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翊 劉睿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提“高質量發展”,指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我們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必由之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戰略基點”,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最終目的”。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要以這幾個方面為著力點,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實現經濟良好發展,突破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科技力量至關重要。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關鍵時期,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誰能前瞻謀劃、科學部署,誰就可能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只有著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才能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我省具有雄厚的科研基礎和人才優勢,破解振興發展難題就要把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上。特別是我省獲批成為全國第11個、東北地區首個創新型省份后,應該以此作為發展的著力點,努力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模式。要著力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搶占國際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實現自主可控,努力擺脫關鍵核心技術被別人“卡脖子”的情況。加快構建省內龍頭企業牽引、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推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圍繞產業鏈部署人才鏈,打造引才聚才“強磁場”,以產業吸引人才,以人才促進振興。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創新文化的培養和建設,健全激勵機制。加大對基礎性和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勵,為省內創新人才盡顯才華營造更好的氛圍和環境。堅持以解決問題、提高質量為導向,重應用、重效益,打造科技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樣板。
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部署。只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對外開放向更高水平邁進,健全完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高標準統籌市場體系建設,在重點領域改革上繼續深入并有所突破,才能進一步夯實經濟發展的根基,為發展提供更為穩定和安全的環境,使我國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中提高自身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勝利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當前,我省正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大重點領域投資力度,常態化、專班化、機制化引企業、聚資源、落項目。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穩固好經濟發展的根基,為建設現代化新吉林提供更為穩定和安全的環境。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把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作為未來我省發展的動力和引擎,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打造現代新型汽車和零部件、農產品生產及農產品和食品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閑生態旅游3個萬億級大產業以及能源電力、醫藥健康、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若干千億級規模產業,著力培育打造一批千億級百億級企業,在產業發展新格局中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推動我省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三、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設現代化強國必須建設農業強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了戰略部署。當前加快農業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也是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的囑托,率先啟動建設東北平原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實施農業現代化“十大工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未來要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著力建設農業強省,不斷挖掘更多農業發展新領域,著力打造更多擁有本土特色、擁有社會認可度和綜合競爭力的“吉林農業名片”。要繼續優化省內村鎮總體布局,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持續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不斷發展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通過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建設美麗吉林、美麗鄉村。將科技和改革作為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加大農業科技資金投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對農村規模經營適當給予鼓勵和政策支持,使農業整體發展更具活力。全力推進我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實施,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多產糧、產好糧,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實現農業現代作出吉林貢獻。
四、努力實現人民幸福安康
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們黨矢志不移的奮斗目標,也是當前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繼續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標,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高質量發展和增進民生福祉緊密結合,增強將發展成果轉化為群眾高品質生活的能力,讓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得到顯著增強。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處理機制。扎實辦好民生實事,以我省公布2023年重點實施的50項民生實事為主要抓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真正做到就業更加充分更有質量,教育更加公平更為優質,醫療服務更為發達更有保障,養老服務更為完善更有溫度,困難群體得到更好幫扶。
(作者:王維翊,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兼資政研究部)主任、教授;劉睿,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助教)
責任編輯 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