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站在新的時代坐標上,上海提出南北轉型的重大命題,并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南北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系統性地為金山區的發展繪出路線圖、施工圖。金山區精心抓好《實施意見》的組織實施,緊握轉型升級這把“金鑰匙”,開啟高質量發展之門。
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檢察機關,服務保障區域中心大局工作是一項必答題。金山區人民檢察院及時研究制定《金山區檢察院關于依法能動履職服務保障金山區落實“南北轉型”戰略 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的二十條意見》,圍繞金山區建成“承載區、先行區、橋頭堡”的發展定位,以高質量的檢察履職積極融入轉型“金鑰匙”。
2023年4月28日,在第十三屆金山檢察論壇上,化工產業安全治理及司法保障的話題被在場的專家學者屢屢提及。維護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就是優化營商環境。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積極會同行政執法部門,根據區域特點,督促相關企業,特別是老舊、隱患較多的企業,探索建立事故隱患排查的負面清單,把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切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保障安全生產要求檢察機關時刻保持強烈的監督意識,“跳出辦案來辦案”。此前該院檢察官在辦案中發現,轄區某公司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焊接與切割國家安全標準的情況下,在危險化學品倉儲點附近長期露天進行金屬切割作業,現場既未設置必要的警告標志,也未配備滅火器等設備,更有10余組氧氣瓶零散擺放在火力切割點的5米范圍內,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檢察機關向相關行政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依法調查該公司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生產經營行為。
在該案的實踐基礎上,金山區人民檢察院與區應急管理局共同搭建了案件信息數據共享、交流研判會商及案件線索移送銜接等平臺。2022年9月,金山區人民檢察院與區應急管理局共同簽署《關于強化安全生產檢察監督與行政監管協作十條意見》(以下簡稱《十條意見》),這是雙方共同推進治理轄區安全生產問題的再一次密切協作。信息數據共享平臺的搭建和《十條意見》協作機制的確立,進一步強化了兩個部門“司法+行政”的合力,促進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推動實現區域內安全生產隱患共管共治。
同時,金山區堅持把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服務企業的重要工作舉措。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持續為企業發展營造公平公正、優質便捷、安全穩定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嚴懲破壞經濟、金融秩序犯罪,全鏈條打擊洗錢犯罪,堅持上下游犯罪“同步審查”“一案雙查”,辦理了“王某等人跨省黃金代購洗錢案”。依法保障企業創新,成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辦理了涉案金額達1億余元的“特大制售假冒‘熱瑪吉美容儀案”。依法為企業紓困解難,深入企業開展大走訪、大排查19次,聯合區工商聯、區國資委舉辦企業家座談會聽取困難、需求,及時向區委、區委政法委報告并獲批示,推動問題解決。該院與區工商聯聯系協作機制入選全國工商聯、最高檢聯合發布的典型事例。
“過去的遭遇就讓它過去,向前看,生活一定會充滿希望。”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控申部門的檢察官輕聲安撫著眼前的陳某,并為她送上司法救助金。10多年前,因感情糾紛,陳某被追求者用汽油燒傷,導致臉部和手臂皮膚組織壞死。案發后,犯罪嫌疑人畏罪潛逃多年,而陳某無法正常就業,婚后家庭開支主要靠有身體殘疾的丈夫賺取微薄收入來承擔,陳某還有兩個未成年子女,家庭經濟狀況困難。
檢察機關在審查該案時,了解到陳某一家的困境,認為陳某符合司法救助條件,決定予以救助。很快,金山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區司法局、區婦聯對陳某開展聯合救助幫扶,并依法向案件當事人陳某發放司法救助金,為陳某的家庭解除后顧之憂。
金山區人民檢察院積極將司法救助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布局,與區農業農村委員會會簽《關于建立國家司法救助與農村綜合幫扶工作銜接機制的協作意見》,在上海市率先建立了司法救助與農村綜合幫扶工作銜接機制,達成救助線索發現移送、精準化救助、多元化救助等方面的工作共識。

檢察官走訪調研區重點企業,了解企業經營風險防范情況

檢察機關與應急管理部門召開安全生產聯合機制協商研討會
2022年以來,金山區人民檢察院共受理相關單位移送過來的救助線索16條,辦理司法救助案件239件。其中的“跨省救助原建檔立卡貧困戶案”入選最高檢和國家鄉村振興局加強司法救助協作典型案例。檢察機關的司法救助,讓那些因案致困、因案致貧的當事人,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為確保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救助對象合理使用司法救助金,金山區人民檢察院建立了司法救助金委托監管機制,在全市率先出臺《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金委托監管工作辦法》,針對未成年人等特殊救助對象,制定托管、分期發放、設立專項成長基金等具體措施,并建立懲戒追責機制,確保救助金發揮實效,實現司法救助效果最優化。
金山區位處滬浙交界,具有省際斷面河流交叉、境內河道密集的區位特點,且擁有上海市唯一的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金山區人民檢察院主動將檢察職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以公益訴訟為依托,做好長三角生態環境的檢察“守護者”。
金山區人民檢察院積極與浙江省相關地區檢察機關會簽《關于省際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跨區劃協作意見》(以下簡稱《協作意見》)。《協作意見》確立了線索研判、調查取證、技術檢測等協作機制,通過解決省際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管轄協作問題,共同促進省際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進而形成跨區域、全流域保護合力,共同維護水環境安全。
據悉,金山區人民檢察院與浙江省相關地區檢察機關在省際河流污染治理、資源保護等領域已經相互移送多條線索,均已成案并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各自屬地政府開展聯合行動,通過依法履職共同繪制水清岸綠、藍綠交織的宜人畫卷。
金山區人民檢察院還聯合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區域內河湖生態聯動治理,會簽“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針對區域內存在的水質不穩定、農業面源污染、違法搭建、污水排放等問題,加強執法司法協作聯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件督促保護河道水環境的案件中,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收到線索稱,轄區某奶牛場周邊河道水質異常,經實地調查取證,確認河道水體已受污染后,主動邀請2名人民監督員(其中1名具有水環境治理專業背景)參與研判會商。根據人民監督員的意見,檢察機關依法向屬地鎮政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做好污染治理工作。之后,涉案地奶牛場升級改造了環境污染防治設施,困擾周邊村民多年的水污染治理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并推動形成“河長+檢察長+人民監督員”治河新模式。2022年12月,該案入選最高檢人民監督員參與和監督檢察公益訴訟辦案活動典型案例。
此外,金山區人民檢察院強化系統思維,扎實做好河海共治,積極開展內河入海口及近海岸線海塘環境治理專項行動,圍繞非法占用海岸線、垃圾傾倒、禁漁期非法捕撈等問題開展重點整治,助力海洋生態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