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崇芳 黃 園
(1.廣西工業技師學院,廣西南寧 530031;2.廣西醫大開元埌東醫院,廣西南寧 53003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放在工作的首位。[1]幼兒的健康發展包括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以及生活能力等。[2]衛生與保健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夯實基礎。在《幼兒園工作規程》第4章中也明確且詳細地對幼兒園的衛生保健提出要求。鑒于此,筆者與課題研究團隊通過走進幼兒園、托幼機構進行調研,調查當前我區幼兒園保教人員在實際工作經常會遇到的幼兒意外傷害、傳染病等處理方式,以及他們常用的急救方法和保育水平。嘗試提出“校、園、醫合作”模式下開發《幼兒衛生與保健》教材,三方共獻資源,培養幼兒保育專業學生。
“幼兒衛生與保健”課程主要是培養保教人員能保障幼兒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發展,做好幼兒園一日衛生保育工作,能根據幼兒的身體發育水平、成長規律、認知特點等組織開展生活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增強幼兒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每一位幼兒健康、快樂成長。[3]“校、園、醫合作”是指幼兒保育專業教師與幼兒園一線保教人員以及醫學專業人員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高效合作。“校”主要從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等方面提出專業理論知識;“園”只要是幼兒園保教人員從實際工作內容、工作過程中收集的保育與保健工作案例進行整理歸納;“醫”主要從醫學知識方面對處理幼兒的意外傷害、常見疾病預防和急救技術等方面提出專業指導。
筆者與課題研究團隊通過實地訪談和線上問卷調查方式對幼兒園園長、保教主任、帶班教師以及保育老師等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在園時遇到幼兒發生突發情況時的處理方式。2022年4月,筆者及課題組成員選取了廣西區直機關幼兒園、南寧市民辦幼兒園,這當中有普惠性幼兒園也有非普惠性幼兒園。共發放200份問卷,實際回收19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8%,本次問卷的人員信息如表1所示。調查內容涉及的方面主要有幼兒常見疾病預防(幼兒常見傳染病、呼吸道感染病等)、幼兒意外傷害(燙傷、皮外傷、骨傷、異物入體等)以及常用的急救方法(止血方法、海姆立克法、心肺復蘇等)。

表1 調查對象基本信息
在問卷調查的同時,還對18位一線保教人員、保健醫生等進行深入交流。涉及內容有,幼兒園一日衛生要求、保健工作的基本常識以及他們在工作中遇到幼兒發生意外傷害時的具體做法等。具體如下:工作中遇到過哪些幼兒意外傷害?您是怎么處理的?當幼兒發生意外時,您會第一時間選擇救治嗎?當幼兒發生意外損傷時,您是用什么方法處理的?當幼兒戶外活動時,摔傷并起不來時您怎么處理?當幼兒流鼻血時您怎么處理?當幼兒發生異物入體(咽及食管異物、眼、耳、鼻等進入異物)時,您會用什么方法處理?[3]當班級出現手足口病時,您會如何處理等。
通過訪談和調查數據分析,當前幼兒園保教人員對急救的認識與處理情況、急救技術的掌握情況以及幼兒疾病預防的認知情況等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非常需要提高他們醫學知識和急救技能。因此與醫學人員共建《幼兒衛生與保健》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校期間就要打牢幼兒保育專業學生能應對幼兒的各種突發狀況和急救處理方法,將來在工作崗位中才能游刃有余,保障幼兒園健康快樂成長。
第一步:選取在幼兒園、托幼機構工作有10年及以上的保教工作者、保教主任、保健醫生、園長等實踐專家,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
第二步:向各位實踐專家介紹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實踐專家訪談會的目的及意義。
第三步:主持人向實踐專家解讀職業成長階段的劃分依據;職業發展階段可以依據:“新手—生手—熟手—能手—專家”這一職業能力成長規律為線索,將實踐專家個人的職業經歷劃分為機構合理的若干階段。也可以參照國家保育師、育嬰員職業技能標準或職業技能等級確認職業發展階段劃分的合理性。
第四步:請實踐專家劃分職業成長階段,梳理代表性工作任務。首先向各位實踐專家介紹“代表性工作任務”的含義、特征等。“代表性工作任務”特征是具體的、是具有完整工作過程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代表性工作任務名稱撰寫以“名詞+動詞”的體例進行呈現,例如:“家園溝通”。
第五步:系統梳理各位實踐專家代表性工作任務,歸納代表性工作任務并排序。引導實踐專家對同一階段的代表性工作任務由易到難、由低至高、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排序。
第六步:提煉典型工作任務,填寫典型工作任務及代表性工作任務列表。引導實踐專家對同一階段或相近工作范疇的代表性工作任務進行歸納,提煉形成一個典型工作任務。
首先分析實踐專家提煉的典型工作任務是否具有教學價值分析是否具有教學可實施性以及課程容量。其次是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符合幼兒保育專業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一致的一體化課程。最后是整體設計課程序列、關鍵內容及學習的載體,形成《幼兒衛生與保健》一體化課程框架。
充分發揮“校、園、醫”合作的有利形勢將原來適合學前教育、幼兒教育專業的“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教材進行大膽取舍,筆者與課題組老師一同編寫適合幼兒保育專業學生認知規律,能適應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幼兒衛生與保健”校本教材,注重科學性、梯次性、系統性,強調學生的實踐操作,是一本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材,共分為九個項目,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我校“幼兒衛生與保健”校本教材學習項目
首先依據幼兒園典型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要求,梳理并確定“幼兒衛生與保健”一體化課程的目標。[4]課程目標還需包括職業素養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的表述按照工作過程的思維邏輯表述,盡量具體且易于驗證。其次設計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依據代表性工作任務的工作情境、工作過程及職業能力要求并結合幼兒保育專業學生學習基礎、學習條件等進行設計。三是分析“幼兒衛生與保健”內容,參照學習任務所對應的代表性工作任務的工作分析結果,利用思維導圖、魚骨圖等分析工具對學習任務的學習內容進行分析,并將工作分析表中的關鍵技術和難點作為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標注。將該課程對應的學習任務的內容體系進行系統化梳理,并依據一體化課程目標分析的課程內容進行對比,核對各學習任務內容總和是否滿足該課程目標要求。四是撰寫教學實施建議,明確提出授課教師需具備勝任幼兒園典型工作任務的能力要求,上課場地、材料、教材、工作業、數字化資源等。五是設計終結性考核任務,根據該課程目標要求,設計考核內容和方式,評價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主要是評價幼兒保育專業學生學習態度、四心職業素養、師德行為以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階段性學習成果等。終結性評價是采用學生未學過且與已學過學習任務難度相近的工作任務為載體,考核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鑒于幼兒保育專業面向的是幼兒園、托幼機構等存在特殊性,課程內容不僅要重視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與幼兒園的實際工作緊密銜接,強調理論與實踐協調統一。在專業理論、專業技能實踐中逐步養成專業素養,建立專業情感。讓學生在感知、體驗、操作練習中潤物細無聲地提高思想品質和政治素養的形成,而不是將思政教育只停留在理論層面。
“幼兒衛生與保健”課程的思政元素可以結合“二十大”報告的重要精神、學前教育發展的熱點話題、當前社會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從講透專業知識與彰顯主流價值觀協調統一,將具有前瞻性和時代性的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相融合,提高幼兒保育專業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5]
例如:“二十大”中指出:要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6]0-6歲是嬰幼兒生長發育、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未來的保教人員需明確知道嬰幼兒健康要放在首位,創設良好的一日生活和游戲環境,促進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
尤其是幼兒園工作人員社會普遍地位不高的現象,服務社會、奉獻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在教材的項目八幼兒園意外傷害的預防和處理,與項目九幼兒園傳染病及常見疾病的預防和護理等學習內容時與這幾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對接。在分析、討論嬰幼兒傳染病預防和處理的學習時,明確作為一名幼兒園保教人員在疫情到來時防疫知識在工作中的價值和作用,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抗疫英雄”無私奉獻的故事,強化學生對生命和職業的敬畏與奉獻精神。
網絡平臺頻頻爆出幼兒園教師虐待幼兒的各種行為,讓越來越多家長害怕和質疑幼兒園的工作。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幼兒園教師是孩子們的啟蒙老師,在幼兒期是孩子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幼教工作者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筆者和校內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以及廣西區直機關幼兒園、南寧市民辦幼兒園、兒童康復醫生等成立課題研究小組,通過對幼兒園調研、召開企業專家訪談會等,對原有的教材進行大膽的取舍和整合,編寫教、學、做一體化的校本教材。在“幼兒衛生與保健”課堂教學中,潤物細無聲的將“四心”養成教育進行融入,在每一個項目后等增加了“四心養成教育專欄”,如鹽融水的將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等養成教育的小故事進行滲透,不僅加重學生操作練習、實踐的機會,在提升學生保育工作能力的同時還著重培養幼兒保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學會尊重、關心、愛護幼兒,樂于投身幼教事業。
充分利用我校完善的校企合作委員會優勢,筆者與課題組成員定期到幼兒園、托幼機構、醫院等場所與一線專家交流,收集幼兒園小、中、大一日生活活動、教育活動、游戲等保育工作案例。我們還與廣西醫大開元埌東醫院的醫生合作,將幼兒常見的意外傷害、傳染病、常見疾病的預防和處理等項目,請專業醫生給予專業的意見,共同合作完成“幼兒衛生與保健”校本教材的編寫,并拍攝意外傷害處理小視頻,如:幼兒在進餐中被骨頭卡住喉,保教人員如何用海姆立克法急救。通過微課、視頻等直觀的方式讓幼兒保育專業學生掌握急救關鍵重點和難點,為將來在工作奠定夯實的基礎。
幼兒保育專業面向的崗位是幼兒園的保育員,需要照顧幼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保障游戲活動、教學活動開展。“幼兒衛生與保健”校本教材總共九個項目,每個項目后設計有“綜合任務”,是將中級“保育師”“育嬰員”考證的理論知識和重要的實操項目以及幼兒保育專業“嬰幼兒照護”“育嬰員項目”等省賽項目,以練習題的方式呈現在綜合任務中,考核學生專業理論和實操能力,全方位的提高幼兒保育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