》等,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設計有針對性的閱讀活動。
在閱讀活動中,可以設計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主題,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傳統節日與習俗”等。通過引導學生圍繞這些主題展開討論,讓學生深入思考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和價值。此外,還可以組織一些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如書法、繪畫、茶藝等,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3)加強教師的引導和指導。
教師在群文閱讀中的引導和指導作用至關重要。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能夠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引導學生發現閱讀中的問題和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知識。
4.5 重視教學指導,建立健全評價機制
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重視課堂管理,并建立可靠的評價機制。重視課堂管理是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要切實發揮引導作用,及時解答學生的困難和疑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群文閱讀技巧。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生深入思考、分析課文的積極性。
建立可靠的評價機制是客觀衡量和激勵學生群文閱讀的重要途徑。評價機制應包括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要進行定性評價,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評論、觀點和思考深度進行評價。例如,教師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分享意見和看法,并給予積極的評價和肯定。要進行量化評價,教師可通過評價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文學常識的掌握情況來進行。例如,教師可編寫若干選項題和空白題,全面評價學生閱讀群文的能力。
重視學法指導,建立可靠的評價機制,可以促進低年級群文閱讀的有效學習。學法指導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提高文學認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評價機制有助于客觀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激勵學生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4.6 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群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也可以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的融合。例如,可以將群文閱讀與歷史教學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文學作品了解歷史背景和歷史人物;可以將群文閱讀與地理教學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文學作品了解地理環境和地理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的了解,還可以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學科的教材、資源,或者與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合作,共同開展跨學科的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科綜合能力。
5 結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既能夠推動學生掌握綜合閱讀技能,也能夠促進教師教學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不斷創新、總結,最大限度地發揮群文閱讀的價值。■
引用
[1] 王雄.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上),2023(11):30-32.
[2] 魏琴.聚焦群文閱讀 引領學生成長——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文科愛好者, 2023(5):79-81.
作者簡介:董亞茹(1991—),女,山東菏澤人,本科,二級教師,就職于山東省山大附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