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奎 (濰坊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31)
202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山東省“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對山東省冷鏈物流從發展布局、發展重點、主要任務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劃,對蔬菜、水果、水產品、肉類、乳品、速凍食品及醫藥產品等冷鏈物流提出具體發展策略。在此背景下,如何結合區塊鏈技術進行山東省冷鏈物流體系構建,對上述具體發展策略的落實至關重要。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直接體現就是其準確性,分布式的核算和存儲特點的應用,使任意節點都享有相同的權利與義務,都可成為信息的提供者和決策者,極大程度地降低了失誤可能,這種特性減少了冷鏈物流中的決策失誤、保障了信息的及時多樣、順暢傳遞,有效降低了信息不暢導致的冷鏈物流操作效率低下的問題;區塊鏈開放性的直接體現就是信息的透明與共享,這一特性可以緩解冷鏈物流中運輸環節不通暢的問題,可節約時間、減少損失,同時也為冷鏈物流管理中心提供了決策依據,從而降低決策成本,使決策更為準確、分工更為合理;區塊鏈的獨立性則通過點對點傳輸技術提高了冷鏈物流管理組織的工作績效,因為信任存在,無需監管與層層審計,這必然會充分降低數據傳輸的成本,縮短時間,提高冷鏈物流的決策效率與決策效果;區塊鏈中分布式賬本的不可更改性使傳輸中的數據的安全性更高,可保障冷鏈物流系統中數據存儲的真實性,冷鏈貨運中的貨物可以追本溯源,貨運安全也會增強,通過合理指揮、協調運輸,可最大化地避免各類突發事件所造成的損失。
通過分析區塊鏈技術與冷鏈物流特點,可以發現兩者的契合度較高,若能將區塊鏈技術針對性地應用于冷鏈物流管理體系的構建中,一定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圖1為區塊鏈技術與冷鏈物流契合點分析圖。

圖1 區塊鏈技術與冷鏈物流契合點分析圖
在傳統系統中,中心節點出現問題,系統必然坍塌,但是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點使得這一弊端被有效解決,從而使系統無法正常運作的問題不復存在;在區塊鏈系統中,所有節點具有同等重要性,每個參與節點都是信息的提供者與使用者,這使信息出錯率大幅降低,這與冷鏈物流中運輸的時效性與有效性吻合。冷鏈物流中,需要對貨物信息進行準確、全面地掌握,區塊鏈技術可以充分提高運輸決策的效率與效果,極大程度地降低貨運成本、提高貨運安全[1]。
區塊鏈技術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使得鏈上信息篡改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充分保障了鏈上數據的安全,對數據避免外界攻擊和惡意篡改意義重大。在冷鏈物流體系中,實時、有效的數據對源頭數據把控、終端數據監控非常關鍵。物資儲備、物資調運方面都可以更加合理地進行規劃和運輸,對冷鏈物流的生產融合、品牌打造影響很大。
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是通過編程確定的交易條款,這對于合約雙方來說,應該是最為公平、公正的合約,因為編程可以程序化地判定合約是否執行,避免了人為的主觀性。應急物流體系中,如果各個節點間通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完成彼此間的相互聯系與分工,不僅使合約雙方關系更為順暢,更能促使指揮中心分工恰當,提高整個系統的穩定性,運輸中也會進行物資運輸量的平衡,將整個突發事件中的損失降到最小。
數據在鏈上各節點中的充分共享體現為區塊鏈的共享機制,各參與方可以實時、準確地看到鏈上數據,無需層層審批。這對應急物流中的物資運輸環節不通暢意義重大,可以充分使得運輸方了解其所需的準確、有效的數據,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節點信息不準確,從而造成應急物流存在無效運輸,降低運輸成本,提升了運輸的效率與運輸效果。同時,共享的數據信息也會使各地方進行應急物流決策時更加快速、準確,降低決策成本,提升整體響應度。
在區塊鏈中,點對點傳輸技術直接將中間所有需要信息中轉的環節去掉,這種信息直達特性減少了層層監督與監控,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與準確性;若將此特點應用于應急物流體系中,減少信息傳遞的成本與時間,會更好、更快地使應急物流指揮中心做出對應決策,提升整體工作效率[2]。
山東省地處我國中東部,交通方便,資源豐富,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極大便利。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將區塊鏈技術與冷鏈物流的流程、特點結合起來,構建科學智能、信息準確、反映迅速的冷鏈物流保障體系勢在必行。圖2為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山東省冷鏈物流保障體系。

圖2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山東省冷鏈物流保障體系構建
在頂層設計上,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搭建冷鏈物流供應鏈的省級管理平臺,利用區塊鏈與冷鏈物流契合的準確機制、共享機制,保證平臺中各系統數據的連接與共享。空間布局上以《山東“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為指導,加速冷鏈物流與現代農業、商貿流通等產業的融合,充分保障冷鏈物流暢通,縮短調配時間、儲運時間,提升冷鏈物流的運作效率,快速形成特色鮮明的冷鏈物流體系。
區塊鏈在冷鏈物流信息平臺的應用與融合,可以使政府、行業與企業在冷鏈物流管理一體化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三方緊密協同,從物資儲運、調配到業務對接與數據處理,結合區塊鏈技術特點,三方能突破合作壁壘,高效完成任務。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加強冷鏈物流中的廢棄物物流管理,建立完善的冷鏈物流廢棄物的回收管理機制,成立專業的運送處理團隊,統一回收處理。
利用區塊鏈技術加強冷鏈物流儲備管理,依托區塊鏈技術進行全程追蹤并保證數據透明,可以充分保證對應貨物發送到對應客戶手中,并對冷鏈貨物的流動過程進行全程監管。快速配送方面加大無接觸配送的推廣力度,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無接觸配送尤為重要。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信息的準確共享,促進利用先進信息技術的無接觸配送、無人配送的發展,減少物流配送人工成本、緩解交通運輸不通暢的問題以及提升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
充分整合、優化分散在各管理部門中的冷鏈物流管理職能,對冷鏈物流管理加強統一的組織領導。山東省政府明確在實際冷鏈管理中宏觀統籌協調相關部門,讓各地方冷鏈物流管理部門充分發揮對應職能并統分結合進行冷鏈物流儲備管理,構建對應保障體制。在山東省物流管理保障體制運行背景下,各市、縣(市、區)結合本地冷鏈物流管理的實際情況,分別建立、完善相應的冷鏈物流管理工作機制,這樣可針對地方冷鏈物流進行高效、精準地管理,進而逐步建立山東省冷鏈物流監督評估和動態監測制度,保障管理機制的良性循環,并探索制定冷鏈物流儲備效能評估制度。
省級管理明確目標后,統分結合,建立分層次、貼實際的“三層”冷鏈物流管理體系。具體是指以省級冷鏈物流管理為支撐、市級冷鏈物流管理為依托、縣級冷鏈物流管理為基礎,統分結合。每層管理機構明確各自責任,結合本地冷鏈物流特點、居民特點、地理位置、風俗特點等,確定地區冷鏈物流內容及物流重點。冷鏈管理部門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科學地確定區域冷鏈物流規模。
冷鏈物流管理不是一勞永逸的,不斷通過數據預測冷鏈物流規模的同時,要定期對冷鏈物流管理體系進行相應地檢驗和評估,定期組織專家對冷鏈物流進行論證;并結合實際需求與專家意見,不斷對冷鏈物流管理機制進行改進和完善,并實現螺旋上升式改進[3]。
物流是支撐山東省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的產業。山東省近幾年的物流行業發展迅猛。具體體現在:發展平穩、增速較快、物流園區不斷壯大;目前山東省物流企業已超22 000家,其中重點物流企業已超950家,物流園區也在迅速增加,對山東省的經濟快速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聯動效果明顯增強,公路通車里程超26萬公里、鐵路運營里程超5 000公里、鐵路專用線430多條,為山東省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聯動過程中充分應用供應鏈進行一體化管理,使物流成本節約量超10%,聯動效果明顯;商貿物流規模不斷擴大,規模以上企業建設的大型配送中心已超150個,山東省建立的三農服務站已超2.6萬家,各級、各類門店已超10萬家,1 600家以上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有快遞業務資格,整體快遞業務量達4.5億件以上。物流園區壯大、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的同時,冷鏈物流體系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特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落后、第三方物流服務不到位、冷鏈物流成本較高、行業操作規范性欠缺、服務水平無法有效保障。
通過物流節點與網絡對接,不斷完善膠東大櫻桃、威海無花果等果品物流體系;通過發展“牧場+超市”模式,提升運河黑牛、高青黑牛等畜牧業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持續探索超低溫配送,完善醫藥冷鏈物流網絡。在此過程中,不斷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實行以龍頭企業為主體、中小企業為側翼的“主翼共行”的特色山東品類冷鏈物流體系;針對蔬菜等山東強項品類,通過網絡直播等新業態銷售模式,結合區塊鏈技術,實現產品信息可追蹤、數據信息可朔源,打造產品品牌。在整個冷鏈產品運輸過程中,強化應用帶板運輸方式或全程不倒筐運輸方式,充分減少貨損;加速物流信息化和標準化的發展,應用先進信息技術比如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不斷完善相應物流的標準化體系建設,制定并實施各項冷鏈物流標準,規范冷鏈物流操作。
利用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管理思想可更好地實現上述策略,以此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山東省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系統。圖3為山東省區塊鏈冷鏈供應鏈管理系統。

圖3 山東省區塊鏈冷鏈供應鏈管理系統
山東省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系統包括3個平臺、10個模塊,主要是基于區塊鏈技術,通過運配優化、倉儲管理等功能,更好地滿足客戶對冷鏈貨物的需求,安全、精準地完成冷鏈貨運儲運。當然這個過程必須經過政府的精準調度與監督監控。區塊鏈技術讓冷鏈物流管理平臺的響應速度更快,通過加密算法、時間戳、數字簽名等技術解決了上述環節中數據匹配與信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