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競之
(青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青海西寧 810000)
從客觀概念來講,鋼琴即興伴奏是指在沒有任何準備的前提下,臨時根據音樂的主旋律,用鋼琴配以豐富多樣的和弦、織體和節奏型,以此來增添音樂色彩和音響效果。鋼琴即興伴奏具有極強的自由性、多變性、帶動性,旋律根據具體音樂中的情緒情感,由彈奏者分析并決定伴奏的主要形式。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集音樂理論與實踐、各科門類知識與技能于一身的新興學科,它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主動探索獲取音樂知識,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及創新力。
鋼琴即興伴奏是中學音樂教師必備的職業技能之一,是中學進行音樂實踐活動的重要工具,更是讓處于高壓環境中的學生得到放松的良藥。音樂本質上具有療愈功能,在中學音樂教育中,教師不能只以教會學生音樂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是應該深切意識到音樂給學生帶來的愉悅感、輕松感,力求讓學生在放松身體肌肉及大腦的同時較輕松地獲取知識,達到生理與心理雙重松弛的效果。
從這個角度來講,教育者既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也是學生心靈的港灣。在當前教育形勢下,學生越來越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和心理焦慮,出現心理問題已是常態,而音樂作為一門自帶美育和療愈的科目,其本身就能給予學生一些快樂的體驗,所以在課堂上帶給學生良好的感受是音樂課的重中之重。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學音樂課堂上能夠很好地起到放松神經、提高愉悅度的作用,流淌的音樂旋律會使學生長期勞作、疲憊的大腦平靜下來,消除緊繃感,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與學習,改善自我狀態,并在感受、聽賞音樂的過程中提高審美,在模唱、嘗試創作音樂的過程中培養創造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有靈便的反應速度和新穎的創作手法,能夠根據不同的音樂風格快速恰當地設計出貼切的和聲旋律,并且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可接受范圍,選擇的和弦、織體及形式要形象自然,不能太過冗雜和抽象,也不能單調乏味,要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充滿活力的學習。鋼琴即興伴奏實質上也是對教師長期以來專業水平的考察,這項技能包括了對歌曲快速識譜的能力、分析歌曲情緒情感的能力、進行準確和聲編配的能力以及充分表達歌曲的表現力。[1]將多維度能力堆積起來的瓦塊是教育者多年來練就的精湛專業技藝、積累的實踐經驗和知識。鋼琴即興伴奏的難度也體現在這里,即興而非即興,這是在長期練習下涌現的一種特殊能力。
中學生相較于小學生來講,前者已具有較完整的自我概念,有獨特的審美感知能力,對待不同的人與事會產生不同的態度,在音樂方面對于各異的伴奏旋律走向會產生各自獨特的情緒波動體驗,有明顯的針對性喜好,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所以在中學音樂教育的背景下,教師不能千篇一律地伴奏和教學,因材施教是成功教學的關鍵因素,教師要有目的性地去了解學生,根據音樂的時代性特點和學生的特性展開特色教學,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音樂發展。
中學鋼琴即興伴奏要有所選擇、更新和發展,織體與和聲的選擇范圍可以擴大化。普通中學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深化情感體驗,突出音樂特點”的理念,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音樂不斷地嘗試伴奏類型,一首歌曲不單單是一種伴奏形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對比式展示音樂,讓學生感受兩種或兩種以上截然不同的伴奏形式在音樂中的聲響效果,以此更深層次地體會音樂情感,正確辨別音樂旋律。另一方面來講,中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多帶動學生學習,上述理念中也提出“強調音樂實踐,開發創造潛能”,在示范后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觸摸琴鍵,感受真實發出的音響振動,對于有能力的學生也應當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循循善誘,使大腦思維與身體律動相配合,培養創新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2]
同時中學生具有情緒內隱性和不定性的特點,這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在注意到一些學生表現出低落的狀態時,教師可以將歌曲的伴奏形式轉換成較明亮、歡快的半分解形式,[3]將樂觀向上的精神傳達給學生;若看到學生極具壓力、無法放松自己時,教師可以彈奏舒緩流動的全分解伴奏形式,幫助學生調節心情、平靜內心。在小學課堂中往往強調要簡單、形象地伴奏音樂,讓學生便于理解;但在中學課堂中這種方式會產生一些負面作用,如學生會認為音樂單調、太容易掌握,沒有必要去認真聽課,所以中學即興伴奏強調創新性和時代性,教師不能固守同一種即興伴奏模式,應自我提高和學習,更新相關知識和技能,豐富伴奏數據庫中的儲備量,構建自己的伴奏體系。
在中學音樂教育中,鋼琴即興伴奏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它是當代合格音樂教師必須掌握的實踐性技能,是從事音樂教育工作中所必需的強大工具,更是帶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核心源泉。下面就中學音樂教育維度具體分析其特點。
第一,鋼琴即興伴奏能夠將歌曲中的具體內容和音樂情感更加直觀地表現出來,這是一種將紙面上單薄的語言轉化為能夠直接用耳朵聆聽的特殊方式,以此幫助中學生更簡單直接、高效地理解所學音樂,具有直觀性和簡捷性的特點。
第二,鋼琴即興伴奏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它能夠有效地吸收旋律、和聲、織體、節奏、音型等豐富的音樂元素的作用,使其融合成一體用鋼琴進行綜合性的體現,以此可以將學生快速地帶入到音樂中,激發興趣,引入課堂,提升音樂素養和感知能力,具有引導性的特點。
第三,豐富的和聲與形式多樣化的伴奏音型能夠充實旋律線條,具有色彩層次感,升華樂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對音樂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和喜愛,刺激其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審美情趣,彰顯美育的功能,具有育人性的特點。
第四,不同形式、不同力度的和弦及和聲在鋼琴即興伴奏中會產生各具特色的聽覺體驗,使學生感受到色彩鮮明的情緒變化,建立大小調概念體系,加深對音樂的理解,激發對音樂的想象力,具有變通性的特點。
歌唱課是中學音樂課中適用范圍最廣,且最具實用性的課程,即興伴奏在歌唱課中的應用值得關注。中學時期的學生往往會在這一階段經歷變聲,在課堂中不能較大膽地展現自己的聲線,甚至部分性格內傾的學生會羞于出聲,對學生的心理方面也會產生壓力和不適,歌唱課也難以開展,這時巧妙地利用鋼琴即興伴奏便能夠化解難題。運用多變的和聲建構發聲練習,將伴奏貫穿于發聲全過程,學生跟隨鋼琴的聲音模唱,同時音高能提醒學生保持音準,具有律動性的旋律線條也可以讓發聲練習不再枯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即興伴奏在歌唱課中的應用還體現在其他方面。在引入新課環節上,現在很多教師通常會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視頻或音頻,激發其興趣,但教師應該意識到運用更具直觀性的視聽化手段—鋼琴即興伴奏的效用。中學生的學習任務一般是比較重的,視頻會讓學生更加視覺疲勞,無法得到緩沖且不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會產生音樂很遙遠的概念;而鋼琴即興伴奏以流動的形式很自然地融入課堂,直接讓學生體會音樂,沒有媒介的限制,更加簡便快捷地展現、傳遞音樂。即興伴奏還能在歌唱展示環節發揮核心性優勢。通常使用分組合唱的方式,教師可以充當為學生伴奏的角色,用鋼琴旋律來帶動學生的情緒,烘托氣氛。在歌唱過程中,即興伴奏可以根據音樂情感色彩的遞進性和層次性一點點地拉高音樂氛圍,從音量、音高的對比效果來表現歌曲,引導學生的情緒情感,讓學生更形象生動地融入歌曲之中。
以歌唱課中加入鋼琴即興伴奏為主要維度,探究重要意義:
1.能夠創建舒適、具有代入感的歌唱環境
一個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們對于音樂課程的認同感和喜愛度。而對于中學生而言,考慮到其學習任務重、心理壓力大的原因,使用流暢的鋼琴即興伴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通過鋼琴伴奏,讓學生更容易領悟其音樂作品所具備的人文內涵,培養學生的共情力和理解能力。
2.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鋼琴即興伴奏的運用能夠激發和維持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和探究心理,并且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在學習中的分心,保持注意力,一方面更好地投入到音樂中,感受音樂色彩變化和流動。
3.能夠幫助學生建構音準概念
在中學音樂教育的歌唱課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師采用清唱跟唱的教學方法,這種方式難以把握準確的音高,加入鋼琴即興伴奏,能夠通過科學性的、正確的訓練來幫助學生建立音高,為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能夠減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負擔
在中學教育階段,學生面臨著大量課業負擔,在展開教育時,不應對課本的基本音律知識進行繁雜、大篇幅地講解,容易造成學生的厭惡抗拒及心理疲勞。利用鋼琴即興伴奏的簡捷性和引導性間接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變化性的旋律和伴奏形式感受音樂、喜愛音樂,從而使學生積極活躍、主動地參與課程。
5.逐步開發學生審美能力
鋼琴即興伴奏融入歌唱課程之中,其不斷變換的豐富音響效果為學生展現出一個自由化的音樂世界,萬物都能音樂表達,在即興伴奏的交織作用下,通過展現學習健康積極正能量的歌曲,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發現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美”,從而培養一定的藝術情操和健康的審美。
鑒賞課是中學音樂課程中的核心門類課程之一,是培養學生音樂品鑒和欣賞能力、理解和感悟能力的重要課程。鋼琴即興伴奏在鑒賞課中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在初步感知音樂的環節中,教師運用鋼琴即興伴奏幫助學生建立表層的音樂認識,形成對音樂作品的最初印象,引發聯想,激發興趣,并通過跟隨伴奏自由律動,來協調身體與聽覺系統的平衡,利用全身的運動達到官能與音樂感受的融合,還可以采取用身體部位打節拍的方式感受音樂的律動感。探究音樂環節中教師繼續使用即興伴奏讓學生進行對比性聆聽,大小調、伴奏織體及形式的變換都能產生不同風味的聽覺體驗,在和聲的碰撞中提問學生的情緒感受,展開積極討論。鞏固延伸中可以適當加入專業知識,為學生展示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每個具有代表性的音程、和弦,使學生正確地辨別大小音程、感受明亮與黯淡的色彩效果,逐步建立大小調體系,更加專業深入地體會欣賞音樂。
以鑒賞課中加入鋼琴即興伴奏為主要維度,探究重要意義:
1.能夠充分表現不同音樂的風格特點
中學音樂課本中有很多特征分明的歌曲,使用不同形式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夠讓學生更充分地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情感變化。在較為舒緩的抒情類歌曲中,其曲調比較優美,教師用中速及輕柔的伴奏力度、半分解或全分解的伴奏形式來展現細膩的情感變化,引發學生的共情聽賞能力,在有力、雄厚的歌曲中,柱式和弦的使用能表現出寬廣激昂的感情,更具感染力。
2.能夠多維度的對比性展示音樂
為了實現音樂鑒賞的目的,同一首作品應該讓學生聽賞三遍以上,同時避免學生感到枯燥,鋼琴即興伴奏可以采用不同的速度,力量以及音色,通過比較學習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感受同一首作品的不同層次和音響效果,豐富學生的音樂色彩認知。
3.能夠創設情境,深刻理解音樂情感
在鑒賞課中,通過鋼琴即興伴奏,教師能夠直觀地讓學生體驗“流淌的”音樂,這不同于語言描述或多媒體生硬的表達,它更加的形象、生動,使學生與音樂作品“面對面”交流,并創設出具體的音樂內容情境,讓學生近距離觸摸音樂的深層內涵,理解感受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情感。
鋼琴即興伴奏技能是多學科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體,其起點水平較高,必須要已經具備一定的鋼琴演奏能力;同時在專業教學上有嚴格要求,需要經過系統的學習,有一定的實際經驗才能在中學音樂教育中靈活運用,從這方面來講,能夠有效促進音樂事業及音樂素養整體的發展進步,讓更多的教師去自我探索提高,以終身學習的理念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專業水平,更新、創造新型的教學方法,科學化、現代化地進行教學。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種高效開發學生創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技能,在中學音樂教育中引入這一項技能,不僅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樣大面積提升了未來音樂人才的基礎水平,在音程、大小調聽辨方向啟發其敏感度,在跟隨律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節奏的把控力,以及在創設情境的教學中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歌曲情緒情感的表達,綜合性的建構學生的初步音樂體系,為之后廣闊的音樂事業發展培育出健康高質量的幼苗。
在中學音樂教育中,鋼琴即興伴奏無疑對音樂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特殊的功能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得到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放松,這種療愈效果是文字與多媒體手段無法得到的。鋼琴即興伴奏的運用在多個維度都有所體現,于不同課程中的應用空間也極具廣泛性,涉及音樂創新能力培養和音樂體系建構,組織學生聽講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多方面效用。鋼琴即興伴奏應當是每一位中學教師都必須掌握且熟練運用的技能,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鋼琴即興伴奏對中學階段學生音樂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同時音樂教師群體必須站在更高的層面進行思考,促進音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有效利用即興伴奏去培養學生音樂方面的創新能力,在集體教育中使每一名學生受到音樂的熏陶,讓中學音樂教育領域有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