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峻豪,呂江洪
(1.南京郵電大學 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210023;2.南京郵電大學 國際電聯經濟和政策問題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3)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在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的完善和相關技術提升的推動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作為集運輸、倉儲、包裝、信息等活動于一體的重要基礎性產業,物流業是評價國家或區域整體競爭性的重要指標,它不僅能夠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穩定運行,還能夠為國民經濟的雙循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1]。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四五”第一批全國物流樞紐工程建設清單,使得物流樞紐數量增至七十家,為重大物流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供了支持,從而形成樞紐經濟新增長。國辦印發的《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多式聯運水平將顯著提高,重大商品及大型集裝箱中的長距離運輸將以鐵道和水路為主,我國鐵道和水路的物流量比2020年依次增加10%和12%,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率超過15%,交通運輸結構的調節將步入新階段。
1.2.1 改善物流基礎設施,加速綜合物流配送服務網絡的建設,以提升效率
2021年,國家加快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完善基礎建設的薄弱環節,使物流運輸在疫情防控和國民經濟復蘇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2021年,物流相關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將超過35 000億元,比去年同比增長3.1%;2021年,我國50強企業的倉儲服務能力大幅提高7.3%,而且,網絡及智能基礎建設的技術創新應用比例也實現了100%,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1.2.2 物流業的飛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獲得良好發展,消費物流保持恢復性增長。電商、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渠道,帶動電商快遞業務量的加速擴張。我國電商物流指數顯示,2021年總指數平均值為110.3點,較2020年回升2.4個點,需求端總業務量和農村業務量的增速超過20%。全年全國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增長12.0%,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全年快遞業務量完成1 083億件(圖1),8年間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業務量的穩定增長為物流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2]。
圖1 2017—2021年快遞業務量及其增長速度
網民規模的穩定增長。隨著“互聯網 + ”時代的到來,網民規模的穩定增長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按照2022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開的第四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12月,全國網友總量已突破10億,穩定增長的網民數量為電子商務的強勢發展奠定了基礎,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國民消費習慣的轉變。目前“電商 + 直播”的消費模式加速了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截至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30 88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4.1%。國民消費習慣轉向網絡消費,催生大量寄遞需求,為物流業的發展注入蓬勃的動力。
身為我國十大主導產業之一,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充分發揮著作用。《“十四五”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建立現代物流系統”,以徹底改變傳統物流模式,加強數據治理,推進智能化物流體系的建設,以適應工業4.0時代降低成本、個性化定制的智能制造要求[3]。隨著智慧物流時代的到來,數據分析處理的重心將轉向全過程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將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產品供應鏈資源相融,以促進智慧物流服務、智慧制造商、智慧交通運輸等產業的發展[4]。
2010年2月5日,SF控股在深圳市交易中小盤A股掛牌,SF控股以廣東順德為起點,不斷拓展業務范圍,將其觸角延伸到全國各地,在我國民營企業中處于重要位置。SF一直致力于物流生態圈的打造,基于細分市場的定位成立多元化產業集團,覆蓋物流供應鏈,并打造快捷、便利的物流品牌,為客戶提供舒適的物流體驗。
JL物流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占地面積為6 400萬平方英尺,全職員工超過34 000人;其全球辦事機構遍及59個發達國家及地區,業務范圍涉及全球貨代、跨國電子商務供應鏈等多元化服務,并擁有覆蓋全球六大洲的服務網絡,提供全面的物流配送服務和樞紐服務[5]。
2021年2月9日,SF控股公司在巨潮資訊網公布了一項重要要約,要求其全資子公司以175.55億港元購買JL物流的51.8%股份,并于9月28日進行資產交割。這一舉措標志著SF控股公司正式進入新的發展階段[5]。如圖2所示。
圖2 SF控股并購JL物流流程圖
SF控股有限公司收購JL物流,不僅有助于擴大業務范圍,還能夠提升經濟效益,使其在國內外速遞方面占據重要地位。根據公司發布的數據,2021年6月SF的業務量比同行業增長了38%,環比增長了9.6%,遠超同行業的平均水平。通過SF控股與JL物流的合并,雙方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實現資源有效整合,從而提升雙方的經濟效益,進一步完善國際業務的布局。
JL物流是一家全球性物流服務供應商,在大中華區等區域有著完善的企業物流配送服務網絡。SF控股收購JL物流,將極大提升其在國內物流配送服務領域的競爭力,拓展市場,增加銷售額,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實現雙贏。通過這次并購,我國物流企業得以實現國際化。
通過跨國收購的投資,企業能夠大幅度減小進軍新領域的障礙,從而促進企業融入國外金融市場。由于經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以應對新挑戰。SF控股通過收購JL物流,不僅獲得了香港市場的優勢,還極大拓展了海外市場,并且進一步擴大了其分銷網絡和服務供應鏈,使其在亞洲地區占據重要地位[5]。
3.2.1 網絡布局共生
JL物流公司致力于供應整合物流服務、國際性運輸代表和供應商服務。
快遞業務:JL物流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擁有豐富的本地快件運作經驗和資源,與SF在快件行業的專業判斷力和科技能力構成了強大的優勢互補,可以實現品牌建設、信息資源收集、成本控制、運營系統等方面的共享,為東南亞地區快速建立高效、協同的快遞網絡提供了可靠保障。
離島免稅物流業務:海南省政府已經發布了“郵寄送達”和“返島提取”兩項政策,以便離島旅客可以購買免稅商品,而JL物流配送則是第一家在海南自貿港興建高質量保稅物流服務中心的國際公司,更是海南省兩個免稅店市場的物流服務伙伴。
3.2.2 航空貨運資源互補
隨著SF鄂州機場的建立,JL物流在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擁有了豐富的航線資源,形成了強大的協同效應。通過整合JL物流配送和SF的貨量,可以利用規模效應增加議價能力、增加自身倉位的裝載率,進而促進各方在國際航空運輸環節的成本優化,同時也為JL物流在離島免稅物流業務的布局帶來了積極影響。
3.2.3 科技和數智化能力互補
SF控股公司在并購JL物流公司時,還公布了募資220億的定增預算,以提高人員能力和相關產出,并通過數智化技術的應用,實現科技賦能企業的物流業務,進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物流企業并購是物流功能從單一向多元化發展的需要,是利用市場機制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SF控股收購JL物流后,加快了物流產業的整合進程,加速了不規范中小企業退出物流市場的速度,推動物流產業的經營管理朝著規范化邁進。
自物流產業起步以來,國際上具有先進管理水平的物流企業也慢慢走進國門與國內物流企業競爭,例如聯邦快遞、極兔速遞等。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國內物流企業的生存空間,對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沖擊。通過企業并購,國內物流企業可以擴大業務版圖以促進降本增效,在生存戰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行業競爭標準和時效要求;國內物流企業也需要改變跨境物流生態鏈,讓行業產生更多競爭,從而帶來更多創新和人才聚集,更加有利于應對外來企業的競爭。
2021年,跨境物流全球供應鏈失衡加劇,供需矛盾嚴重,全球物流失控,時效、價格和安全三個評價物流服務的準繩失靈,物流費用飆升,跨境物流服務陷入了“有貨出不去,出去就送不到,送不到就爆倉,爆倉就收不到貨”的死循環。在這種情況下,供應鏈問題成為物流企業出海面臨的一大痛點,“擁有自主可控的供應鏈”成為跨境業務賽道上物流企業的共識。正是基于這種共識,華貿、百世等國內物流企業不斷地在跨境物流賽道投入資源。
在打造綠色物流方面,SF控股公司建立了一套綠色物流服務標準,結合綜合物流運營、多元化建設和生態賦能,實現了一套一站式全鏈條綠色的供應鏈服務。SF控股公司通過發展海內外電商平臺,迎合海淘、海外購等消費新形式,為跨境快遞業務的發展提供設備和產品服務保障。同時,SF控股公司打造了快遞綠色包裝循環生態圈,與上下游產業進行協調,實現了SF綠色物流產業鏈合作,涵蓋范圍從上游綠色包裹材料生產商到下游合作公司及回收企業,形成了一條SF全方位綠色物流產業鏈。SF控股公司還積極推動綠色包裝的全社會循環利用,踐行循環包裝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研發和運營。隨著碳中和目標時限逐漸接近,國家勢必會加強對物流行業的監督與管控,SF公司積極與政府相關部門配合,進一步參與到綠色物流標準化服務體系的搭建當中,成為行業標準的參與者、制定者與履行者[6]。
跨境并購可能會帶來評估溢價風險,因為跨境并購企業與目標企業在地理、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性;這些差異性可能會導致合并公司的估值準確度降低,并且由于各方的空間差異性,調研和評估成本也會增加,從而導致合并企業面臨調研和評估不準確的現實問題,進而影響評估的準確度。
并購融資中的償債風險:由于SF控股公司在收購JL物流公司時的費用較高,使其急需更多投資支撐運營,從而加大了企業償債問題。現金流支付風險是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跨國收購中:由于企業的現金流凈額不足以達到投資要求,公司急需募集外部資金以補足流動資金。因此,在并購過程中使用現金支付或許會產生相應風險。并購后財務整合風險:跨國合并可能導致兩家上市公司在戰略、企業文化、財務體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出現不同,從而增加財務整合經營風險。
本文以SF公司并購JL物流的動因分析為主體,探究物流企業并購對物流產業發展的影響,最終闡述了物流企業并購的經濟影響。研究表明,物流企業并購在拓寬了企業業務范圍的同時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規模,有效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為物流企業的多元化發展帶來了實質性意義。與此同時,并購行為推動了物流產業格局的變化,加快了綠色物流發展的步伐。
同時SF公司并購JL物流的案例也為其他物流公司提供了經驗借鑒,也給其他想要走國際化路線的民營企業以啟示。跨境并購可以獲得在海外的站點和成熟的國際運輸網絡,在其進入市場時不再需要自行建造網點,極大地節約了物流企業進入新市場的成本和時間,提高了國際市場占有率[7]。然而,跨境并購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來自雙方的地域差異,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財務制度、管理辦法和匯率等。合并之前或許會出現估值溢價問題,并購過程中或許會出現投資償債和支付風險,合并結束后或許會出現財務整合風險。因此,進行跨境并購時必須注意避免這些問題。
為了有效防范風險,實施收購之前應該充分調查并制定完善的方案,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全面考慮各方面因素,識別并確定最佳的風險防范措施;收購進程中應該拓展渠道,確定適當方式,并對產生的潛在經營加以控制,以盡可能地減小經濟損失;收購完成后應當盡量減少經營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注重財務管理信息與科學技術、資金、信息等各種資源的有機結合,以實現最佳財務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