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艷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旅游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目前,河南省內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有鄭州,洛陽、開封等,并且有少林寺、龍門石窟、云臺山三大5A景區。河南省共有327個5A類旅游景點、126個4A級以上的旅游景區、557家星級賓館;1 167個國內的團體旅行社,擁有兩百萬的旅游業在職員工,帶動了相關聯的社會就業機會,基本形成了一個優勢突出、結構合理的行業格局。如表1所示。
表1 河南省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對河南來說,旅游產業是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對促進河南省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高鐵+旅游”模式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旅游新趨勢。高鐵運輸帶來了地區間交通資源整合的契機,而旅游業的發展又是帶動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高鐵開通之后,河南省各大旅游客源地城市與河南省主要交通樞紐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不僅推動了河南旅游業和物流業的發展,而且增強了區域間的經濟交流與融合,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高鐵物流不僅會促進河南省旅游業和物流業發展,同時也會對河南省的旅游市場結構產生影響,促使區域旅游業、物流業以及其他產業協同發展。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旅游客源地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交通可達性和旅游業發展情況等方面進行研究,對河南省各大旅游客源地城市對河南省主要交通樞紐的通達性,以及對河南省旅游業和物流業的影響進行分析。整體來看,高鐵物流在河南省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高鐵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因此僅靠旅游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效果不是很明顯,而物流業又是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劉源(2021)表示:近年來,河南高鐵的迅速發展,對河南地區的發展,特別是對河南省旅游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高鐵大規模建設的背景下,河南的旅游發展前景十分光明,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1]。李敏(2021)通過對全球貨運公司的研究,針對高速鐵路運輸對我國城市物流供應鏈的改造作用和對區域的影響進行了研究[2]。郭曉彤(2022)從宏觀角度探討了高速鐵路對我國物流業發展的作用和最優效應[3];孫遜(2017)運用多元統計方法,對我國高速鐵路運輸樞紐各要素的權重分配及各行業的發展模式進行了研究,并為其發展提出一些意見[4]。林穎(2015)介紹了當前高速鐵路的發展狀況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并結合高速鐵路發展的大趨勢,提出了相應的發展策略[5]。
高鐵物流是指基于高鐵這一交通工具,以運輸、倉儲、配送、包裝、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務為主要內容,以物流企業為主體,以高速鐵路客運系統和地面交通為基礎,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交通運輸工具,在將運輸和倉儲作為核心要素的基礎上,向其他物流環節拓展的一種新型物流運作模式。高鐵物流的服務對象包括以城際貨運為主的快運物流企業以及以城市配送為主的快運物流企業。
高鐵物流與傳統物流相比,服務范圍更加廣泛、運輸能力更加強大,其在運輸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成本和時效性,更需要考慮便捷性和安全性。
1.2.1 成本優勢明顯
在鐵路運輸中,貨物通過鐵路運輸,火車司機直接將貨物運送到目的地,再由當地的鐵路工作人員進行裝卸、搬運以及簡單加工后將貨物送到下一站,這樣就減少了中間運輸環節所花費的時間和人力,提高了物流效率。
1.2.2 運輸時效性強
高鐵物流運行速度快,能將時間壓縮在一個小時之內;其次,高鐵物流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因為其采用了高強度的通訊、計算機、通信等設備和技術進行信息傳輸、處理、存儲以及控制等工作。
1.2.3 靈活性強
由于高鐵的快速和便捷性,使其對時間變化不敏感,因此能夠將運輸時間壓縮到最短。
1.2.4 覆蓋面廣
高鐵物流服務范圍涵蓋了全國所有省份及絕大部分地級市,這使得高鐵物流能夠更加及時地將貨物送達目的地。
1.2.5 信息服務廣泛
高鐵物流中的貨物信息可以通過短信、電話或者電子郵件等方式發送給客戶;另外,高鐵物流還可以利用電子商務系統進行貨物信息的發布、查詢;此外也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貨物的運輸狀態。
1.2.6 安全可靠
高鐵物流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對貨物的運輸過程全程監控,以保障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另外在對貨運進行檢查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
高鐵物流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目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前景廣闊,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高鐵物流節點分布不均衡,樞紐節點較少。據統計,全國31個省份中擁有高鐵站點的城市共計56個,其中鄭州、上海、廣州和北京為主要樞紐城市;而河南省擁有高鐵站點的僅有鄭州、洛陽和開封3個城市。鐵路貨運占比下降,客運占比上升。據統計,2015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占旅客發送總量的比例為17.28%;而河南省占比卻不足10%,因此需要大力發展客運運輸來提高貨運占比,以平衡貨運與客運的比例。
河南省在高鐵物流的發展方面,以現代物流業為基礎,發揮了高鐵的輻射功能,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引下,建成以鐵路和公路為骨干的立體交通網絡,從而促進物流業整體實力的提升。同時,應鼓勵物流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探索高鐵物流新模式。與此同時,河南省在整體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方面,也可以從高鐵物流這一新載體上尋找突破口。河南旅游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和良好的基礎。依托高鐵網絡優勢打造以旅游為特色的“1+N”高鐵經濟帶和高鐵經濟圈,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旅游資源優勢互補和產業聯動發展。
從河南省各地市的經濟發展來看,物流網絡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在河南省整體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交通條件來看,鄭合高鐵、鄭濟高鐵為河南經濟發展提供了支撐,加快了區域內部融合。
從區位條件來看,河南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河南省在“一帶一路”倡議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及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下,經濟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國內區域物流網絡已初具規模。河南是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省份,也是中國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開放的橋梁與紐帶;是中國東、中、西部發展水平差距較小的區域,具有作為中國中西部核心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壯大的潛力。
從資源稟賦來看,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和儲備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和新興制造業大省、商貿流通和人力資源大省,也是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樞紐。在國家“新基建”“兩新一重”政策背景下,河南省擁有區位優勢明顯的基礎設施建設條件。河南是國家確定的10個重點能源原材料基地之一、全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主產區之一、全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比較完善的8個省之一。
國際貨運發展迅猛,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從2010年以來河南省鐵路口岸進出口貨物的統計分析(表2)可以看出,在高鐵開通后,河南省進出口貨物的數量和貨值都呈現出了上升趨勢。2010年,河南省鐵路口岸進出口貨物中進口貨物數和貨值分別占全省進出口貨物總量的52.3%和36.1%;到2011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51.6%和39.7%;而到2012年,這兩個數字分別達到了74.7%和56.6%。河南省鐵路口岸進出口貿易的貨物數量增加,不僅反映了河南省鐵路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也說明河南省與國際市場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了。河南省進出口貿易增加如表2所示。
表2 河南省2010—2021年進出口貿易
鄭州航空港區、開封和商丘地區的鐵路貨運量將會持續增長,全省的高鐵物流網絡將會更加完善,將形成以鄭州航空港區為核心、以商丘地區為節點的高鐵物流網絡。
從2017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河南省高鐵物流貨運量持續增長,與2016年相比增長幅度為28.4%,全省的高鐵物流貨運量將會由2016年的397.1萬噸增長到2019年的466.7萬噸,其中鄭州航空港區以187.7萬噸的貨運量居全省首位,商丘地區以184.6萬噸緊隨其后,南陽地區以135萬噸位居第三。
結合上述分析,可發現由于高鐵物流網絡的形成,在高鐵運行過程中,河南物流節點的數量呈先增后減的趨勢,且在網絡形成初期增長較快,到2017年之后增長放緩;而在旅游區域方面,河南旅游網絡中鄭州、開封、洛陽等旅游城市的高鐵物流節點數量不斷增加,并在2018年后增速放緩,而洛陽、信陽、許昌等旅游城市的高鐵物流節點數量則開始減少。
以河南省的16個地級市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鄭州與其他城市之間的高鐵物流聯系最強,鄭州與其他城市之間的聯系也最頻繁;高鐵物流網絡中洛陽、信陽、許昌等城市與鄭州和其他城市聯系最為密切,隨著鄭州至周邊城市之間交通便利程度的提高,鄭州與周邊城市間的聯系也增強了,其與其他高鐵樞紐節點間的聯系也在逐步加強。
從高鐵物流網絡的演化來看,2016到2017年間河南旅游業的從業人員不斷增加、河南省內各地級市的旅游業發展速度加快;但是2018年之后旅游從業人員的增長速度放緩,特別是隨著河南省高鐵建設運營速度的加快,對其影響就更大了;同時由于河南高鐵物流網絡中洛陽、信陽、許昌等城市的旅游業發展速度緩慢,它們與其他地級市之間的聯系也相對較弱。因此從整體來看在未來幾年內各地級市間的交通便利程度將會持續提高。因此本研究認為隨著河南省各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以及河南高鐵網的不斷完善,河南省鐵路物流網絡中節點城市間的物流聯系將逐漸增強。
從高鐵物流發展趨勢來看,一是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省內高速鐵路網絡與國家高速鐵路網絡相連,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以京廣、鄭西、焦柳、鄭萬5條高速鐵路為主軸,連接多個省份的“米”字形高鐵網;二是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省內高速鐵路網絡與國家高速鐵路網絡相連,形成了以鄭渝、呼南兩條線路為主的“井”字形高鐵網;三是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省內高鐵物流網與國家高速鐵路物流網相連,形成了“兩橫兩縱”的“井”字形高鐵網。
從旅游發展看,一是河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具有明顯優勢,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二是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使河南成為連接全國主要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重要交通樞紐。三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中原經濟區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等重大發展戰略的實施,河南旅游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四是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省內高速鐵路網絡和國家高速鐵路物流網絡的形成,推動了旅游業和物流業的融合發展。
從旅游資源看,一是河南位于我國地理版圖的中心,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歷史文化資源。二是近年來河南不斷推進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如開封清明上河園、洛陽龍門石窟、少林寺等眾多知名旅游景區。三是鄭州新鄭機場和鄭州高鐵東站先后建成運行,使鄭州成為連接華北、西北及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和中轉樞紐。四是河南高鐵物流網絡逐漸形成,進一步鞏固了河南在全國交通網絡中的樞紐地位。
高鐵物流發展路徑是指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鄭州機場和各市縣、景區之間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了一種以鄭州機場為核心的集交通樞紐、城市群和國家物流樞紐為一體的高鐵物流網絡,進而促進了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第一階段以鄭州機場為核心,主要涉及鄭州、開封、洛陽等城市間的人流往來。由于旅游消費具有高頻次、大流量的特點,因此此類地區的城市群之間人員往來也較多。各城市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經濟互補,河南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有較大差異,因此在河南省內,各城市間的人員往來數量呈減少趨勢。
旅游和物流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河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必將促進河南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旅游產業對于物流業也有重要影響。本文通過分析高鐵網絡對河南省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間城市通達性的影響,得出未來河南旅游業和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都對河南物流業有更高的要求。
在未來的研究中,還可以從物流產業和旅游業兩個方面出發,研究河南旅游業對物流產業的影響,以及高鐵開通以后這兩個產業之間如何協調方可實現和諧、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