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引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四川 成都 611844)
在世界化與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也面臨著國際化市場經濟競爭帶來的挑戰與機會。而在此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傳統國際貿易行業的內部結構亟需進一步優化,這是中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趨勢。而中國必須持續地健全機制,并通過創新措施來促進行業結構的調整和快速發展。國內學者分別提出以下幾種觀點:戴瑩瑩(2022)提出,跨境電商中小微外貿企業采取的一系列的重大變革與創新舉措,將使中國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在復雜多變的全球市場環境中,朝著更加健康穩定的方向蓬勃發展[1];李夢晴(2022)提出,對于RCEP背景下的跨境電商行業來說,中國正處在傳統工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時期,需要采用信息化的方法提高工業結構的完整性[2];王倍(2021)提出,在跨境電商大環境中,我國政府為引導中小企業理性轉型發展,明確提出的“互聯網+”建設有助于“長三角”的蓬勃發展[3];陳果(2022)年提出,在經濟社會增長模式、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等領域需要進行更科學有效的結構性改變[4];董丹丹等(2021)提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發展既要面對政策風險、國際貿易競爭等領域的諸多問題,也將迎來包括人們消費習慣行為、管理思維模式轉變等諸多變化因素共同帶來的機遇[5];王瑩(2020)提出了跨境電商在我國發展的基本戰略,并提出了相應對策[6],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本文從經濟轉型和升級的視角出發,研究我國“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問題及對策”并梳理其中相應的意義。
在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正呈現出規模不斷擴大、出口占比逐步上升等趨勢。在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和應用普及的支持下,更多的中國商戶選擇利用跨境電商網絡平臺開展海外交易活動。據有關研究統計表明,近年來,我國跨境貿易電商的貿易總規模一直在高速增長,我國的跨境電商貿易總量更是從2013年末的12.5萬億發展到2019年末超20.6萬億的規模,盡管2020年至今的三年間我國的跨境外貿電商交易額都有較低幅度的下降,但是從我國跨境電商的貿易總規模增長的角度來分析,當前我國的跨境電商的貿易總規模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良好態勢,這也充分說明當前在我國跨境外貿中電商仍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如果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政策措施,將直接阻礙跨境電商健康、平穩地成長,進而對外貿企業依托跨境電商模式的健康成長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在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充分認識和把握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將顯得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據此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為其健康發展提供政策保障。針對跨境電商發展的實際情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2.1 企業信用風險問題
因為跨境電商的交易通過互聯網完成,在這個商業模式中,買賣雙方互相了解的難度很高,因此可能存在相應的企業信用風險。從賣方來看,商品信息大多通過跨境電子商務渠道獲取,導致購買者想要準確完整地知道貨物真實價值、品質、往季銷量等信息的難度很大。為了增加銷量,部分賣家會通過暗箱操作的違規方式來增加產品的展示價值,然后通過折扣低價、廣告宣傳等方法來招攬海外購買者,然而折后的實際售價有可能超過產品原價,因此使得購買者必須花費大價錢才能獲取產品。
1.2.2 貿易支持問題
跨境電商貿易和傳統實體貿易的付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錢貨二訖,只是在交易過程中添加了第三方支付這個部分。在各大電子商務平臺上的第三方付款,通常都是直接搭建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之上的。所以,根據平臺選擇的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平臺是否可以保障跨境電商貿易付款過程金額信息的安全性、準確性,通常都會影響跨境電商賣家之間交易的安全性。貿易支持所占百分比如圖1所示。
圖1 跨境電商貿易支持所占百分比
圖3 進出口交易貿易額度
在互聯網環境中,貿易付款過程中保障金額信息安全、金額收匯及時、個人隱私信息安全、賬戶安全等方式,通常都會影響跨境電商從業者的資金安全的。在近年來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有明顯開放性、包容性的大背景,給工業生產、貿易等方面帶來了方便,但是結合實際情況,可以發現互聯網交易環境并非絕對安全,相比于傳統交易方式更易受到黑客的非法侵入,從而導致互聯網支付的安全性無法獲得保障。
1.2.3 海外商品物流問題
物流體系是跨境電商貿易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建設水平將直接影響跨境電商的經營效率。雖然近些年來中國物流業蓬勃發展,不過在經濟增長步伐過快的同時,中國商品物流領域也暴露了諸多的不足,問題大致集中在以下三個領域:首先,海外商品的流轉效率和質量提升空間較大。而跨境電商網站上的商品物流服務通常具備時間周期短、商品數量少、批次多、單票金額小等共性特點,其在發貨流程中采用的進出口途徑又以速遞和郵寄居多。根據統計,一般以國內為主要發貨地的商品,貨物運輸抵達全國各地所花費的時間一般在7~15日,到達有些偏遠地方耗時甚至超過了一個月。第二,對跨境商品通關優化能力的提升余地較大。所謂清關優化能力,指的是對商品通關效率和關稅水平的合理調控,但由于當前中國海關商品通關效率緩慢,且在關稅領域并沒有利好稅收政策的支持。因此,通關期限延長問題已經成為買方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經濟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中國跨境電商貿易的發展目前仍然面臨著法律風險,還包括物流安全保障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在這種新形勢下,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跨境貿易電商企業健康、安全、穩定的發展,我國的跨境貿易電商公司必須立足自身,從這些問題入手,積極探求更有實效的應對方法,給我國的跨境電商的發展又開辟出一個新局面,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的傳統外貿企業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的形式健康發展,同時完成了我國外貿企業的轉型提升。
誠信體系是直接制約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健康與長遠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網絡、大數據分析和信息傳播,構建完善的跨境電子商務信用信息系統,將能有力支持中國跨境進口電子商務公司高效抵御信用風險,積極開展跨國電子商務貿易行為。
所以,在發展跨境電商的進程中,為減少其在信用風險領域出現不良影響,需以第三方征信研究中心為基礎,建立起以各級政府部門領導和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主導、以跨境貿易電商平臺為主要競爭戰場、賣家企業和第三方買家共同參與建設的電子商務等領域統一的貿易信息數據平臺,并綜合運用各種成熟先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對跨境電商的各種交易行為數據、網址導航定位、產品信息描述數據等國內外各種價值極高的信息資源,采用智能跟蹤分析、信息捕獲等手段加以收集,從而形成全球標準化信息的資源共享與傳輸,使得貿易各方都能獲取準確的信息數據,進而確保貿易雙方在互聯網環境中的安全。在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過程中,買賣雙方能夠有效通過系統自動獲取對方信用等級等相關數據,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現信用風險。
安全的跨境支付環境是保證跨境電子商務公司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對于目前跨境貿易支付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應從政策上基于宏觀角度以強制方式實現對跨境支付環節的有效管控。首先,國家外匯監督管理機關將逐步完善對換取性外匯交易活動的監督管理,同時規定所有個人銀行在申請辦理個人結售匯手續時,應先完成網上實名制的登記備案與身份認證,并及時把所有相關身份信息通過互聯網及時準確和有效完整地對外傳送至相關業務審核受理機關的所在地及其對應業務的經辦金融機構,以進一步規范個人結售匯業務。其次,政府部門、各商業銀行和各第三方電子支付服務機構之間也需要盡快構建聯動監管機制,以合理有效地保證各類跨境電子支付活動的進行,并對其進行有效地監管。
其中,商業銀行與其他第三方電子支付服務機構需定期對系統進行安全自檢維護以進一步增強電子支付系統運行環境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應包括身份鑒別、數據加密等安全技術手段的自查,可以有效減少安全隱患,并防止黑客的非法入侵,進而有效減少了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系統中個人信息泄漏的風險。以支付寶為例,在跨境交易的安全性方面,通過實名制驗證、支付盾、雙重加密等措施,確保了第三方網絡小額支付平臺交易資金的安全。而在政府層面,則更應重點針對我國跨境電子支付的安全性 問題,出臺并完善相關立法,確定其中對跨境電子支付交易安全性違法行為相關處罰措施的規定,以從法律層面上有效控制跨境交易的安全性風險。只有這樣,才能在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進程中,有效應對跨境交易和結算等領域存在的各種風險問題,從而為我國跨境電商的健康、長遠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當前國內外物流產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系統已逐步形成,內容大致分為海外小包、國外快件、國際航空、國外航運、海外倉庫等。但是,中國海外企業的發展依然存在很多困難,對于如何逐步健全中國跨境物流配送系統,并推動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尋找比較可行的方法。
從圖4可以看出,首先,中國海外電子商務公司要重視國外物流專業機構與網絡平臺的配合,并充分利用國外物流配送機構和網絡平臺開展國際物流合作服務,以提升商品的運輸效率,并滿足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其次,國家政策要根據跨境電商物流的發展出臺具體的扶持措施,包括專項資金補助、產業發展基金補助等支持措施,以推動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的健康成長。綜上所述,唯有形成完備的跨境電商物流配送系統,才能在跨境電商領域產生競爭力,這樣有助于中國跨境電商公司在全球電子商務市場擴大市場份額,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圖4 跨境電商占比情況
在轉型升級的背景下,跨境電商行業仍存在不少問題。在此背景下,中國跨境電商企業應保證穩定、長期的發展,并引起國際對于當前環境問題的關注,以實際情況為落腳點,積極打造良好的國際跨境交易平臺,建立健全海外物流配送系統,以進一步增強中國跨境電商的全球競爭力,并推動中國跨境電商進一步發展,進而助力中國外貿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