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媛媛
素有“電子工業之母”之稱的PCB 是服務器的重要組成部件,承擔服務器芯片基座、數據傳輸和連接各部件功能。隨著當下人工智能(AI)行業高速發展,令應用在AI 服務器上的高價值量PCB 產品市場需求大幅提升。
AI 服務器對芯片性能及傳輸速率要求更高,通常需要使用高端的GPU 顯卡以及更高的PCIe 標準,帶動AI 服務器PCB 價值量明顯提升。由于AI 服務器芯片升級,PCB 也需相應地進行升級,不僅層數提升,而且要求傳輸損耗降低、設計靈活度增強、抗阻功能更佳,這也讓AI 服務器PCB 的價值量大幅提升,相當于普通服務器PCB 的5 倍至6 倍。相關廠商在面對產品品質更高標準的同時,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PCB 新發展機遇主要源自市場對AI 服務器持樂觀預期。TrendForce 集邦咨詢預估,2023 年AI 服務器(包含搭載GPU、FPGA、ASIC 等)出貨量近120 萬臺,年增幅38.4%,占整體服務器出貨量的近9%,至2026 年將占15%,同步上修2022—2026 年AI 服務器出貨量年復合增長率至22%。
隨著AI 大模型和應用的落地,市場對AI 服務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場擴容在即。以DGX A100 為例,15321 元的單機價值量中,7670 元來自載板,7651 元來自PCB,因此在服務器PCB 上具有較好布局的廠商有望率先受益。
電子產品一旦出現標桿性的產品,那么全市場的玩家在產品設計上就會向標桿看齊,以英偉達 DGX A100和DGX H100 兩款具有標桿性產品力的產品進行分析,可以了解PCB 板在AI 服務器中的地位。英偉達DGXA100 外形類似于常見的家用主機,通過對部件構成進行深度分解,其大體上可以分為五個硬件板塊:
1. 風扇模組,從前部(Front)入手,首先看到的是風扇模組板塊,DGX A100 的風扇模組由 8 個風扇組成,這一搭配與傳統服務器 8U 規格的基本一致;
2. 硬盤,前部風扇模組板塊的下方擺放了硬盤和前控制臺板(控制與外接設備的信號傳輸),DGX A100配備了 8 個 3.84TB 的硬盤,合計內部存儲 30TB;
3.GPU 板組(GPU Board Tray), 后部(Rear)是整個 AI 服務器的關鍵組件組裝區域,最核心的板塊就是 GPU 板組,這也是 AI 服務器區別于普通服務器的關鍵,從 DGX A100 的架構來看,GPU 板組主要包含GPU 組件、模組板、NVSwitch 三塊,這三塊都會涉及不同類型的 PCB 產品;
4.CPU 母板組(CPU Motherboard Tray),這一部分是所有服務器的核心部件(包括普通服務器和 AI 服務器),其中包含 CPU 母板、系統內存、網卡、PCIESwitch 等部件,CPU 母板、系統內存、網卡是主要涉及 PCB 用量的部分;
5. 電源模組,DGX A100 后部的下方還配有6 組電源,電源內部會涉及厚銅 PCB 板的使用。
從功能性的角度,AI 服務器的 PCB 價值量計算可以歸納為三個部分,其一是AI 服務器最為核心的GPU板組,其二是所有服務器都必備的CPU 母板組,其三是風扇、硬盤、電源板塊等配件組。
綜合 GPU 板組、CPU 模板組和配件,國金證券半導體團隊曾估測DGX A100 整機PCB 用量面積為1.474 平方米,單機價值量為 15321 元,其中GPU 板組單機價值量達到1.2 萬元、占比達到 80%,CPU 母板組單機價值量為 2845 元、占比為 19%,其他配件單機價值量 226 元、占比為 1%;從板級的分類來看,載板級別單機價值量為 7670 元、占比達到 50.1%,PCB板級單機價值量為 7651 元、占比為 49.9%。
顯然,PCB 板作為AI 服務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有機會受益于AI服務器的快速崛起,打開新一輪成長空間。
AI 服務器里需要更高算力、更高速度、更大容量去傳輸的PCB 板,基于此,材料的要求也會更高,具體到不同廠家,產品設計上可能會有差異。從內部結構來看,其實AI 服務器與普通服務器的板子和部件也會有通用之處,前者可能是在部分的器件或板件上有更高要求,并非要對全部器件進行升級換代。
相較傳統服務器,AI 服務器除了搭載2 或4 顆CPU 之外,最重要的是需增配4 至8 顆GPU,以形成GPU 模組板,加上當前主流AI 服務器均采取雙層架構,使得PCB 板面積需求大幅提升,如SLP、高階HDI、高頻高速PCB 等,也在低迷的行業周期中帶來暖意。
PCB 板層數是技術更迭最為明顯的細節,目前PCIe 3.0 一般為8~12 層,4.0 為12~16 層,而5.0 平臺則在16 層以上,AI 服務器更有使用20 層以上的,因此其搭配使用的CCL 材料等級亦需達到非常低的損耗,對應的介質損耗因子Df 值需要降至0.006~0.005 甚或更低。而AI 服務器PCB 的層數,從Whitley 平臺的12層左右,增長到AI 訓練階段服務器的20 層以上。

英偉達 DGX A100拆解圖
此外,AI 服務器PCB 對設計靈活性、抗阻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PCB 板對更高性能的追求,也推動PCB 基材的更迭。以最常見的銅板基材為例,從強調環保的無鉛兼容覆銅板基材到屬基(芯)覆銅板、陶瓷基覆銅板、高介電常數板等具有特殊功能的覆銅板,整個PCB 市場產品和技術更迭速度明顯在變快,附加值高、應用領域廣的產品漸漸成為主流。
PCB 行業的下游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受單一行業影響較小,故較為分散,廠商眾多,市場集中度不高,市場充分競爭。近年來,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CB 生產地區,并且由中低端向高端方向迭代升級態勢顯著。
從技術工藝上看,中國PCB 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進一步增加,聚焦高密度互連板(HDI)以及高速高頻多層板的技術攻關。從產品結構來看,中國PCB 市場上8~16 層多層板、18 層以上超高層板逐漸代替低階產品,成為市場主流。PCB 高端產品的需求增速要快于基礎產品,且我國企業的替代空間更大。電子半導體行業的專業咨詢公司Prismark 預測的2021—2026 年各PCB 產品產值增速中,IC 封裝基板>HDI> 軟板> 多層板> 單雙面板。而深南電路、興森科技、珠海越亞、東山精密、勝宏科技等國內PCB 廠商加大IC 載板項目投建力度,有望成為該領域直接成像設備的國產化通道。未來若能憑借自身優勢切入國內IC 載板投建項目供應鏈,預計國產化率將獲得可觀提升。
根據Prismark 方面的數據,2022 年至2027 年全球PCB 產值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8%,2027 年全球PCB 產值將達到約983.88 億美元。我國各大PCB 廠商在各細分領域形成了自身的競爭優勢與議價能力,2022年中國PCB 產業總產值達到442 億美元,占全球的54.1%。各廠商緊抓AI 服務器PCB 賽道的發展機遇,有望進一步鞏固我國在PCB 產業的主導地位。
伴隨數字經濟、6G、人工智能等產業在今年相繼爆發,PCB 行業有望迎來需求高景氣,但這并非絕對的。
今年第一季度末,國內半導體知名企業滬電股份曾在年報中指出,出于對全球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等因素的擔憂,面對全球經濟前景疲軟,展望2023 年PCB 行業或將面臨需求疲軟、高庫存調整、供過于求和激烈競爭的挑戰,多重因素的沖擊恐將大幅抑制2023 年上半年PCB行業的新增需求,直到2023 年底和2024 年的經濟形勢復蘇。
而在中低端PCB 板市場,不少PCB 板廠商都在降價搶單以去庫存。包括曾“一貨難求”的車用微控制器(MCU)等在內的車用關鍵元器件也未“幸免”。廠商近期針對車用PCB 產品陸續降價10% 至15% 搶單,降價幅度于近年罕見。從這里看,未來PCB 市場整體難免動蕩,爭奪高景氣細分市場話語權,將成為各企業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