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婷
學校是為國家培養復合型、全能型人才的搖籃,學校的教育方式應伴隨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個性和綜合能力的發展。分層教學法有助于這個目標的達成。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學情,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并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實踐證明,分層教學法相對于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更容易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鼓勵,也有助于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得到快速提升。基于此,從不同角度詳細闡述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開展分層教學法,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教師的英語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現階段,一部分英語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時只關注學生的成績提升,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全班學生學習相同的內容,完成統一的教學目標,整節課上,教師不停地講解,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沒有充足的時間消化和應用知識。學校管理者也沒有組織各種先進教育思想的學習活動或培訓活動,整個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二)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有待轉變
每個學生都是花期不同的花朵,作為園丁,要耐心培育,一視同仁[1]。但一些初中英語教師并沒有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課堂上只提問口語能力較強、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忽略學習能力和語言天賦較弱的學生。這些學生長期處于被忽視的狀態,會形成自卑心理,不愿意參與集體教學活動,久而久之,也會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有待豐富
很多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應當以背單詞、做題為主,只有大量刷題才能掌握考試方向,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顯然,這樣的學習思維有很大的局限性。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比較單一。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初步具備自我意識,但在學習時仍舊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盲目模仿他人的學習方式,并未獲得較大提升,不知不覺中會產生挫敗感。再加上成績逐漸下滑,學生會產生自我懷疑,更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
(四)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待提升
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接受知識的主要因素。初中階段的學生若能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僅能在課堂上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余時間也會積極挖掘更多課外英語內容并展開思考,不斷拓寬視野,完善知識儲備。由于初中學生面臨中考的壓力,大部分家長和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導致學生認為只有成績才能說明一切,學生對待英語并沒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只是完成教師規定的學習任務,學習主動性也會受到影響。
(五)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有待加強
良好的師生互動有助于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希望受到他人的關注,得到教師的鼓勵。一些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只關注教學任務是否完成,并沒有與學生展開有效互動,在課堂上只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形式開展少量互動。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會產生緊張心理、排斥心理。教師沒有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互動教學,師生的互動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
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看似所有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但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無法跟上課堂進度,有些學生卻重復學習相同內容。而采用分層教學法之后,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層次性、階梯性的教學要求下開展自主學習,學生會更加配合教師,教師的教學熱情也得到有效提升,師生之間教學相長,課堂時間的利用率會達到最高,進而有效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2]。
(二)有效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生本理念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各種特點,用發展的目光看待學生。在分層教學理念下,教師應該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思維發散能力、學習能力,再結合教材內容、教學大綱,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積極合成新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產生的想法會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也會為學生搭建相對自由、開放的平臺,鼓勵學生描述想法,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三)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學習自信心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自信,課堂上會認真聽講,課后會積極學習;如果缺少自信心,不僅會影響課堂聽講狀態,還會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效率,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當學生收獲成就感和自信心之后,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例如,將分層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講解等結合,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英語,從而完善自身的英語知識儲備,樹立學習自信心。
(四)有效推進初中英語教學改革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發和實施為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指明方向。作為英語教師,首先應當意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其次,要認真學習國家推出的各類先進思想、教育理念,解讀其精神,并將其應用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分層教學法作為一種典型的新型教學方式,可讓教師重新審視英語教學改革方向,積極創新改革方法,更加關注學生的成長與成才[3]。教師會從備課環節、上課環節、作業設計環節、教學評價環節等多個角度入手,探究分層教學法的具體應用,促進英語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
(五)有效促進教師職業素養的提升
先進教育思想的落實需要教師的大力支持。新時代下,初中英語教師在使用分層教學法時,要關注自身職業素養和執教能力的同步提升,積極向學生宣傳新的學科思想和學習理念。教師應摒棄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采用分層教學法,使課堂教學均衡式發展,不斷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用有效、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彌補學生的短板,發揚學生的長處。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合理進行分層設計,使教師的執教能力得到提高。
三、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對全班學生進行合理分層
運用分層教學法的前提是將全班學生進行合理分層,教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首先,教師不能只以成績為唯一標準對學生進行分層。成績只是學生在某一階段的詞匯量、語言知識、語法知識和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不能直接體現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例如,口語表達能力并不能在成績中有所展現,只看成績進行分層有失偏頗。其次,教師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分層標準。通常情況下,教師會把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優等生、中等生和潛力生。優等生是指學習能力較強、基礎扎實的學生;中等生是指學習能力一般、缺少學習積極性、基礎一般的學生;潛力生是指學習能力、知識儲備、學習興趣都明顯較低的學生。教師只有科學把握分層標準,才能使分層更加合理。最后,教師要對全班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充分了解。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通過不同的渠道了解學生,最后將信息進行匯總和整理。如可通過面對面談話、課堂小測驗、日常小游戲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通常情況下,相對于其他方法來講,談話法和游戲法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形式開展各種競賽或頭腦風暴等活動,快速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完成一些選擇題、改錯題、翻譯題,檢驗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分層
將學生進行分層之后,教師要重視每個課程教學過程的分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會有所差異。教師要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例如,在為學生講解“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個單元時,教師首先要了解該單元的教學主題“回憶假期內容”,語法知識是一般過去時,學生還要掌握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寫法以及問答語句的構建。在了解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三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形式。針對優等生,教師可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并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問題,綜合本單元的所有信息,嘗試寫一篇生活日記,要求使用本單元所學習到的詞匯知識、語法知識,從而提高該層次學生的綜合能力。針對中等生,教師要鼓勵學生反復研讀教材內容,對于難以理解的地方,教師要及時進行輔導或點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夯實學生的記憶效果。對于潛力生,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通過游戲、提問形式,使該層次的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從而自發地參與教學活動,鍛煉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對課后作業進行合理分層
“雙減”政策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好、學足、學充分,教師要合理設計課后作業,體現趣味性、開放性、探究性、拓展性等特點。在使用分層教學法時,初中英語教師要結合“雙減”政策的相關要求,重視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教師可根據每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表現情況,設計具有綜合性的課后作業,讓學生獲得完整的學習體驗,并借助作業達到知識技能的雙重提升[4]。對于課后作業的分層,教師可設計基礎性作業、提高性作業和開放性作業三種類型的作業,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基礎性作業是針對潛力生設計的,旨在幫助該層學生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提高性作業是針對中等生設計的,旨在幫助該層學生繼續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在“最近發展區”中不斷獲得提升。開放性作業是針對優等生設計的,旨在幫助該層學生發散思維,強化實踐能力和拓展能力。例如,在為學生講解“Water pollution”的相關內容時,經過課堂上的學習,每個學生都會對教材中水污染的知識有一定了解,教師可以設計以下課后作業。基礎性作業:學生要根據教材知識學會用自己的話介紹水污染,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水污染會對人類生活和生產以及環境產生哪些影響;提高性作業:學生根據文章內容自主創編對話,要求用到本單元所學習的詞匯知識和語法知識;開放性作業:學生在課余時間繼續查詢與水污染相關的各類資料,對水污染的形成、影響以及如何降低水污染進行全面了解,并寫一篇關于水污染的調查報告。
(四)對教學評價進行合理分層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系統全面的評價能夠對學生產生激勵和引導作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評價,既可以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說,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不斷進步的催化劑。在使用分層教學法時,教師要重視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通過設計不同的評價標準,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持續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注入更多動力。對于潛力生,教師的評價應當以鼓勵和幫助其樹立信心為主。雖然潛力生的英語知識儲備比較薄弱,但并不代表其一無是處,教師要發掘其閃光點,通過口頭表揚、班級表揚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找到自信。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的評價應當以樹立目標為主,使學生了解學習的意義,在評價中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將教學評價與制訂目標相結合,更能提高中等層次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對于優等生,教師的評價要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為主。例如,讓學生尋找更多優秀的學習方法,分享學習經驗,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的能力拓展。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越來越重要,初中英語教師要善于自我反思、自我總結,摒棄不科學、不合理的教育理念,積極發揮分層教學法的優勢,既關注學生成績的提升,又關注學生能力的進步。只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張秀娟.芻議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試題與研究,2023(5):85-87.
[2]柯燕紅.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3(2):112-116.
[3]門艷陽.以分層教學法為基礎的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探索[J].讀寫算,2022(12):90-92.
[4]劉慧.新課程標準下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校園英語,2022(10):100-102.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上良中學)
編輯: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