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蘋果要出頭顯的消息早已盡人皆知,但當我在WWDC23 現場看到Vision Pro 亮相的時候,還是難以抑制那種久違的興奮與激動。
的確,蘋果上一次在WWDC 上,以One more thing 的形式發布重量級新品,已經不知道是哪年的事了。再加上頭顯這個行業一直不瘟不火,全世界都在等待一款真正革命性的產品,一個頂級科技廠商來拯救。
硬件從來都不是WWDC 的主角,但硬件卻數次成為WWDC 的主角,何況是Vision Pro 這樣的劃時代產品,其意義甚至不亞于初代iPhone 的推出。
多年后,WWDC23 的所有細節也許都會被忘記,但我相信在人類科技進程的記載中,關于2023 年那頁,一定會有Apple Vision Pro。

Apple Vision Pro(以下簡稱Vision Pro)被蘋果定義為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產品,在它帶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體驗之下,“Designedby Apple”式的產品設計可以說是它的基石。
正如此前傳言的一樣,Vision Pro 采用了類似滑雪鏡的外觀設計,優雅、緊湊是它在設計之初的首要追求。
在眼罩部分,一體流線型的外觀是它給我的第一感覺,一整塊完整的3D 層壓玻璃與鋁合金框架融為一體,環繞在眼部之上。蘋果反復強調了它和臉部的貼合性,從而可以很好地阻擋外界的雜光。
固定方式依然是通過具有松緊度的頭帶,采用3D 編織的一種非常獨特的肋骨結構,針織材質兼顧透氣、緩沖和拉伸功能。頭帶邊緣還有一個調節旋鈕,只需要旋轉旋鈕就能調整頭帶的松緊,這可能也是目前最優雅的調節方式了。
為了減輕頭戴的重量,Vision Pro 使用了外部電池供電,通過一根編織電纜與主機連接,這意味著它可以隨時取下,方便攜帶移動使用,官方測試環境下續航時間為2 小時。在無需移動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連接電源供電,實現不斷電的使用。
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凸起的部分是揚聲器,正好在靠近耳朵的位置,可以提供豐富的空間音頻,同時可以讓用戶保持與周圍環境的聯系。

Vision Pro 內部則集成了雙芯片設計、空間音頻系統、顯示系統、復雜的傳感器陣列等一系列元器件。定制的micro-OLED 顯示系統,具有2300 萬像素,塞入左右各一塊郵票大小的顯示屏里,讓單眼可見的分辨率超越 4K 電視。它還有一個特別設計的三元素鏡頭,這才實現了“所見之處皆是屏幕”。
為適配不同視力的用戶,Vision Pro 提供了可定制的蔡司光學鏡片,采用磁吸方式吸附在原鏡頭之上,確保精確顯示和眼球追蹤的效果。顯示系統周圍分布了一套由LED 和紅外攝像機組成的高性能眼球跟蹤系統,在每只眼睛上投射出不可見光圖案。不需要任何外部控制器,僅依靠眼睛視線便可選定想要的應用。
Vision Pro 的交互方式包括頭部和手勢,同樣依靠復雜的傳感器陣列群,其中包含一對高分辨率相機每秒向顯示器傳輸超過10 億像素,這樣用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圍的世界,并做出相應的頭部和手勢動作,以及實時3D 映射,讓Vision Pro 充分理解用戶的意圖。底部還有兩顆紅外傳感器一起工作,以提高在低光條件下的跟蹤性能。
Vision Pro 所帶來的空間計算除了視覺之外,空間音頻也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讓聲音感覺像是來自周圍的真實環境。通過全新的音頻追蹤技術,Vision Pro 還可以分析房間的聲學特性,例如小木屋或是水泥房,聽到的又是不同的聲音。
支撐Vision Pro 計算性能的則是由M2 和全新R1 組成的雙芯片系統。性能強大的M2 芯片同時運行visionOS,執行先進的計算機視覺算法等。R1 芯片則專門處理攝像頭、傳感器和麥克風的輸入,負責在12 毫秒內將圖像傳輸到顯示器。
至于大家關心的散熱,蘋果特別設計了散熱開孔,系統將熱量傳導并散出,在確保性能釋放的同時保持冷靜。
蘋果專門給Vision Pro 開發了全新的visionOS, 它建立在macOS、iOS 和 iPadOS 的基礎上,最大的能力是能夠提供強大的空間體驗。不同于傳統智能手機、電腦的“桌面”概念,visionOS 將應用載體擴展到整個空間范圍內。在這個“空間”中,用戶可以安裝和使用所有的App。當然也可以選擇一些漂亮的風景作為“空間壁紙”,將其填充到空間中,以更具沉浸感。
通過配備的LiDAR 掃描儀和深感相機,Vision Pro 能夠創建用戶周圍環境的融合 3D 地圖,使它能夠在空間中準確呈現數字內容。用戶可以將常用、熟悉的App 放置在任何位置,也可以將它們放大、縮小到合適的尺寸。
visionOS 也兼容iPad 和 iPhone 上的App,這意味著它將能夠在應用生態上共享兩大設備強大的應用生態體系,這也是蘋果最引以為豪的地方,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這類頭顯設備應用匱乏的難題。
有趣的是,Vision Pro 并不會將用戶隔絕到一個封閉的空間中。當有人靠近時,它會讓你看到對方,并向他們展示你的眼睛,這樣對方就能知道你也注意到了他,還是完全沉浸在體驗中。
Vision Pro 的交互邏輯是用眼睛、手和聲音等多重交互方式進行的。由LED 和紅外攝像頭組成的眼動追蹤系統,將不可見光圖案投射到每只眼睛上,以判斷用戶當前注視的位置。底部一對高分辨率攝像頭,每秒向顯示器傳輸超過10 億像素,提供精確的頭部和手部跟蹤以及實時3D 映射,讓Vision Pro 從各種位置都能理解用戶的手勢。
在這套先進傳感器和全新的交互邏輯下,Vision Pro 的操作變得非常直觀。比如你只需要注視某個App、按鈕和文字,就能實現內容的選擇和導航,同時用手指輕擊即可選擇,輕輕滑動就可以實現頁面滾動。
Vision Pro 的兩塊micro-OLED 屏幕組成的顯示系統在分辨率上超過了4K,2300 萬像素,支持廣色域和HDR,這意味著它擁有足夠優秀的精細顯示能力。由于它本身就兼容了iPhone 和iPad 的應用,在Vision Pro 上也可以直接觀看Apple TV+ 和其他流媒體服務的電影和電視節目。
利用Vision Pro 的Cinema Environment 功能,可以把房間變成私人電影院,實現最大超過100 英尺寬的顯示面積,用戶可以自主調節畫面的縱橫比,就如同在現實中的電影院觀看巨幕影片一樣,震撼、沉浸。
與此同時,蘋果還專門推出了沉浸式視頻播放功能,它能夠直接在Vision Pro 上顯示180 度 3D 環繞視頻,配合先進的空間音頻系統,能夠提供極佳的臨場體驗。
Vision Pro 也是一臺3D 相機。用戶可以使用它來拍攝3D 空間照片和空間視頻。這種3D 畫面跟傳統設備上的觀感完全不一樣,用戶會感覺整個畫面都環繞著自己,用來記錄和回憶生活中值得珍藏的美好瞬間,是再好不過的方式了。
Vision Pro 起售價為 3499 美元( 約合人民幣25000 元),將于明年初在美國市場推出,并于稍晚在更多國家和市場上市。

過去到底有多少款頭顯推出,我不知道;過去到底有多少年被定義為“元年”,我想也沒人記得。但是真正買過相關產品,并且經常都在使用的人,我相信屈指可數。
這就是頭顯行業的現狀。
無論VR、AR 還是MR,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品類都出現這么多年了,卻至今都沒有一款真正流行,或者可以被稱為“里程碑”的產品。所有人都在觀望,所有人都在迷茫。
Vision Pro 的推出,不能說完全解決了整個行業的困惑與問題,但起碼從設計、交互、內容等很多方面,給了行業與產業信心,也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