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食品安全關系國計民生,關乎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完善食品安全標準,提高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嚴格落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及個人的主體責任,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對杜絕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意義重大。基于此,本文對當前食品安全保障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保障提出科學舉措。
關鍵詞:食品安全;監管措施;監管體系
Discussion on Ways to further strengthen food safety assurance
LU Yongming
(Ganzhou Teachers College,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eoples health.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food safety legal system, improve the food safety standards, improve peoples food safety awareness, strictly implement the main responsibilities of foo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food safety acciden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food safety guarantee, and puts forward scientific measur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food safety guarantee.
Keywords: food safety; regulatory measures; supervision system
食品安全關乎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因此食品安全始終是備受社會矚目的熱點問題。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保障,不斷完善食品安全全過程的監管體系,提高食品安全等級,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意義重大。
1 加強食品安全保障研究的現狀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收集、梳理及分析,發現國外學者主要是從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構成、運行機制以及可能的實效等方面進行研究,認為食品供應鏈上相關技術的不穩定性、行政上的不穩定性以及社會發展的不穩定性是影響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且提出政治也能像文化一樣影響人們的消費習慣、食品的區域化以及企業家的營銷策略等,對食品發展趨勢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內一些學者則是從社會學、管理學及經濟學等學科的角度進行研究,通過對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及監管方式、政府行政管理、食品供應鏈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管理及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相關建議與措施[1]。
2 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保障路徑研究的意義
①食品安全關系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國家的未來發展;讓人們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應成為食品行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②加強食品安全保障是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的客觀要求。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規范食品安全生產經營行為,規避惡意競爭,重塑市場信心,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整頓市場秩序的客觀需求。③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保障路徑研究也是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必然要求。假冒偽劣食品的流入、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惡意競爭等嚴重擾亂了社會生產經營秩序,容易激化社會矛盾,引起社會局勢動蕩不安。因此,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保障的研究意義重大[2]。
3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保障仍面臨不少困難與挑戰,形勢依然嚴峻與復雜。雖然我國近年來加大了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但從實際效果看,相關標準和要求仍存在滯后現象。鑒于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復雜性,相關管理部門應深入調查分析,科學研判,精準決策,根據不同的安全問題制定相應的監管策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的整體水平。
(1)食品質量存在問題。①食品污染問題。微生物、重金屬、致病性細菌污染造成的食品污染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大因素。②農、獸藥超標問題。農、獸藥超標超量使用導致食品中藥物殘留超標,這是影響食品安全的又一重要因素。③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各種食品添加劑的濫用是嚴重危害食品安全的另一重大因素。④假冒偽劣問題。假冒偽劣產品在食品行業中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因而也就成為影響食品安全的一大威脅。
(2)標準有待完善。由于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還不夠完善,這就給一些唯利是圖的生產經營者提供了可趁之機,他們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惜犧牲產品質量,從而導致一些假冒偽劣商品流入到食品市場中,嚴重危害食品安全管理,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3]。
(3)食品安全執法體系建設滯后。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人員不足、裝備與技術落后、執法不嚴、處罰力度不夠以及社會監管缺失等問題。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體系建設比較薄弱,食品安全監管技術落后,信息化水平較低,食品安全監管效率低下。
(4)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使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面臨巨大挑戰。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國際經濟形勢的瞬息萬變,這些都將加劇食品安全問題,對食品安全保障構成巨大沖擊。
4 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保障的措施
4.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標準
①建立與完善各類食品安全標準,明確國家標準與企業標準。②建立健全農(獸)藥殘留、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重金屬等食品安全標準以及相關配套檢測檢驗標準,完善各種食品添加劑的科學標準。通過食品安全標準規范食品安全生產行為,使食品安全標準成為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大法”[4]。
4.2 嚴格貫徹實施食品安全監管
①嚴把食品產地環境安全關。加強食品產地環境治理與保護,加大對重金屬污染的排查與整治力度。強化食品生產基地的土地污染、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等的預防與治理工作。②嚴把農林牧副漁生產資料使用關。制定與完善農(獸)藥、飼料添加劑等使用標準,嚴禁各種違禁物品用于農林牧副漁領域,嚴禁使用高毒農藥,防范與杜絕農(獸)藥殘留超標。嚴格貫徹落實畜禽屠宰檢驗檢疫制度,完善農產品準出與準入制度。③嚴把糧食質量安全關。切實做好糧食收購企業資質審核與監管工作,嚴格落實糧食出入庫檢測檢驗制度,建立健全糧食收購質量追溯制度,杜絕徇私枉法、權錢交易,嚴防死守糧食安全關。④嚴把加工食品安全關。實現對加工食品安全全過程監管,落實日常監督檢查全覆蓋。重點解決生產加工過程中非法添加、超范圍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⑤嚴把食品流通及銷售環節質量安全關。建立健全從產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監控體系,完善生鮮食品質量監控體系,防止食物腐爛變質;嚴格貫徹落實企業進、出貨查驗制度,嚴禁臨期、過期食品翻新銷售[5]。
4.3 貫徹落實嚴厲的處罰機制
①完善法律法規。加快修訂與完善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律法規,以便對食品生產違法行為的處罰做到有法可依。②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運用法律手段,對違反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企業及個人敢于“亮劍”。不僅要對其進行嚴厲處罰,而且要對其實行食品行業從業禁止、終身禁入,取消其今后從事食品行業的資格,對違反食品安全行為實行“零容忍”。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危害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要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并追究其刑事責任,從而大幅提高違法成本,減少違反食品安全行為的發生。使從事食品行業的企業與個人不敢有也不想有違反食品安全行為的思想與動機,提高食品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的食品安全的思想意識。③加強執法體系建設。深化食品安全執法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執法隊伍和執法能力建設,確保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全面落實。④強化信用懲戒制度。推進食品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統一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誠信檔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失信名單監管機制,加大對失信企業及個人的懲戒力度。
4.4 貫徹落實嚴苛的問責機制
①明確職責。落實職責分工,實施誰監管誰負責,杜絕推諉扯皮,壓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②建立與完善考評機制。制訂科學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考評體系,把考評結果作為干部獎罰、任免的重要指標。③嚴肅追責。依照監管責任清單,嚴苛責任追究。對有關食品安全工作履責不力、嚴重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4.5 落實食品行業從業者的主體責任
①落實食品質量安全管理責任。明確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壓實食品安全責任。嚴格貫徹落實食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制,依法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②加強對生產經營行為的管控。依法對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實行實時監控,以便及時采取風險管控措施。一旦發現潛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應在第一時間責令其停產并進行整改。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依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確保做到產品來源清楚、去向明了。
4.6 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
①加強分工協作。建立健全統一領導、明確分工、屬地管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②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強化食品安全執法隊伍建設,注重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食品安全執法檢查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提升執法專業水平。③加強技術與裝備配備。加強食品安全技術與裝備的配備能力建設,加大對各類食品安全技術與裝備的投入,充實與完善食品安全技術與裝備的配備,從而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率與水平。④強化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建立與完善食品安全事件預警監測機制,提升應急響應、處置能力。加強輿情監測,建立重大輿情分析研判與快速響應機制。
4.7 社會監督與行業自律相結合
社會監督是對食品行業從業者有關食品安全行為的外部約束力量。①強化公眾及社會團體的監督效能。深入發動社會大眾,依靠各社會團體,不斷加強對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的監督,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督的良好氛圍,促使其依法經營,減少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發生。②加強輿論監督。引導各傳播媒介積極參與對食品安全的監督。③完善投訴舉報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檢舉揭發,落實舉報獎勵制度。加強對檢舉人的保護,對惡意舉報行為依法給予嚴厲處罰。
行業自律是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行為的內在動力,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和個人要以提供安全食品為落腳點,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加強自我約束與監督。食品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制定與執行食品行業行規行約,充分發揮食品行業協會監督職能,避免惡性競爭,促進食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4.8 加強組織領導
落實黨政領導責任制。要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明確黨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落實屬地管理,強化組織領導,杜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5 結語
本文介紹了食品安全保障研究的現狀,闡述了食品安全保障研究的意義,在對當前食品安全保障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從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監管、處罰機制、問責機制、主體責任、風險管控能力建設、社會監督與行業自律以及組織領導等方面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保障提出了科學的舉措。這些舉措對建立食品安全科學治理體系,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筑牢食品安全保障屏障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EB/OL].(2019-05-20)[2022-10-08].http://www.gov.cn/zhengce/2019-05/20/content_5393212.htm.
[2]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解讀材料[EB/OL].(2020-02-14)[2022-10-08].https://gkml.samr.gov.cn/nsjg/xwxcs/202002/t20200214_311638.html.
[3]張紅宇.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的路徑探討[J].中國食品,2022(4):132-134.
[4]楊玲,黎鐵,馬繼穩.嚴格實行最嚴厲的處罰 全面筑牢食品安全防線[N].南寧日報,2022-08-31(4).
[5]楊玲,黎鐵,馬繼穩.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N].南寧日報,2022-03-08(3).
基金項目:江西省贛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22年立項的一般課題《贛州市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保障路徑探討》(2022-010-0009)。
作者簡介:盧勇明(1973—),男,江西贛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數學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