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金 (蘭州博文科技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為了促進物流業長期良好的發展,加快推進西部地區物流通道建設,不斷完善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多式聯運全面發展,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改委在2015年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通知》。蘭州國際陸港作為甘肅省的標志性工程和蘭州市的“頭號工程”,也參與了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申報工作,并于2016年被正式確定為全國首批多式聯運的示范工程項目,蘭州陸港多式聯運物流園將擁有鐵、公、水、航“多位一體”的多式聯運智慧物流信息系統,成為全國性的物流中心。2019年 9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 2019 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 ,通知公布了全國首批23個國家級物流樞紐,其中蘭州國際陸港也位列其中,是甘肅省唯一入選的陸港[1]。
早在18世紀,多式聯運便在船舶航海運輸中發展起來了,其發展先于鐵路。目前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種運輸組織方式源于歐洲,在北美迅速發展,現在已發展至全世界。多式聯運的發展離不開集裝箱,集裝箱的出現促進了多式聯運的發展,從“運煤集裝箱”到“駝背運輸”,再到“通用標準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發展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革[2]。目前多式聯運的類型主要有海陸,陸空,海空等,具體包括公鐵、鐵水、公水、空陸聯運等。
蘭州國際陸港多式聯運物流園區目前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完成了工程量的90%,內部設施設備安裝、道路布置等還在進一步完善階段[3]。與東川鐵路國際物流中心和保稅物流中心相鄰,在鐵路線路直入物流園區,道路設施都完善的情況下,有利于開展公路、鐵路集裝箱貨物間的多式聯運。一旦多式聯運物流園區開始運營,貨物的轉運過程都將會在園內完成,這不僅能縮短運送時間,還能降低運費。多式聯運物流園區將依托蘭州國際陸港和蘭州鐵路局,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立足蘭州、覆蓋甘寧青、輻射亞歐,建設以多種化工產品、建材制品、機械設備設施、農產品和輕工業產品等大宗商品為主要業務對象,集現代產業物流、物流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型全國示范物流園區。建成運營之后,將會極大程度地吸引沿線各省區跨境商貿物流企業的參與,提升蘭州市和甘肅省的貨源承載吸附能力,更加突顯蘭州在西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與作用。
蘭州陸港是西北地區建設國際聯運新通道的主力軍,以現代物流、現代商貿、出口加工為三大主導產業,形成“四向五條”的國際班列運輸體系和“聯接中西亞、聯通東南亞”的陸海雙向開放體系。已發送上千列國際貨運班列,正在努力打造交通路網綜合體系和國家級十大物流產業園,目前已開通的國際貿易通道包括中歐、中亞、中吉烏、南亞、中新南向等,還開通了鐵海聯運隴海大通道(蘭州—連云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為把蘭州國際陸港建設成智慧、一流國際陸港奠定基礎。蘭州陸港將緊跟國家步伐,緊抓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機遇,精準把握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方向,整合有效資源,擴展市場資源,有機融合新通道建設和樞紐建設,力爭為全市、全省物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蘭州國際陸港地處蘭州市區西部,距市區和新區都不是很遠,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西部地區黃金段上的重要節點。因此,在發展多式聯運方面有很多優勢,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蘭州地理位置優越,處于我國地圖板塊幾何中心附近,是大西北的通信樞紐,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連接我國東西部和中歐的橋梁,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中國西北行,出發在蘭州”,可見其在西北綜合交通樞紐中的重要地位。在鐵路樞紐中,六大鐵路交通干線(隴海、蘭成、蘭新、蘭青、包蘭、蘭渝)交匯于此,具有“坐中六連”的鐵路集疏優勢。在公路交通方面,多條高速公路和國道在此匯聚,形成縱橫交錯、集結成網的優勢道路交通。在航空運輸方面,蘭州中川機場已開通蘭州至我國的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臺灣,及韓國等地的六十條國內國際航線,是西北地區省會城市機場的干線,形成了與大部分國內國際城市互通的航空網絡。這些交通優勢,為蘭州國際陸港公鐵、海鐵、公鐵空等多式聯運組織方式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物流行業正朝著快速、高質量的方向平穩發展,成為第三產業發展的主力軍。近三年,部分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影響,但對第三產業的影響并不大,據統計,近5年,我國第三產業的增加值逐年增長,如圖1所示。到2021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同比增長率接近10%,遠超第二產業,成為增長率第一的大產業。2001年時,我國就曾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的若干建議;2016年關于物流業的降本增效提出專項行動方案;2018年又提出建設23個國家物流樞紐,多式聯運型蘭州國際陸港位列其中;2019年,首次在國家層面將物流業的發展提升到新高度;2020年,國家“十四五”規劃草案中再次提到繼續推廣高質量物流快遞服務等。以上都可看出我國對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支撐和資金扶持。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甘肅省政府和蘭州市政府也緊隨其后,發布了一系列利于陸港物流發展的政策,如:《加快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甘肅省通道物流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關于加快推進蘭州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實施意見》等,都大力支持建設骨干物流園區,共同推動物流資源進一步集聚,支持陸港型和商貿服務型樞紐做大做強,不斷提升其在國家物流業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圖1 近5年我國第三產業累計增加值
作為能源和工業的重要生產基地,甘肅白銀公司和金川公司等大型國有企業生產的有色金屬和能源化工產品,其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穆斯林產品,完善的各類交易中心,都能夠為陸港國際班列的開行提供足夠的貨源。除了本地貨源,蘭州陸港還吸引了外省的一些產品,如新疆的糧食、青海的鉀肥、浙江的日用百貨和廣東的電子產品等,這些貨物在蘭州國際陸港實現集疏運輸,貨源更加多樣化。
我國國際貨運班列的開行數量在逐步增加,但尚未形成整體銜接的物流體系。蘭州作為向西開行國際貨運班列的必經之地,其鐵路線路及場站,具備整合、配載、集散、分撥國內外貨運資源的條件。蘭州國際陸港通過完善配套物流設備,能夠配合完成對外貨物的集散分撥任務。目前,蘭州市政府正在積極同中國鐵路總公司協商在蘭州實現發往歐洲和中亞等國班列的編組工作。
發展多式聯運是降低物流成本和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途徑,也是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環節[4]。凡事都有雙面性,蘭州國際陸港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首先,受地域限制,蘭州陸港各物流園區規模較小,功能較為單一,硬件設施建設還不太完善,特色農產品未能規模化地走出去。甘肅省農業規模化生產程度較低,導致特色農產品貨物流向零散,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組織整車貨物運輸較為困難。其次,經營方式較為單一。盡管采用了政府、國有企業、大型公司及市場引導為主體的建設模式,但依然存在運營模式單一,運營經驗欠缺的情況。再次,宣傳力度不夠。通過問卷星開展了網上問卷調查,調查結果令人堪憂。蘭州國際陸港大部分園區已開始運營,但有很多市民都不知道蘭州陸港在哪里,主要業務是什么,哪一年開始建設等,甚至一些中小型企業的領導也對蘭州國際陸港的存在不是很關注,可見宣傳力度欠缺。最后,相關崗位專業人才較短缺。蘭州國際陸港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人才短缺問題一直存在,人員流動頻繁,給一些工作的交接也帶來了一定的麻煩,還未建立起有效的培訓體系,員工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的提升較慢。
目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已趨于完善,已經開始強調現代物流的發展,尤其是陸港物流園區多式聯運的發展模式,蘭州國際陸港也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趕上了這趟物流快速發展的班車。總結起來,蘭州陸港主要的發展機遇有以下幾方面。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為蘭州物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國家大力支持內陸港物流樞紐建設,投入大量財力物力,推動了蘭州國際陸港的發展;甘肅省、蘭州市政府針對蘭州國際陸港運營出臺多項政策,將陸港建設工程列為省市級“1號工程”,有利于陸港的建設及運營;數據表明,我國第三產業的經濟占比逐年增長,物流需求將會進一步擴大,物流業還存在更大的發展空間。
蘭州國際陸港多式聯運發展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其他幾個鄰近的有競爭關系的陸港,即西安國際陸港,成都國際陸港和新疆陸港發展勢頭都很好,蘭州國際陸港存在一定的發展壓力;蘭州其他物流企業會分流一部分貨源,給蘭州國際陸港的貨源組織帶來威脅;蘭州處于較為偏遠的西北地區,技術人才引進存在困難,吸引力不夠;新科技、新技術融入較慢,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影響陸港運營效率。
針對SWOT分析結論,可以得出一些蘭州國際陸港多式聯運的發展路徑及對策,希望能為蘭州國際陸港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近年來,國家綜合交通網不斷完善,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間形成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局面。蘭州國際陸港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將園區內的道路和鐵路連貫起來,發展多式聯運存在一些困難,后續可能會阻礙陸港的發展[5]。應該加快鐵路深入物流園區的建設工作,做好鐵路與園區港口、公路貨運站和集裝箱貨運中心間的銜接,解決鐵路運輸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也應繼續完善多式聯運物流園道路網,重點發展公鐵聯運,實現集裝箱等運載工具的共享。聯運設施設備建設也需完善,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間的設施不配套會大大影響貨物集疏運能力。
服務標準的制定有利于提升服務水平,陸港入駐企業較多,各企業與陸港之間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重點關注綠色環保運輸和集裝箱多式聯運,需完善服務標準,推進“一單制”,促進陸港更好地發展。
多式聯運效率的高低與集裝箱運輸關系較為密切,蘭州國際陸港集裝箱中心站受地形條件限制,空間不大,集裝箱銜接轉運設施的設置較為困難,所以更應重視這一點,運營中存在的一些短板也應隨時優化完善。
SWOT分析中提到,通過問卷調查,他們發現很多人對蘭州陸港的了解少之又少,這是宣傳不到位造成的。因此,應進一步加強宣傳推廣力度、強化品牌效應、爭取潛在需求,讓更多的企業參與蘭州國際陸港運營,才能更好地組織國際聯運適箱貨源,使蘭州特色產品更快地走向國外市場。
大多數內陸港在后期運營中存在信息銜接不暢、信息交換方式不協調的問題,這嚴重阻礙了多式聯運一體化運作的實現[6]。蘭州國際陸港應加強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設立多式聯運信息服務平臺,對車輛、集裝箱進行定期追蹤,隨時自動更新網絡信息,方便客戶查詢,實現集裝箱多式聯運物流信息的開放和共享,提高聯運的信息服務水平和競爭力。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人才競爭也是行業競爭。現代物流已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物流專業的高層管理在蘭州國際陸港甚至整個甘肅物流業中都比較缺乏。蘭州國際陸港應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重視人才引進與人才培養。應對企業內部員工制訂出專門的培訓計劃。充分利用蘭州高校較多的優勢,啟動校企培育合作項目,在各企業進行人才引進。通過企業文化魅力,使更多內部員工有歸屬感;通過創新激勵機制,對企業員工實行優勝劣汰,使工作人員具有緊迫感,并提升其工作積極性。
蘭州國際陸港發展多式聯運可以充分發揮公路、鐵路、水運和航運的綜合優勢,構建快捷安全的運輸網絡,能夠滿足貨主“門到門”的物流服務需求。本文針對蘭州陸港發展多式聯運中存在的制約和不足之處,研究分析并借鑒成熟陸港的發展經驗,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建議,希望能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運營蘭州陸港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為國家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