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吳門橋街道滄浪新城社區的蔣阿姨,以前最常做的事情是在小區里和其他居民聊天、拉家常,如今她更樂意和老姐妹們一起參加“樂齡學堂”的課程,學做咖啡、學烘焙,增加自身興趣愛好之余,也提升了退休生活的品質。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少和蔣阿姨一樣的退休老人,不再簡單滿足于吃飽、穿暖等物質層面,而是追求“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如何滿足退休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樂齡學堂”給出了答案。
讓老年朋友有潮范、享幸福
2022年12月16日,“黨建引領,創業賦能”——姑蘇區“樂齡學堂”啟動儀式在吳門橋街道居家樂服務中心舉行。活動現場,簽約“樂齡學堂”共建項目,發布“樂齡學堂”課程項目菜單,授牌5家擁有優質講師資源的創業者企業,“樂齡學堂”首期課程烘焙咖啡班開班,20位老人參加培訓。
“‘樂齡學堂為老年朋友們提供了很多更加新穎、實用的課程,這樣積極為民生保障做實事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廣。”蘇州市人社局副局長洪偉芳表示。
據悉,姑蘇區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數23.66萬人,老齡化率達31.52%。如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民生優先發展戰略、做實做亮歷史文化名城之“核”的重要舉措,也是姑蘇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
讓退休生活更充實、更快樂
前不久,在第15期“社情民意聯系日”活動現場,家住吳門橋街道滄浪新城社區的蔣阿姨提出了這樣一個“微心愿”:“我們想參加一些咖啡、烘焙這樣的技能培訓,讓老年人也趕趕潮流。”不僅是蔣阿姨,越來越多的老年朋友們都希望社區活動的形式、內容更加豐富多樣,通過參加實用性、創新性較強的培訓課程來提升退休生活品質。
聽到民眾的呼聲,姑蘇區委組織部和區人社局迅速回應“社情民意聯系日”中群眾的需求與建議,聯合推出“樂齡學堂”項目,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將創業扶持、惠企服務與退管工作深度融合,依托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和“家門口的人社服務站”,整合轄區創新創業優質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喜聞樂見的培訓、搭建交流互動的平臺,在家門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2023年,“樂齡學堂”將覆蓋全區8個街道169個社區,通過建立創業講師星級評定機制,適時舉辦全區性老人才藝展示大賽等措施,不斷提升教學品質、激發參與熱情,讓老年人在古城體驗更多現代化服務,同時吸引更多新退休人員加入志愿者隊伍,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力量。
讓創新創業同分享、共成長
“不出一個月,就在家門口學到了咖啡、烘焙制作,真方便!”應邀來到現場參加首期培訓班的蔣阿姨對姑蘇區快速響應群眾需求的做法連連點贊。
據悉,首期“樂齡學堂”烘焙咖啡班的講師高婧,是來自蘇州市大學生公共創業實訓基地的一位創業者。在姑蘇區創業指導下,她的創業企業——蘇州歐焙烘焙技能培訓有限公司不僅獲得了創業社保補貼等政策扶持和江蘇省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等獎項激勵,她自己也成為一名SYB創業培訓講師,為中小微烘焙、茶飲咖啡企業提供整套的創業就業指導服務。線下從原料采購、店面裝修,到技術培訓、店鋪實踐,她全程輔導店鋪開業;線上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她為創業者構建整套孵化體系,輸送技術人才2000余人,扶持近百家門店創業。
目前,家門口的“樂齡學堂”安排了40余個課程項目,還將有新的課程陸續與老年朋友們見面,咖啡、烘焙、中西式面點等美食制作課程一應俱全,核雕、插花、非遺盆景等手工技藝培訓豐富多樣,編導、攝影、戶外拓展等興趣體驗項目應有盡有。這些課程項目全都來自姑蘇區培育的創業者企業,他們或是參加過創業大賽,或是創業孵化基地入駐企業,或是創業者協會成員單位,在姑蘇區創業政策扶持中成長起來之后,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反哺古城,將自己的所學所長與古城居民共同分享。
接下來,姑蘇區將通過現代化服務理念和精細化治理水平,做優“樂齡姑蘇、社保添福”蘇式生活典范,把“群眾沒有不滿意”作為工作目標,為轄區老年人打造康樂頤養的“蘇適樂齡”家園,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