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時代價值與現實進路

2023-06-20 14:28:30汪金英趙建華
關鍵詞:美麗中國

汪金英 趙建華

摘 要: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是促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切入點,也是實現美麗中國偉大目標的統一要求。公眾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力量,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對于提升公眾生態審美境界、社會生態審美水位,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意義重大。因此,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健全生態審美觀培塑的長效機制,以審美實踐建構生態審美共同體,營造“以文化人”生態審美氛圍,提升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實效性。

關鍵詞:美麗中國;生態審美觀;公眾

中圖分類號:B8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101(2023)02-0001-06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毛澤東鄧小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2572021DF08);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三個轉化”問題研究(SJGSY2020031);東北林業大學博士研究生自主創新項目:中國精神的發展形態及當代價值研究(2572022AW72)

作者簡介:汪金英(1973-),女,遼寧開原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生態文明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Abstract: Cultivating public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a strategic entry point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China and a unified requirement for achieving the great goal of a beautiful China.The public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and cultivating public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public's ecological aesthetic realm,social ecological aesthetic level,and realizing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ideal of a beautiful China.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firmly establish Marxist ecological aesthetics,improv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cultivation,construct an ecological aesthetic community with aesthetic practice,create an ecological aesthetic atmosphere of “cultural people”,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ecological aesthetics cultivation.

Key words:beautiful China; ecological aesthetics; The public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1]建設美麗中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而公眾作為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主體,其生態審美觀直接關系美麗中國建設的進程和成效。面對工具理性泛濫與價值理性的缺失,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以重塑生態審美本性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首要任務之一。政府與社會要借助多元培塑媒介,促使公眾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將生態原則貫徹到日常審美活動中,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詩意棲居的美好境界。因此,深入闡釋生態審美觀的重要內涵,在探討生態審美觀之于公眾、社會、國家時代價值基礎上,提出公眾生態審美觀培塑的科學路徑是當前學術界較為關心的課題。

一、公眾生態審美觀的基本內涵

生態審美觀是嶄新而科學的先進理念,而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然與應然的統一要求。厘清生態審美觀的相關概念與主要內容,是認識其時代價值、探究其現實進路,提升其實效性、現實性的理論基礎,至關重要。

(一)公眾生態審美觀的相關概念

生態審美觀是生態美學價值理念在審美觀上的確立,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審美視角審視人與自然關系的總體看法與觀點。生態審美觀發端于20世紀70年代。資本的迅速擴張,加速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矛盾,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使得部分學者開始反思生態審美之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馬克思、恩格斯作為人類精神導師、偉大的思想家,“對自然、社會和人類實踐 3 種關系內涵及本質的深刻把握,體現了無比深邃的生態審美觀,完全可以成為我們今天構建生態審美觀的理論指導與重要資源”[2]。“生態審美觀的核心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一方面突破了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學觀點,同時也突破了‘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力主人與自然的和諧平等、普遍共生。”[3]換言之,生態審美觀要求人們的審美活動不能局限于感官享受,片面強調或過度關注觀賞層面的意義,還應包括對生態系統的現實關照。這種生態審美觀要求人們秉持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在審美實踐中秉持生態原則,自覺維護自然界永續發展、良性循環。公眾是公共生活的主體,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主體。公眾生態審美觀,是指通過一系列有計劃、有組織的生態審美教育,使公眾的生態審美能力有所提升,能夠自由地發現、自覺地探尋生態之美,自在地感受和享受生態之美,并且自主地參與到生態文明實踐中,投身于美麗中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公眾形成生態審美觀離不開系統的教育,政府與社會要逐步把生態審美觀貫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個體的生態審美觀逐步樹立轉化為群體的審美素養全面提升。公眾生態審美觀的培塑,離不開政府和社會的宣傳教育。政府與社會要逐步把生態審美觀貫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多元媒介加強生態審美內涵傳播,普及美麗中國建設時代性、重要性,使公眾清晰認識自身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建設美麗中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公眾生態審美觀的主要內容

培塑生態審美觀是生態美育的實然要求,而“美育的意涵簡略概括為審美發現、美感體驗、精神升華”[4],因此可將公眾生態審美觀的主要內容簡略概括為生態審美發現、生態審美體驗與審美精神升華。

1.生態審美發現。人在發現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構造屬于自己的歷史。工業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迅速擴張,但隨之而來的是生態環境每況愈下。而當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達到一個臨界點時必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面對大自然敲響的警鐘,人類開始深刻反思自身行為,逐步發現除了理性、社會性、構造性等本性之外,還具有生態審美本性。“人的生態審美本性的表現就是人對自然萬物蓬勃生命力的一種審美的經驗。其內涵包含人對自然的本源的親和性、人與自然須臾不分的共生性、人對自然生命律動的感受性以及人在改造自然中與對象的交融性等等。”[5]但是長期以來,人類中心主義、實用主義、工具理性等價值觀的泛濫,致使人類生態審美本性被掩藏。馬克思認為:“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 [6]163人之所以能夠以審美本性發現自然之美,把大自然的規律視為美的規律,以這種美的規律進行豐富的構造活動,是因為人的活動從根本上區別于動物的本能活動,人的意識是一種有意識的類存在,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展開審美活動。馬克思關于人的生態審美本性的相關論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站在人的立場上維護主體的審美實踐活動,以生態審美本性構造生態審美理念。而在新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及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公眾發現自身生態審美本性,將尊重自身價值與尊重自然規律統一起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2.生態審美體驗。相較于動物,人對生命的體驗主要有現實體驗、反思體驗、未來體驗。人在現實中生活,在生活中反思自身行為,轉而探尋生命的意義,對未來寄予無限美好。生態審美體驗是生命體驗的一種,是一種高級的體驗形式。“生態審美體驗視和諧性為人的根本生存方式,視愛意生存為人類文明的生存結構,并強調人應該在自身與自然的雙重解放中走向人的生態性生存。”[7]也就是說,生態審美體驗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指導,強調在大自然的空間結構中追尋人的生命自由與和諧,是一種美美與共的體驗形式。人能夠按照自己的目的、計劃、觀念等對客體施加影響,以滿足自身需要。但是,人的生產活動不是漫無目的的行為,而是在深刻認識人與自然、社會乃至自身的關系上所采取的生態審美活動方式。這種生態審美活動方式使得人依賴自然,時刻不能離開自然,逐漸發展為人與自然的良性循環、協調發展。同時,生態審美體驗是一種愛的體驗。這種愛的體驗是對大自然多種多樣生命的熱愛,承認生命存在的權利,把生命的存在視為大自然中最美的存在,把感受生命的韻律視為生態審美體驗的最高境界。生態審美體驗強調愛的體驗,實則是在促使人以這種對大自然的愛意達成一種“自然界的真正復活”[6]187。這種真正的復活,是指人類處在自然界中的一環,主動肩負起關愛自然及其所有生命的偉大使命。在生態審美氛圍中,對生命的愛與欣賞自然的美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割。對生命的熱愛激發了人類保護自然以及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的激情、熱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又使生命的旋律更加動人。

3.審美精神升華。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在初級階段的目標是使公眾在大自然中能夠判斷、發現、感知人性美、自然美,建立自我獨有的生態審美經驗,提升對自然美的感知力。此外,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還能彌補傳統美育不能觸及的地方,使公眾以一種超乎傳統的審美模式獲得更為廣泛、包容、開放的審美時空,從而徜徉于生態審美的愉悅中。可是生態審美發現、生態審美體驗所帶來的對大自然的感知、愉悅心情的生發,畢竟沒有達到最高的境界。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所要達到的便是人的審美精神的升華,這是由必然轉化為自由的過程,是審美自由的獲取,更是審美本性的完美,也是人類終身奮斗所要獲取的理想審美境界。審美精神升華促成了人與自然真正的和解,是人在審美實踐過程中獲得一種生態審美化的解放意識。馬克思認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種關系回歸于人自身”[6]46。生態審美化的解放才是人的本質的解放,人超越工具理性和利益驅動,在生態審美體驗中感知生命的真諦,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才能真正體會解放的深義。生態審美化的解放必然帶來對自然的解放,人在實踐過程中以審美化的形式對待自然,最終使得人的審美精神得到充分升華。這樣審美精神升華的人,在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都是自由的,以審美精神善待自然,自覺地發現自然之美、人性之美,自主地體驗和諧之美、韻律之美。

二、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時代價值

生態審美觀蘊含豐富的育人價值,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不僅是提升公眾生態審美境界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必由之路。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時代價值突出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普遍提升公眾生態審美境界

當前,我國在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基礎上,邁入了生態文明新時代。然而,工業文明“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不僅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更是導致全球范圍內公民產生生態精神危機的罪魁禍首。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就是將公民精神世界中原本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轉化為人與自然平等共處、和諧共生的先進理念。人類為了短期利益破壞自然的行為是難以持續的,破壞達到一定程度必將遭受自然的報復。人類只有與大自然交織交融、相互依存、和諧共生才能永續發展。人與自然精神融合的過程之美是永恒的,“因為在這一過程中,人超越了單純的物質生存境地,獲得了高級的精神自由與快樂。與自然和諧的人類生存理想,將引導人們頑強地追求天、地 、人的合一,走向詩意生存”[8]。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就是使公眾從最初的為了物質利益而無止境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轉變為敬畏自然、呵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達到詩意生存、美美與共的美好境界。

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公眾的生態審美境界,而且能夠幫助公眾站在大自然的角度思考問題,最終養成生態人格、成為生態公民。生態審美境界促成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的平等交流,這種平等交流使得人們將自然界視為賦予自身生命、德行的重要場所,以及實現生命最高價值的唯一家園。提升公眾生態審美境界,有利于使公眾深刻認識到自然不僅是為人類提供物質利益的對象,更是一個在精神上與人類相互依存、相依相生、互惠互利的統一整體。這種審美境界超越了工具理性的狹隘理念,促使人與自然互惠互利、和諧共處,在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境界中感受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自由與幸福。

(二)有效提升社會生態審美水位

審美活動凝結的社會文化價值外化后也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正如馬克思指出的:“人構造環境,同樣環境也構造人。”[6]545社會生態審美水位指的是人們對于環境生態美的認知、欣賞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人們在理解、體驗和欣賞自然環境美和生態系統美等方面具有的水平。面對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人們需要不斷提高自然環境重視度,逐步提升社會生態審美水位。政府與社會要通過各種方式,如科學普及、文化交流等提高公眾的生態文明素養,推動社會整體生態文明建設。

審美價值不單對個體產生影響,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審美水位、精神面貌的側面體現。然而,在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等社會思潮的沖擊下,人們將外觀視為美的存在,最終導致審美逐漸異化。這種審美帶來的僅僅是感官刺激,缺乏相應的審美水位。而且,總會有人自私地以合乎自身審美的方式對自然加以改造,這雖一定程度上符合部分人的審美需求,但卻使得很多動植物的棲息地被摧毀,原本美麗的自然風光因為人類破壞而荒蕪或者變得丑陋。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正是要解決審美的這種淺層化、膚淺化問題,使公眾了解自然審美深層意涵,反思自身審美行為,樹立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進而有效提升生態審美水位,以合乎自然規律的方式改造自然。而社會生態審美水位的提升,必然也會引起人們審美文化立場的改變,促使人們用心賞美、護美、造美,形成生態審美責任意識。

此外,社會生態審美水位得到有效提升,還可促進奉獻精神、公益精神的生成,幫助人們更好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公眾不僅是美麗環境的享受者,更是美麗環境的建設者與促進者。公眾應不斷提升生態審美水位,將建設美好家園視為自身的應然使命,以一種緊迫感、責任感維護美麗社會、建設美麗中國。

(三)助推美麗中國建設目標順利實現

習近平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9]建設美麗中國是黨中央以一種責任感、使命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面對一系列生態問題嚴峻挑戰作出的深入分析與解答。新時代,為更好地維護生態平衡、推動環保事業發展,最終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政府與社會需要不斷提升公眾生態審美水位,統一社會與公眾審美理念。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正是對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積極響應。公眾對美麗中國的認識程度、參與水平是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能否實現的決定因素,只有人人參與才能形成人人都是美麗環境建設者、人人都是美麗環境享有者的美好局面。

生態審美觀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與時俱進,是先進思想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一方面,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必由之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必須以科學的思想引領,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環境需要。另一方面,在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過程中要加深對美麗中國的情感聯系,增進對建設美麗中國的自豪感、尊嚴感、榮譽感、歸屬感。美麗中國不僅強調傳統意義上的家園美、居住環境美,更加注重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持續發展,其目標是構建天人合一、詩意棲居、美美與共的人文環境。

三、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現實進路

美麗中國建設是一項關乎民生的重大歷史工程,需要全體公眾協同參與建設、共同奮斗。因此,探尋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現實進路,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

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若想取得實效,關鍵在于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馬克思指出:“憂心忡忡的、貧窮的人對最美麗的景色都沒有什么感覺;經營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獨特性;他沒有礦物學的感覺。因此一方面為了使人的感覺成為人的,另一方面為了構造同人的本質和自然界的本質的全部豐富性相適應的人的感覺,無論從理論方面還是從實踐方面來說人的本質的對象化都是必要的。”[6]192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注重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平衡。同時,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還強調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重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征。

在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中,樹立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思想引領:一要強化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教育,使公眾懂得生態審美觀對于保護自然、促進社會和諧以及使人得到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二要引導公眾遵從美的規律來構造美,積極維護大自然合規律的存在,尊重規律、順從規律,在尊重自然規律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建設美麗中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三是要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融入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城市規劃需要綜合考慮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和人居環境的和諧共濟,注重實現城市與自然的有機結合,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最后要對公眾加強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念引導。多渠道開展環保知識普及、低碳生活宣傳活動,引導群眾養成崇尚自然、珍視生命、關注環保和綠色發展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二)健全生態審美觀培塑的長效機制

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是一個系統過程,需要社會全員參與構成合力,構建多元一體生態審美觀培塑的長效機制,增強生態審美觀培塑的實效性。健全生態審美觀培塑的長效機制,可以提高制度保障,更好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發揮黨組織對培塑生態審美觀的示范引領作用。作為具有鮮明政治取向的生態審美觀培塑活動,必然要求矢志不渝地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高校、企業、社區以及各地方基層黨組織必須履行培塑生態審美觀的主體責任,將其作為常態化工作嚴抓嚴管、狠抓落實,推動生態審美觀培塑活動入腦入心。其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生態審美觀培塑活動。新時代,我國對公眾生態審美觀培塑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態審美觀培塑主體部門要引導公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樹立正確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理念,成為擔當美麗中國建設的生態新人。再次,加大生態審美教育力度。生態審美觀培塑主體部門要加強綠色理念和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引導公眾養成環保習慣和生態意識,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還要廣泛開展環保宣傳和文化創意活動,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生態審美水平,為生態文明發展夯實社會基礎。最后,設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獎勵機制。生態審美觀培塑主體部門要建立獎勵機制,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的精神和物質激勵。

(三)以審美實踐建構生態審美共同體

建構生態審美共同體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條新途徑。生態審美共同體是指具有共同審美實踐和審美經驗的群體,其通過感受和認知生態環境,分享和傳遞美的體驗與價值觀念,共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本質上講,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建構生態審美共同體的過程。從審美實踐角度來說,生態審美共同體也可以說是審美實踐共同體。以審美實踐建構生態審美共同體,要求生態審美觀培塑主體部門通過宣傳教育使廣大旁觀者主動參與美麗中國建設,引導他們在發現自然美和人性美、體驗和諧美和生命美的過程中達成審美精神升華。一方面,將自然融入審美實踐共同體。大自然是公眾開展審美實踐的源泉,在開展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活動中,充滿活力和構造力的大自然能夠極大地引發公眾參與審美實踐的興趣。要積極引導公眾對大自然產生敬畏之情,達成一種人與自然合二為一的美好境界,在審美實踐中尋覓自然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打造培塑生態審美觀的志愿服務團隊融入審美實踐共同體。志愿服務團隊可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審美實踐活動,幫助公眾樹立愛美、護美、造美的生態審美理念,在參與審美實踐過程中增強對審美的感知力、構造力,培塑公眾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此外,還可以在公眾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時開展“體驗-感悟”式的生態審美活動,在公眾體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反思自身行為是否符合自然規律,誘發公眾憐憫自然、感恩自然,從而使生態審美觀真正入公眾之心。

(四)營造“以文化人”生態審美氛圍

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10]培塑公眾良好的生態審美觀離不開包容、開放、和諧的生態文化環境。良好的生態文化環境是培塑公眾生態審美觀的基礎和條件,為公眾形成正確生態審美價值觀提供助力。鑒于此,要從社會文化傳導、學校文化滲透、家庭文化浸潤3個方面著力營造“以文化人”生態審美氛圍。首先,社會文化傳導要以美麗中國建設為抓手,在全社會弘揚馬克思主義生態審美觀,使之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并逐步成為社會公眾的共同價值追求。社會在塑造良好生態審美氛圍的同時,要以積極正面的輿論引導公眾,打造崇真向善盡美的文化“生態圈”。其次,學校文化滲透要在立德樹人過程中彰顯自身價值,以培塑具備生態審美觀的時代新人為價值訴求。學校應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生態審美教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活動中,將生態審美文化滲透到學校方方面面,引領學生傳承生態審美文化,弘揚生態審美精神。最后,家庭文化浸潤要以構建良好的家教家風為內在精神,把家庭文化作為培塑孩子生態審美觀的基礎文化。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以勞育人”“以美化人”,引導孩子自覺參與美麗中國建設,并在美麗中國建設實踐中發現自然美、體驗自然美,使自身靈魂得到渲染,審美精神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22-10-17(02).

[2] 李西建.馬克思生態審美觀的理論意蘊與啟示[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0(5):33-40.

[3] 曾繁仁.馬克思、恩格斯與生態審美觀[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5):62-69.

[4] 顧平.審美發現、美感體驗與精神升華:美育意涵的正解[J].上海文化,2022(8):111-121.

[5] 曾繁仁.發現人的生態審美本性與新的生態審美觀建設[J].社會科學輯刊,2008(6):160-164.

[6]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7] 蓋光.論生態審美體驗[J].學術研究,2007(3):116-120+160.

[8] 丁永祥.生態美育與人類“詩意生存”[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213-215.

[9]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1.

[10]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38.

[責任編輯:吳曉紅]

猜你喜歡
美麗中國
主流報紙的科技傳播品質應當保證
科技傳播(2016年22期)2017-03-01 13:21:45
中西方生態問題對比視角下的美麗中國建設
范疇越級翻譯策略在紀錄片字幕翻譯中的應用
美麗鄉村建設中的農村經濟“新形態”研究
人民論壇(2016年14期)2016-06-21 10:36:12
美麗中國:中國夢的鄉土美學維度
超主位的標記性研究
“美麗中國”不再遙遠
民生周刊(2016年3期)2016-03-11 17:26: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在线播放国产99re|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二三区|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黄色成年视频| 亚洲床戏一区|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精品福利国产|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91精品国产福利| 色天天综合|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麻豆a级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午夜综合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成人77777|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激情乱人伦|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综合18p| 欧美色99|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丝袜国产一区| 天天色天天综合| 色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国产在线八区|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国产啪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在线一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毛片视频网址|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在线日本| 日韩av手机在线|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