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佰桐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天津 300350)
關鍵字:色彩;導視設計;公共空間;導視系統設計;色彩搭配
近年來,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型城市的新征程,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改善,大批現代化社區的建設快速普及到各個城市中。但隨著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涌現,城市建設盲目追求擴張、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也漸漸凸顯出來;社區導視系統作為公共產品和城市公共服務結合體在設施的規劃和建設上,目前也存在著設施老舊、在體現城市精神風貌展現力度薄弱、優化環境空間的功能上有待加強的情況,公共空間內的導視系統設計規行矩步、千篇一律,特別是導視系統設計中色彩的運用上,選用配色大同小異,忽略了色彩要素在導視系統中的重要性,在設計規劃的過程中對色彩的表現力、功能性以及情感的傳達力上都有一定的怠忽,也是導致了目前社區公共空間中導視系統區別性不強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年我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中,強調了要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效率、加強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提升衛生、文化等公共設施服務質量。社區導視系統作為現代化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在設計和規劃的中需要被重視,特別是在色彩在導視系統中的運用方法和設計思維上亟待更新和改善。本文將從導視系統設計中的色彩設計要素著手,通過分析社區公共空間的導視系統的改造和建設取得的優秀成果,淺析社區公共空間中,色彩在導視系統中的作用與影響,為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塑造城市特色風貌,著力提升城市環境提供依據和參考。
導視系統(Wayfinding System)是指通過標識連接人與環境的系統,幫助人們有秩序、有目標的進行移動的信息傳達媒介。在現代社會城市建設中,導視系統的作用更加凸顯,在起到方向引導的作用的同時也對空間建設、改善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導視系統作為城市品牌的一部分,也代表了所屬區域的文化精神。
指示功能是導視系統設計最本質的屬性。所以,導視系統應具備信息的可讀性、形象的統一性來保障使用者在短時間內讀取并理解導視信息,能夠向人們精準的反饋周圍環境的信息包括方向指引、危險預警、解釋說明等關鍵性內容,確保人們能夠有秩序的在引導空間內進行活動,避免使用者在接受信息時產生信息混亂、迷惑的情況;
其次,在保障基本功能的原則下,導視系統要體現出區域的文化性,要能夠區別于不同城市的地域歷史文化內涵,并且使人們產生對地方文化的自豪感、歸屬感,體現出地域品牌價值;不同的地域文化、城市特點以及設計理念都會展現出不同的導視系統,通過不同的色彩、材質以及造型的呈現都會給使用者不同的體驗感受,所以在導視新系統的設計中也需要注重對導視系統整體風格的把控,增強導視系統的體驗性。
綜上所述,導視系統設計是將多種學科融合的綜合性知識,通過對環境進行分析后結合材料學、心理學、符號學、色彩學、城市規劃學等學科以色彩、文字、圖形三大基本視覺設計要素經過信息提煉后將導視系統呈現出來。
心理學家赤瑞特拉研究證實,視覺在整個感覺系統中居于主導地位;人們處于陌生環境時,會利用視覺通過圖形、色彩、文字等要素對空間區域進行信息的收集和識別。
人們可以通過色彩來感知和判斷事物的具體信息;例如新鮮的水果和腐爛的水果的顏色對比,人們就能夠判斷食物的新鮮與否,腐壞的顏色一般為墨綠色、紅棕色等等,人類僅僅通過顏色觀察,身體就能夠產生類似惡心、反胃等生理反應。這是因為人們攜帶了自遠古時人類的生存基因,吃掉腐壞的食物會減少生存的概率,所以將這一色彩印象繼承了下來,并延續到了現代,成了一種生存本能。
色彩作為導視系統的設計要素之一,是設計情感和意圖的重要表達手法之一,通過不同色彩的方案搭配使色彩具有感染力、傳達力。例如在情感的表達方面上;暖色系的搭配給人以溫馨、安全等心理、冷色系搭配給人以的感覺干凈、衛生、肅穆等心理暗示;在表現意圖和功能作用的方面上;導視系統設計一般會使用對比強烈的對比色、互補色來吸引人們注意力,例如鮮紅色彩會運用在表達紅色的禁止、不允許;黃色的警示、提醒;藍色的特殊下的解釋說明等。
社區的公共空間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動空間,公共空間中導視系統中色彩方案的運用更加能夠體現出色彩在導視系統中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更好地去理解色彩搭配的影響和作用,本文搜集了具有代表性的社區公共空間導視系統設計改造方案,結合導視系統機能進行系統的分析。
導視系統是一門多門學科相結合的融合性科學,在分析社區空間的公共導視設計改造方案上需要考慮導視系統設計的特性,結合色彩學來進行客觀的分析。前文對導視系統的先行研究將導視系統的特性分為基本屬性和復合屬性;分別為導視系統信息的可讀性、形象的統一性、秩序性、體驗性、社區文化內涵的表現性和地域品牌的體現性,本文將通過這6個方面結合色彩的視覺效果、情感效果及象征效果來分析和研究色彩對公共導視系統設計的影響。
案例一是波蘭卡托維茲(Nikiszowiec)的城區導視系統改造設計方案,經擁有百年歷史的卡托維茲原本當地煤礦工人的生活區,如今依舊保留了當年重工業時期的風貌。為了更好地樹立體現城市形象,卡托維茲進行了導視系統改造設計,方案中設計團隊通過分析原本的城區環境色彩和歷史文化將導視系統的主色調定為棕色調;其中主要表現色選擇了代表建筑墻磚與街道色彩的棕色,裝飾點綴的色彩選用了托維茲的冶煉、煤礦等重工業歷史中代表火元素的鮮紅色,在信息傳遞的顏色上選用了代表舊城區建筑窗戶的白色,如圖表1分析所示,通過顏色、環境的聯想突出了城市的特性,棕色被大面積使用于導視設施中,暗色調的使用減少了配色中的跳脫感,增添了歷史的厚重。紅色讓人聯想到火焰,突出了歷史文化的同時也增加了裝飾性,被用于重要信息的強調及周邊環境的裝飾色彩。白色被用于主要信息的表現,整體的色彩搭配對比度強烈、易于分辨,保證了信息的可讀性,棕色和紅色的色彩配合上白色文字信息和圖形,整套系統充滿了工業時代的粗糲與活力、突出了卡托維茲的歷史文化,與古老的街道融為一體,將城市文化內涵、歷史完美地表現出來。

表1 托維茲導視系統設計
案例二是新加坡的改造項目福南數碼生活廣場(FunanDigitalLife Mall)的導視系統設計,福南數碼生活廣場因多而密集的商店和老式的建筑構造導致人們尋找目標商店困難,無法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而開始了改造。項目以“創意和文化的交集”為定位、以“生命之樹”為設計理念,在導視系統的色彩上采取了對比性強烈的顏色搭配,通過空間與色彩的運用,增強了各功能區域的識別性和秩序性,強化了信息的可讀性,減少了可視性死角的存在,在引導方向的同時也做到了解決規避高區過冷、客群難以向上流動等商場中常見問題。具體分析如圖表2所示;福南社區生活廣場的困境因為導視系統設計而轉變,通過顏色的區分明確了商場各個區域的功能;增強了居民在公共空間的體驗性;在保證導視系統整體統一的情況下各區域色彩具有鮮明的區分性,保證了信息的可讀性的同時又體現出了空間的秩序感。

表2 新加坡改造項目
表3是韓國首爾鹽里洞社區導視系統,原來該地因為地形復雜,犯罪率高發問題而受到政府的重視,為了保護社區居民的安全、降低犯罪率,政府開展了改造項目,設計過程中結合了預防犯罪理論(CPTED,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通過設計減少犯罪心理,提前切斷犯罪發生機會。經過調查顯示,該項目在改造后犯罪預防效果78.6%。

表3 鹽里洞社區導視系統
導視系統的色彩搭配上選擇了黃色、黑色、白色和藍色;該地分布著大量的小型胡同、暗巷和死角,通過代表警戒意味的黃色、黑色為主要環境色調的表現,為居民營造安全感的同時也起到了警示犯罪分子的作用。另外黃色作為膨脹色,在復雜的空間內非常醒目,增強了導視信息的可讀性,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居民在社區內的尋路問題。白色和藍色給人以鎮定、安慰的感覺被使用于導視系統信息圖形表達中。該導視系統的成功運用色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提升了居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導視系統的成果也豐盈了當地的人文內涵。
本文通過分析和研究色彩方案得出了以下結論:
首先,色彩在導視系統設計中起到導視作用的同時還能夠體現出設計理念和設計戰略;在前文中的成功案例分析中可以得出利用不同的配色方案可以體現出不同的理念;托維茲利用棕紅系配色體現出了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福南數碼生活廣場通過色彩的靈活運用提升了社區商場的秩序性,解決了原本商場存在的問題;鹽里洞導視設計將色彩的明度、飽和度的運用融會貫通,降低了當地社區的犯罪率。不同的顏色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同的感覺,在導視設計中應把握好色彩需要表現的視覺效果,合理利用色彩搭配以更好地將理念和文化內涵以及設計感表現出來。
其次,在導視系統中相比圖形或文字,色彩更加能夠吸引使用者的注意、留下深刻的印象;導視系統設計中色彩占比面積相對較大,使用者在接受信息時會首先注意導視設施的色彩、其次才是相對面積較小的圖形、文字;通過色彩的表現張力來使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用戶看到相同的顏色時,顏色與特定的內容相關聯,在某種程度上起到象征性的作用,增加了對提示信息的記憶。
最后,配色可以使導視設計更加飽滿、具有傳達和渲染情感的效果,使導視設計更好地與人進行無障礙的信息交互;通過分析得出,導視系統設計中運用不同的色彩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同心理反應,在進行導視系統時應考慮到各個地區的受眾人群的審美需求、地域文化等等信息后,結合相關信息后在最終確定色彩方案。
綜上所述,導視系統是連接人與環境的重要公共設施,而社區作為社會責任感的重要載體,在社區的公共導視系統設計更應該關注;而色彩在導視系統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影響。
所以設計者在對社區進行導視系統設計時,應該對色彩的運用引起重視;針對設計目標和受眾進行細致嚴謹的調查,靈活使用色彩設計知識、色彩心理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轉變目前存在的千篇一律社區導視設計風格的現象。運用更加廣闊的設計視野,設計出與時俱進、更加貼合社區環境和居民需求的設計,為我國的城市特色風貌塑造、增強公共設施的建設使人們過上更加幸福、便利的生活貢獻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