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關鵬

如果說2019年是5G元年,那時多數人尚且認為5G依然遙遠。
2020年,讓大眾真正認識到5G的威力——網絡速度提高了10~50倍,然而造謠速率也等倍提升,我們面對著與5G時代接踵而至的各種挑戰,作為傳播人要清晰認知5G時代的傳播特征。

第一變——高速輿情
對于5G時代輿情的高速傳播,一是各單位充分做好口徑庫的儲備,具備能回應輿情的發言人;二是回應人、講述人可多多益善,讓公眾多渠道聽到官方回應、專家觀點、權威解釋。
第二變——海量信息
在海量信息時代,每種傳播渠道都是滿載、超載運行,因此,單純依靠官方發布信息遠遠不夠,民間必須要呼應。面對一起突發事件,傳播者應搶占先機,輸出大量正確有效的科學信息,這是揭露謠言、打敗偽科學的關鍵。
第三變——百變輿論
與謠言的博弈是場持久戰,必須保持信念,堅定不移做傳播,堅信科學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不斷翻轉的輿論做好充分準備,堅信憑借毅力、耐力、定力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第四變——視頻第一
5G時代必須高度重視發揮視頻信息的作用。視頻節目傳播速度更快、途徑更直接,已經成為傳播載體中的主流。
一不變——內容為王
5G網絡技術是基礎,傳播內容才是核心。新時代的傳播人必須要學會兩點,一是故事的要素,二是講述的藝術。
歸納起來,講好一個故事必須要具備五方面要素。
第一,人物。一個好故事是以人物為核心,貫穿在整個故事發展過程,講故事的人就要不停地換位思考,要把人物變得立體。
第二,情節。故事不是白開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個好故事應該要有層次、有發展、有起伏、有高潮。
第三,情感。一個好故事應該是以“情”動人,講述情感引發受眾共鳴。
第四,知識。健康故事傳播者務必要清楚,故事需要包裹著科學,講故事的最終目的是要讓知識變成常識、事實變成共識。
第五,說服。運用好的故事、充分的細節,引領受眾緊緊圍繞在科學的邏輯框架內,讓受眾堅信正確的,放棄錯誤的。
控制焦慮,最好的方法是做好準備,把要講述的內容裝進腦子里,同時盡可能鼓舞士氣,學會轉移一下注意力。
題目選擇,要適合自己、適合受眾、適合特定的場合。
充分準備,從框架到細節,故事要全副武裝。從題目到中心句(標題金句),重點圍繞內容反復雕砌、認真提煉、不停打磨,讓其變成受眾瑯瑯上口、易于誦記,甚至終生難忘的口頭禪。
化繁為簡,使用支撐材料、視覺輔助和演示技術,充分利用團隊力量讓名為“科學”的空氣,充分滲透在人民一呼一吸的生命之間,只有這樣才能讓健康傳播的“江山”永駐。
高質量的傳播內容始終是媒體的根本立足點和核心競爭力。
處在全媒體時代,傳播內容必須創新,要在信息領域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就要求傳播者具備全媒體視角,借助移動互聯網思維,打破內容形態界限,圍繞互聯網進行內容的生產、傳播、關聯,真正形成圍繞5G全媒體形態下的內容創新、生產能力。
首先建設口徑庫尤其重要。5G信息傳播速度很快,發言人臨時抱佛腳提供的應答口徑已不能滿足受眾需求。口徑庫,就是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預測和評估,把公眾、媒體將會提到的問題事前做好答案。
道德制高點、情感共鳴處、邏輯嚴密性。

同時整個傳播團隊要部門協作、集思廣益貫徹“四步工作法”,業務部門起草、法務專家修改、傳播專家潤色、主要領導簽發。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
迎接5G全媒體時代挑戰,既是變革中媒體加快轉型的應有之義,又是各級衛生健康部門提升媒介素養、提高媒體治理能力的應盡職責,這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著重要意義。
面對已經到來的5G時代,我們要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守正創新,推動媒體融合,應勢而上、主動作為,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迎接全媒體時代的挑戰,做好衛生健康全行業的公眾形象傳播和聲譽管理工作。
(文章來源:健康傳播)
(責任編輯: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