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玲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文本解析能力、語言邏輯能力的重要途徑,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有著積極意義。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的材料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鄉鎮小學鄉土資源豐富,鄉村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地區教育優勢,利用好獨有的教育資源,組織拓展閱讀教學活動,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本文闡述鄉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提出鄉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以期增強鄉鎮小學閱讀學習效果,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學習的獨特魅力。
一、鄉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積累語言表達經驗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學習是擴充學生知識儲備的重要途徑。豐富的閱讀資源和不同文學體裁的作品,可以為學生未來的長篇閱讀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能力提升的關鍵期,教師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活動,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不同修辭手法的使用方式,掌握正確的詞匯搭配方法,學會用正確的語言表達情感。總的來說,閱讀學習是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關鍵,有利于學生積累語言表達經驗,提高表達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賞析的方式了解不同閱讀材料的寫作結構、寫作技巧和情感表達方式,掌握正確的語言組織技巧,逐步提高寫作水平。同時,在拓展閱讀活動中,學生可以獲取大量的語言素材,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學習積極性。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學習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拓展閱讀活動,并非單純地拓展閱讀材料,而是將閱讀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借助真實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潛在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獲取更為深刻的體驗,汲取更多的閱讀知識,逐步提高對文本材料的感知、解析能力,從而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二、鄉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思路
(一)確定閱讀方向
拓展閱讀教學并非盲目構建學習活動,而是結合文章主旨思想和閱讀主題進行拓展學習。教師要圍繞課程活動確定拓展方向,將生活、教材、課外閱讀有效聯結起來,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獲取豐富的學習體驗。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立足學生的閱讀興趣確定拓展閱讀方向,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學習點,通過拓展閱讀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提高閱讀效率。
(二)多方面選擇閱讀材料
在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從不同視角出發,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選擇閱讀材料,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語文知識。如:教師可以借助新課程標準中的指導建議,為學生適度拓展學習內容,提高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選擇適用于班級學生發展階段的閱讀材料,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探究需求。總而言之,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出發,選擇豐富的閱讀材料,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
(三)加強教師教育引導
新課程改革強調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但并非要求教師完全退出學生的學習活動,而是以引導的方式構建課程活動,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經驗有限,面對不同的閱讀題材缺乏閱讀技巧,難免會出現學習誤區。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教育引導,讓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技巧,感受文本閱讀的魅力,提高閱讀學習效率。
(四)利用教材閱讀優勢
教材是教師開展課程活動的依據,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師開展鄉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活動時,應利用好教材中蘊含的隱性資源,提高課程質量,加深閱讀學習的程度,以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鄉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聯系實際生活,挖掘鄉鎮資源
文章源于生活,作者通過描述實際生活、抒發個人情感,運用文字為人們勾勒出生動形象的畫面。鄉鎮地區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在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挖掘鄉鎮中的教育資源,將閱讀材料和生活情境相結合,讓學生在拓展學習中獲取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通過對生活的觀察更深切地體會閱讀材料中蘊含的情感。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記錄了家門口的景色,描述了秋分時節美麗的梧桐葉,通過景色描寫喚醒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強化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體驗實際生活,引導學生觀察窗外秋天的景色,延伸閱讀內容,以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和文本情感的理解,實現生活經驗與語文知識的有效聯結。再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的古詩《贈劉景文》為例,“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句通過對荷花和秋菊的描述,展現了深秋景色。在拓展閱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還有哪些古詩描述了秋天景色,并利用鄉鎮地區獨有的教育資源,帶領學生開展實地探訪活動,以提高拓展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二)結合單元主題,提高閱讀質量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具有“單元主題”這一學習特點,每個單元的學習主題不同,通過不同文學體裁的文章向學生展示了同一主題的不同寫作手法,為閱讀學習注入了全新活力。在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單元學習主題構建課程活動,圍繞不同學習主題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閱讀材料,拓寬閱讀知識的廣度,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豐富的學習經驗,從而提高拓展閱讀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為例,第一單元的導語為“飛鳥在空中翱翔,蟲兒在花間嬉戲。大自然中,處處有可愛的生靈”,包含古詩三首《絕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現代文《燕子》《荷花》《昆蟲備忘錄》。由此可見,這一單元以自然為閱讀線索,通過不同的文學體裁,向學生展現自然風光的魅力。在開展拓展閱讀活動時,教師可以圍繞單元主題選擇閱讀素材,以“自然景色”為拓展線索,引導學生進行語言鑒賞,對比古詩和現代文中有關自然景色的描述,并鼓勵學生嘗試運用文中的寫作手法開展寫作,在夯實單元閱讀學習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質量。教師還可以整合各個單元閱讀主題,明確拓展閱讀的學習方向,為學生打造趣味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原有學習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三)立足課標要求,增強閱讀實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全新的教育政策、理念方針相繼被應用在教學活動中,取得了顯著的學習成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了關于課內外讀物的建議,強調“義務教育階段要激發學生讀書興趣,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驗。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基于教育文件精神,教師應立足課標要求,結合教材資源科學構建拓展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素材,以滿足學生的語文發展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這一單元的導語為“神話,永久的魅力,人類童年時代飛騰的幻想”,文章包含《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東西方古代神話故事構建閱讀活動,將《中國古今寓言》《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等作為拓展素材,豐富學生課外閱讀資源。再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為例,包含《小英雄雨來(節選)》《我們家的男子漢》《蘆花鞋》等文章。在拓展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可愛的中國》《革命烈士詩抄》作為拓展素材,讓學生學會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夠按順序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總而言之,教師要深度研磨新課程標準,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達成拓展閱讀學習的目標。
(四)拓展閱讀空間,喚醒自主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學習能力有所提高,但他們的專注力保持時間較短,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對此,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安排語文課堂閱讀任務時應做到“有的放矢”,既不安排過于繁重的閱讀任務,也不拉長閱讀時間。教師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其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和自由的閱讀空間,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閱讀學習效率。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為例,文章選自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作者通過對祖父園子的描寫,講述其在園子里快樂的童年生活,用簡單純樸的語言表現出童年生活的無限趣味。在學完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呼蘭河傳》的其他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將課內外知識有效聯系起來,了解園子的變化和作者前后的情感變化,提高學生閱讀的自主性。此外,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包含《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等文章,教師可以在課堂學習結束后引導學生閱讀四大名著,讓學生通過閱讀學會全面思考人或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五)利用多媒體設備,拓展閱讀深度
1~4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具體形象階段,而5~6年級學生處于思維過渡期,能理解文字背后蘊含的情感。在鄉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閱讀情境、主題、中心思想有效融合,為學生打造具有針對性與指向性的課堂,為學生帶來視覺、聽覺方面的多重感官體驗,使其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從而增強閱讀學習的整體效果。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魯迅記錄了自己兒時的玩伴,通過精妙的語言搭配與充滿趣味性的情境描述,為學生帶來了極強的閱讀體驗感。文中“瓜田刺猹”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銀項圈、小氈帽、鋼叉等物品描寫,從側面勾勒出少年閏土的形象。在開展拓展閱讀活動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這一人物形象,將文字與畫面相結合,并通過音樂的渲染,為學生帶來多種感官的體驗。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本篇文章的后續,即作者在很久以后與閏土再次相見時對成年閏土的刻畫,讓學生對比兩篇文章的寫作風格和感情基調,以拓展閱讀深度,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結語
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能幫助學生打破時空限制,讓學生通過分析文本材料掌握不同的文學知識,感受文字表達的獨特魅力,懂得豐富的人生哲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內容開展拓展閱讀活動,引入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并合理開發與利用鄉鎮資源,讓學生獲取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以促進其文學素養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七雄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