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藝
云貴高原南麓,廣西西北部,距離首府南寧約4個小時車程的一座縣城,長久以來曾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這就是廣西河池南丹縣,
南丹縣氣候獨特,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清水秀,洞奇多姿,民俗古樸。無論是奔著這里的人文風情亦或是自然景觀而來,南丹從不讓人失望。
探尋白褲瑤
南丹縣的民俗文化歷史悠久,有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特有的民族文化傳承。此地聚集的瑤族男性服飾的褲子為白色,故而這里的瑤族又被稱為白褲瑤,而南丹縣也有著“中國白褲瑤之鄉”的美譽。
白褲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完整的一個民族,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著很多古老的習俗。作為山地民族,居于山間,地少石多,但勤勞勇敢的白褲瑤人從不畏懼艱難險阻,在并不豐饒的土地上,努力尋找著生養自己的生產方式。
在歌婭思谷·中國白褲瑤民俗文化園,便可一覽南丹白褲瑤的風情。歌婭思谷距南丹縣城約17公里,距里湖瑤族鄉8公里,是南丹白褲瑤民俗文化的核心景點。“歌”為地名,“婭思谷”在瑤族語中則譯為漂亮的白褲瑤姑娘,所以歌婭思谷有著“有漂亮的白褲瑤姑娘的地方”的含義。
歌婭思谷景區的建筑給人一種久遠的感覺,盡量還原出原始淳樸感。整體按“一點、一線、九個區”建設,即一點:洞天古韻——白褲瑤民族文化展演基地;一線:地下大峽谷——巖溶地質博物館;九區則是結合了精品酒店、餐飲服務、農耕體驗、民俗工藝展示、民族餐飲服務、農耕體驗、民俗工藝展示、民族體育競技、細話歌園、生態養殖、戲水、農特綜合開發區等。踏上這里的那刻便能感受到濃郁的民族風情,享受最原始的浪漫。而作為歌婭思谷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瑤望天下景區中的民俗旅游活動更是進一步將白褲瑤神秘的銅鼓文化、服飾文化、歌謠文化等一一展現,是最集中可以看到白褲瑤民俗文化生動傳承的地方。
南丹縣的瑤族服飾在廣西瑤族服裝中尤具特色。南丹瑤族男子便衣為藍黑色立領對襟衣,胸前兩側各繡一個雞仔花圖案;褲子則用白布做成,長度剛過膝蓋,褲腳用黑布鑲邊;南丹瑤族女性夏裝的上衣稱為“褂衣”,為前后兩塊方布縫合而成——前為純色黑布,后則用染、繡手法做成各種圖案,下身著藍色及膝的百褶裙。換上當地的民族服飾,穿梭在民俗氣息十足的建筑中,跟當地人一起跳著舞,學學當地方言,是融入其中的不錯選擇。
煉“丹”勝地
南丹縣和貴州荔波縣相鄰,山色也極為相似,高山連綿起伏,溶洞和河流眾多,形態萬千的丹爐山最有代表性。丹爐山古城遺址主要組成部分有:3道石城門、3個山頂、1座赤水宮、7塊碑刻分布其中,碑文達3000多字。
在這絕美的山間,有一條玻璃棧道,這是目前廣西垂直高度第一,中國國內單體最長的玻璃棧道。無論在踏上橋面前做了多少的心理準備,但在真正站上去的那一瞬間,可能還是免不了要對這離地面垂直高度達180米的透明平臺產生一絲恐懼。走在玻璃棧道上,是對膽量的考驗,也是從另一個角度感受丹爐山的絕佳方式。透明的棧道將整個人承托著,將人置于景中,丹爐山景區和其周遭的景色盡收眼底,給人一種猶如懸在空中的觀景體驗。
穿過玻璃棧道,拾級而上,一路攀登至頂峰時,不同的角度又帶來了丹爐山的另一種觀景體驗。朵朵白云仿佛觸手可及,潺潺流水、蔥蔥山巒盡收眼底......山的綠,云的白,偶有飛鳥從頭頂略過,如一幅精心描繪的山水水墨畫。山間的云好似迎賓使者一般,在山體間隨風擺出各種隨性的形狀,自由隨性的環境讓人似乎一下把平日里背負的壓力、煩惱頃刻間丟到九霄云外,沉浸在這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的景色中。
劉禹錫的《陋室銘》里曾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丹爐山的歷史為這如仙境般的景色加上了一抹傳奇的色彩。
俊秀奇特的丹爐山里,有保存完整的明代萬歷年間那地州土司在丹爐山修道煉丹的遺址,這是中國國內目前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煉丹遺址。古人煉丹所求,基本都與長生不老、強身健體等相關,因此,對于煉丹之地的選址,也容不得半點含糊。丹爐山間綠樹成蔭,水源不竭,可謂是煉丹的上佳選址。
內外丹爐遺址分別置于丹爐山的天香頂和金華頂之上。金華頂海拔752米,是觀陽仙子煉制外丹,追求健康長壽的區域,目前頂上仍保存有世界唯一的明代煉丹爐灶、煉丹鼎。由47塊弧形石砌成的環形爐壁,爐內有盛放丹鼎的圓盤石。煉丹爐灶前設有須彌座祭壇,是祭天神壇。丹房西南角下方有一塊自然平石,中間刻有五行棋盤。這副棋盤也是保存完整的明代石刻棋盤之一。這里還保存著九進制的道家宮殿,可以用到9這個數字,足以說明當時這個地方的地位之高。
踏上這歷經幾百年的古道,站在這時而云霧繚繞,時而明媚燦爛的山間,看著山脈起伏蜿蜒和古人留下的遺址,觸摸著這些飽受風雨洗禮的古石磚,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會感受到不同的力量。
品“醉”南丹
民俗、美景先行,但若少了美食、美酒的加持,自然談不上“滿足”。
日常行進在南丹蜿蜒的山路上,時不時會遇上到處亂跑的瑤山雞、瑤山黑豬、黃牛,這是南丹有名的地方特產,由這些地方特產烹制的烤瑤雞、烤瑤鄉黑豬等特色美食,絕對是游玩間隙聊慰“饞蟲”的最好選擇。
而南丹的酒和酒文化也是久負盛名,優質的水土,醞釀出了品質極高的酒藏。其中,以丹泉酒最為出名。若想一品美酒或是一探釀酒文化,“洞天酒海”是最好的去處,丹泉洞天酒海景區位于廣西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中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廣西丹泉酒廠內,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大規模的藏酒洞。在這里不僅可以品嘗到香醇的美酒,更可以看到釀酒的過程,了解酒文化的故事。
這座融合喀斯特地形與酒文化的天然藏酒博物館中,處處散發著迷人酒香。藏酒洞內常年溫度在16°C~17°C,濕度保持在80%~95%,是絕佳的保存美酒的溫濕度條件,也是盛夏避暑的良地。巨大的溶洞內可存放約5萬噸的美酒,而絕佳的保存條件也讓洞內空氣中的酒精不易擴散,綿綿的酒香揮之不去。讓整個溶洞內處處飄滿酒香,人走到一半,就聞醉了,如同一個大型的“洞穴酒吧”。
走到洞穴后方的品酒處,優良的泉水釀造的丹泉酒品嘗起來格外醇厚。聽著地下河的潺潺水聲,品著手中的一杯香醇小酒,讓人“沉醉不知歸路”…… (除特別標注外,本文圖源:中共南丹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