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兆慧
摘要:當前我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隨之新農村建設速度也越來越快,農村集體資產的規模不斷壯大。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實現農村集體資產增長的必經之路,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也是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前提,其管理水平高低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速度。文章通過優化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為基礎,分析了當前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提出農村集體資金非現金結算、清廉村居與財務公開相結合等創新性研究對策。以期通過文章研究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理論水平,促進當下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創新性策略
一、引言
當前我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隨之新農村建設速度也越來越快,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是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大前提,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因此,在當前新農村經濟建設中,要確保農村集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必須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配備專業的會計人員,實現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創新,加快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才能全面振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意義
(一)全面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助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農村集體資產包括村集體的資產和各農村的資產,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是對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使用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為農村集體資產更好地助推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基礎條件。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才能使農村集體資產不斷壯大,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因此,當前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只有全面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水平,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創新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助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二)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提高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水平
農村資產財務管理是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和強化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有利于加快農村經濟建設的步伐。在當前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大背景下,農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得到保障,而良好的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能夠維護農民的利益,也符合國家扶持政策和指導方針。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水平,通過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妥善解決農民關心的問題,對提高農村集體經營管理水平有積極助推作用,對助推農村民主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作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核心工作地位的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當中能夠確保各項資金的有效使用,也有效保障資金的安全性,賬務公開能夠強化資金、資產使用及管理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水平。通過對財務指標的分析,農民可以清楚了解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運營和收益等情況,財務公開也規范了農村財務人員的行為,確保各項資金合理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不斷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四)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為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保駕護航
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水平,可以有效遏制農村村干部和會計人員的違法行為,促使會計人員遵守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規范,強化業務素養,提升業務能力,遵紀守法,不斷提升自己,同時也讓村干部以身作則,奉公守法,堅持原則,秉公辦事。確保會計人員完成各項財務管理工作,對村集體負責,對村民負責,實現為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保駕護航。
三、當前我國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現狀
(一)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不規范
當前農村財務管理經常存在會計賬務處理不規范現象,收入、支出未按照權責發生制進行記賬,當年發生的收支在以后年度進行記賬,有時也存在收入在很長時間內不下賬的現象發生,產生較大的資金損失風險。在現金管理方面,農村會計人員往往因為素質不高,專業不強等原因,經常會出現坐收坐支的現象,沒有嚴格按照現金管理條例的規定對現金進行管理。大多數地方農村賬務由會計記賬并管理,因檔案管理不到位造成缺失毀損的現象時有發生,雖然有些地方鄉鎮經管站進行檔案代管,有時也會因人員少,管理不到位等造成出借賬務未歸還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檔案不完整的問題發生。農村會計人員比較緊張,往往不設置出納,由一人兼任,再加上人員素質較低,會出現挪用或侵吞資金的現象發生,造成農村集體資產的損失。
(二)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不完善
農村集體資產范圍較為廣泛,類型也多,包括歸村集體成員所有的資源、非資源型的各類資產。針對如此龐大的資產進行管理,需要有嚴格的制度進行管理和約束,否則會產生較大損失風險。當前農村建設項目較多,長期投資、在建工程項目投資是當前農村集體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投資項目,健全的項目管理制度有效推動項目的順利開展,當下針對長期投資、在建工程方面的制度并不健全,項目長期投資的未來回報情況未知,不能最大化實現農村集體資產的價值。另外,當前對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方面的監管機制較為缺乏,專業會計的職能得不到較大的發揮,農村集體經濟活動的成果不能很好地展現,導致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較為混亂,阻礙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而且農村理財小組通常由村干部進行指定,也無法發揮財務監管的作用,再加上財務公開制度不健全,導致財務公開不及時、不全面、不真實等現象的發生。
(三)村級財務公開意識、公開力度不足
當前村干部對村級財務公開認識不足,存在消極應付的態度,通常搞形式主義走過場,不注重財務公開的效果和質量。村民對民主監督的認識不足,有些村民不了解也不懂得如何進行監督,不知道自身的權益,也不會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民主監督職能失去意義。另外,在當前財務公開方面存在公開不及時、內容不全面、形式化等問題,通常公開的內容局限于財務收支內容,相對簡單,財務公開的透明化失去意義。
(四)農村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和水平不足
由于農村條件較為落后,很難吸引年輕的高學歷會計專業性人才,客觀原因造成當前狀態下很難壯大當下農村財務管理人員隊伍。當前農村會計人員多數是年齡較大的老會計兼任,農村會計人員老齡化的現象比較普遍,他們對于現代新的會計知識也不愿意主動學習,沒有提升自我、充實自我、提升專業知識和素養的積極性,有時即便參加鄉鎮組織的會計培訓,也都流于形式,很難真正學習到新的財會知識來提升專業水平和專業素質,往往依靠以往積攢下來的經驗進行會計賬務處理,也不懂計算機和網絡等設備的應用,在推行現代化農村網絡支付、計算機記賬、網上審批和公開等方面有一定的阻力,這也勢必造成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水平的下降。
(五)監督體制不健全,民主和審計監督力度不足
民主監督和內部控制能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水平,也是當前農村集體資產監管的主要形式。實際上,農村民主監督小組往往由村干部指定,即便是通過競選方式產生,他們的思想意識往往集中在權利和地位上,他們財務相關專業知識水平不足,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不能有效發揮監督作用,民主監督小組的監督失去本身的意義。村民也缺乏民主監督的意識,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利益,由于村民沒有民主監督意識,不能把農村集體經濟活動當中已經發現的違法和不公平現象揭發出來。對于村集體重大財務事項必須通過村民大會進行表決通過做出民主決策,而實際當中很多村干部對財務民主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使農村集體資產使用沒能得到有效監督。另外,由于農村財務管理內容沒有及時公開,公開內容不全面、不具體等原因,無法有效開展監督。鄉級審計部門的監管力度不足,往往只注重審計業務的形式,不能深層次找出各個農村集體經濟活動當中存在的問題。
四、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創新性策略
筆者就當前我國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現狀進行分析,通過創新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模式,對財務管理制度體系進行完善來作為基礎保障,通過代理會計記賬方式來規范會計賬務處理,依托現在推行的“銀農直聯”系統實現農村集體資金的非現金結算保障資金安全性,提升信息化水平將財務系統與三資管理平臺記賬數據信息同步并實現財務信息在陽光村務監督平臺公開,強化民主監督力度,實現村級財務陽光化(見圖1所示)。
(一)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制度體系
財務管理制度是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可以規范人員行為,指導工作方向,還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構建農村財務管理制度體系,能有效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規范化水平。當下,正在進行的三資清理工作、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各個縣區制定了三資清理管理相關制度,這些都是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轉變村集體管理方式,實時公開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數據信息,實現對財務管理流程的監督,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進一步完善財務制度體系。財務公開和財務監督以完善的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制度為基礎,提高人員工作積極性。2021年我國出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各農村會計人員應當加強對該項制度的學習與應用,通過強化人員素質來全面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二)全面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水平
實現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首先需要嚴格落實財務收支權責發生制,確保各項收支在當年度進行賬務處理,確保收支完整性和真實性。嚴格落實現金管理制度,嚴禁坐收坐支現象發生,通過完善網絡支付結算平臺建設,實現村級資金非現金結算,保證資金使用方向和安全性。嚴格落實檔案管理制度,財務賬本及時裝訂并歸檔,嚴格落實管理要求,避免丟失損壞現象的發生。會計人員與出納人員應加強自身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強化學習培訓等,提升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水平。
(三)實施非現金結算,并推行代理記賬模式
當前較多地方借助網絡系統實現村級非現金結算,通過網絡進行逐級審批,多級審批可以起到監督作用,也有效規避了村干部和會計人員的違規行為,提高結算效率,資金可以按照規定用途使用,確保資金安全性,讓村級財務結算陽光化。當前推行的“銀農直聯”系統,可以實現非現金結算的同時,還可以與三資管理平臺、陽光村務監督平臺相連接,實現財務信息的透明化,推動清廉村居建設。針對農村會計人員老齡化嚴重問題,多地以財務代理會計記賬的方式進行,鄉鎮經管站招聘專業的會計人員對村級賬務進行統一管理,會計人員提供原始憑證進行下賬處理,以此規范農村財務管理,提升財務工作質量。
(四)推行陽光村務監督,落實財務公開制度
當前紀委系統通過建立陽光村務監管平臺推行清廉村居建設,結合村級財務管理系統,落實財務信息公開制度,提高財務公開及時性、準確性。農村財務公開需要村干部和村民提高認識,對重大投資等事項要及時公開,保障村民的合法權益,對于公開信息疑惑之處應當進行溝通,及時解決處理。建立健全村級財務民主公開體系,實現村民民主權利范圍擴大化,民主監督權利得到實現。財務公開應探索多渠道進行,公開欄公開和網絡公開同步進行,實現財務信息透明化、陽光化。
(五)加強村級財務人員培訓力度,提升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
加強農村會計和出納等相關人員的學習,鄉鎮定期組織培訓,學習法律法規、財務相關知識,全面提升財務專業水平和專業技能,促進農村會計人員學習的經常性和規范化。農村干部也要加強法律法規學習,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要求較高,需要村干部強化自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知識儲備。村民應當加強法律監督意識,要善于監督,更要敢于同村干部和會計人員的違法行為作斗爭,落實民主監督職責。
(六)完善民主監督體系,強化財務監督力度
農村集體組織內部控制可以有效保障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管體系能為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做保障。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監管制度體系完善化可以保障農村經濟穩步發展,是進行財務公開的基礎保障,維護農民利益的手段。因此,應當強化鄉鎮經管站和審計辦的審計監管力度,加大對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審計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暢通民主監督渠道,有效行使村民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讓村民自身利益得到進一步落實。
五、結語
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水平能不斷促進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步伐,全面振興我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剖析當下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關注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因素,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實現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創新,從而大范圍提升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規范化水平。通過代理會計記賬方式來規范會計賬務處理,提升信息化水平將財務系統與三資管理平臺記賬數據信息同步并實現財務信息在陽光村務監督平臺公開,強化民主監督,讓村級財務管理陽光化。通過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質效,來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慶玲.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財富生活,2022(03):109-111.
[2]孫慶海.探討加強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開拓創新的措施[J].山西農經,2021(12):144-145.
[3]錢艷英.農村集體資產及財務管理現狀和創新[J].中國集體經濟,2020(08):126-127.
(作者單位:泰安市岱岳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