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歆 線晨
摘要:電影《重慶森林》是王家衛導演最受觀眾喜愛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極其鮮明的個人風格。電影中的每一道光影、每一絲色彩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多重色彩的運用有助于凸顯電影風格特征、升華情感主題、增強視覺感染力,王家衛導演利用色彩語言構建了一個五光十色的霓虹世界,展現了繁華都市下人物內心的孤獨。文章剖析電影《重慶森林》中的色彩語言,就當代電影的色彩運用展開思考。
關鍵詞:《重慶森林》;色彩語言;色彩運用;王家衛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5-0-03
0 引言
王家衛作為文藝派導演,其作品總透露著一種獨屬于他的隨性風格。他的電影沒有過多的框架限制,更不是固定死板、千篇一律的產物,無論是鏡頭構圖的設計,還是時間空間的設置,都極具個性,在色彩語言運用方面更是大膽,極具美學色彩,能給觀眾帶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1 色彩語言運用的特點
1.1 脫俗:打破常規色彩運用習慣
王家衛導演的作品中總是含有大量色彩語言,將不同的色彩進行合理的搭配,能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和主題意境。色彩是一種語言,它同文本一樣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每個人對色彩的理解有所不同,要把握住影片的主題風格,使用不同的方式運用色彩,帶來不同的感知。王家衛導演對色彩的運用大膽且新穎,以各種背景色調營造電影情調[1]。在電影《重慶森林》中,王家衛導演致力于打破傳統顏色運用的固定習慣,以帶來新穎獨特的視覺感受。
以黃色的運用為例,提起黃色,我們總會聯想到溫暖、光明與希望,而在電影《重慶森林》中,導演卻劍走偏鋒,賦予黃色欲望的意義。整部影片中黃色運用的頻率非常高,在寂寞漆黑的午夜,一抹黃色尤為顯眼,但令人印象最深的不是酒吧閃耀晃動的黃色光線,也不是午夜香港馬路上黃色的霓虹燈,而是林青霞飾演的女逃犯金黃色的頭發。一頭金發的女子身著雨衣,疾步穿行在人員密集的大廈走廊中,一雙眼睛在墨鏡的遮掩下驚慌地東張西望,伴隨著快節奏的音樂和抽幀畫面的獨特設計,觀眾與主人公一同緊張起來,雖然此刻影片并沒有交代故事的前因后果,但是觀眾仍不由得希望她可以擺脫困境。在進入一扇門前,女子猛然回頭向后張望,一頭金黃色頭發甩起又落下,在極其詭異的氣氛中,這一抹鮮亮的色彩帶給人亦幻亦真的感受,強烈的欲望似乎有一瞬間穿過屏幕,直擊觀眾的內心。
為了在這金錢至上與人性泯滅的城市立足,她鋌而走險選擇販毒,這注定了她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甚至要隨身配槍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坐在吧臺前,女子點燃了一根香煙,隨著香煙上淡淡的黃色火光忽明忽暗,女子和觀眾似乎同時放下心來,雖然在流光溢彩的酒吧中,那抹醒目的黃色從未消失,但是我們知道,她獲得了暫時的輕松與放縱。香煙上的黃色火光仿佛替她按下了暫停鍵,使之沉浸在這一刻的快樂中無法自拔,于是這樣一個處處警惕又身心疲憊的人醉倒在旁邊的陌生人——金城武飾演的何志武身旁。這一夜后,金發女子作出了新的決定,她毅然決然地殺掉毒販,繼而丟掉了自己頭上不知戴了多少年的金色假發,與骯臟的過去告別,不顧身后喧囂的人群,勇敢大步地向前走去,向著新的生活與希望前進。這時,醒目的金黃亮光陡然從畫面中消失,這寓示著欲望被甩掉,所有的一切再次歸于平凡,好像什么都沒發生。由此可見,導演將黃色視為邪惡欲望的象征,通過對黃色的一系列使用達到塑造人物、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目的。
又如,在綠色的運用上,影片也一改人們傳統觀念里青春、生機勃勃的感受,取而代之的是壓抑、窒息,雖然綠色出現的次數不多,但是足以使觀眾印象深刻。失戀的小警察何志武拖著沉重的步伐去便利店買罐頭,得知快要過期時,他只得一口氣吃下30罐鳳梨罐頭,因為這曾是他前女友阿May的最愛。這時的背景是一種郁郁沉沉的淡綠色,就連魚缸散發出的淡淡光線都是偏綠色的,這種飽和度極低的綠與阿武此刻落寞沮喪的心情十分吻合,壓抑得讓人快要無法呼吸。雖然阿武看似在細細品嘗罐頭,但是這并沒有給人美味的感受,反而更像是在人的淚腺上反復橫跳。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所有的東西都被貼上了標簽,所有的東西都開始有了保質期,說完這句話的阿武徹底崩潰,自欺欺人的他終于在這個時候爆發了,而綠色的運用使這種爆發更具感染力,暗淡的綠色給人一種強烈的窒息和壓抑感,使影片帶有濃郁的復古港風色彩。
除此之外,影片在第二部分的快餐店中同樣使用了綠色。王菲飾演的阿菲在快餐店打工時,對對面的警察一見鐘情,因此她總是一個人呆呆地坐在快餐店里夢游,幻想著自己有一天可以潛入警察的家中。但她真的可以做到,地址有了,鑰匙也有了,只要下定決心,這樣的幻想就可以變為現實,可是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在說,這樣做是不對的。因此,阿菲陷入了深深的苦悶和焦灼中,欲望和現實不斷地交織重疊,她拼命壓抑著自己內心的渴望。這時,快餐店的色調以淺綠色為主,營造出壓抑、窒息的氛圍,展現出阿菲內心沉悶的情感。
1.2 對比:明暗色彩交織融合
在電影《重慶森林》中,王家衛導演十分善于使用對比,使明暗色彩在交織融合中形成強烈的反差,向觀眾展示出人物內心壓抑的欲望。例如,影片中象征陰郁的黑色總是與其他顏色交織出現,幾種顏色的對比十分強烈,從而實現對氣氛的營造和對人物內心的刻畫。影片開頭,金黃色頭發便是在漆黑的夜晚出現的,走廊陰暗無光,周圍人群的衣著也多為深色調,在黑色的夜空下給人一種變幻莫測的感覺,并且金發女子所有的行動都發生在夜晚,也寓意她一直處在黑暗中,生活在陰影里。縱使是在慌亂的躲避中,她也從未摘下過墨鏡,因此人們始終無法看清她的表情與神態,也無法窺探到她的內心世界,這里的黑色墨鏡增強了人物的神秘感,使觀眾對人物的身世和后面的情節更加好奇,由于黑色的襯托,因此黃色顯得更加突出。
除此之外,王家衛導演十分善用空鏡頭來烘托環境,營造影片的藝術氛圍。在電影《重慶森林》中,導演運用了很多黑色夜空的空鏡頭,搭配略顯陰郁的背景音樂,人們熱鬧地享受著夜生活,遠處偶爾閃過幾束光線,霓虹燈的光亮刺眼,使畫面充滿不確定性,好像下一秒就會發生什么事件,這也使觀眾的神經充分緊繃,對接下來的情節充滿期待。黑色的襯托使其他色彩更加亮眼,也使故事既陰郁又凝重,觀眾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欲望似乎正在吞噬整座城市。
1.3 和諧:追求色調的統一性
王家衛導演在追求色彩的個性化的同時,對畫面整體色調的把控十分嚴格。多種顏色交織重疊,更容易使畫面雜亂無章,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就會畫蛇添足、適得其反,因此色彩多樣的場景中總有一個主色調,奠定整個畫面的基調。例如,在金發女子與警察何志武意外相識的第一夜里,昏黃的房間散發著柔和又溫暖的色調,這樣的黃不再像之前一樣極具沖擊力,而是一種飽和度偏低的色調。女子躺在床上沉沉睡去,此刻金黃的頭發也暗淡了不少,周圍的一切都平靜如水,似乎剛才所有的緊張刺激都在這場夢里消磨殆盡。何志武無奈地看著眼前這位說睡覺便真睡覺的女子,小心翼翼地替她脫下腳上那雙米黃色的鞋子,用領帶仔細擦去殘留的灰塵,整齊擺放在床邊。雖然兩人素不相識,但此時此刻他們倒更像是兩個相識已久的故友。何志武脫下的不只是鞋子,還有那狼狽的偽裝和殘留的欲望。此處畫面的整體色調較為暗淡,不再有類似于明黃色的強烈色彩,色調統一的畫面帶給觀眾舒適的感受,使人的內心隨故事情節一同放松下來,沉浸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享受著色彩帶來的奇特的視覺體驗。
2 色彩語言運用的意義
2.1 人物塑造:復雜交錯的內心世界
電影《重慶森林》在運用色彩語言時,首先想要實現的就是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塑造人物,除了從視聽語言和情節設置入手以外,色彩也是一個絕佳的選擇。例如,失戀的何志武購買罐頭時的超市背景,導演選擇了淡藍色的冷色調,以表達人物內心的傷感寂寞。在25歲生日即將到來之時,失戀的何志武選擇在雨中奔跑,把體內多余的水分蒸發掉,這時的畫面更是如此,濃郁的藍色充斥著整個屏幕,就連身上的白色短袖也一并被染成藍色,人物內心的痛苦仿佛快要溢出屏幕。
電影《重慶森林》絕大多數畫面采用冷色調,但在必要時,也會穿插幾處暖色調,以保證情節的發展。例如,合理地應用黃色除了能帶給人希望、欲望的感受以外,還可以給人強烈的不安感和威脅感。影片在塑造利用金發女子的印度人時,就使用了大量的明黃色,這種黃色激烈又尖銳,完美呈現出一個反派角色該有的奸詐和狡猾。而當何志武在酒吧和金發女子邂逅時,身后的背景則透露出一絲淡淡的紅色,象征著何志武內心對迫切想擁有愛情的期待與渴望,以及二人此刻將要萌發出的愛情的火花。
2.2 渲染氛圍:亦幻亦真的城市風采
電影《重慶森林》在環境的渲染和氛圍的烘托上也運用了大量的色彩語言,使其充滿浪漫和藝術的氣息。色彩具有象征性,能影響人的情緒,但是藝術作品中的情緒效果,既不是作品中某種色彩作用的結果,又不是某種色彩與其情緒作用一一類比的結果,而是各種色彩在畫面色彩關系中相互作用形成一定色調并表現藝術家獨特審美的結果[2]。例如,影片在展現城市生活時,色調大多較為暗沉,交雜著紅綠色的霓虹燈光,以此體現喧囂熱鬧的大城市中小人物內心的孤獨寂寞,頗具美學意蘊。
與多彩的霓虹色不同的是,在第二部分的故事中,警察663和阿菲在快餐店交談,畫面始終以藍白相間的冷色調描繪,透露出一種清冷之感,也寓意兩人內心的尷尬與疏離。兩個部分使用的顏色不盡相同,但表達的情感卻類似,由此可見,電影《重慶森林》在色彩語言的運用方面別出心裁,每一種顏色都富含深意,絕不是隨意選擇的。
2.3 彰顯風格:華麗憂傷的美學價值
色彩還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凸顯影片風格特征。例如,金發女子與警察何志武相識的第一夜,畫面由濃郁的彩色轉變為淡黃的灰色調,使觀眾從緊張的情緒中抽離出來,而這樣的色調轉變也預示著后面的故事情節。這一夜的放松使女子的思想發生改變,為接下來金發女子反殺毒販、丟掉假發作了鋪墊。而第二部分663和阿菲在快餐店的情景也是如此,藍白相間的冷色調給人一種清爽明亮、心情愉悅的感覺,為后來兩人再次在快餐店相遇作了鋪墊。
當導演將色彩的形式、內涵、情緒和影片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之后,色彩就會和影片一起呈現出一種風格化的效果,在這個特定的風格中敘事和抒發情感[3]。各種色彩的交織使用共同構成了一幅幅充滿詩意的畫面,展現了國際都市下小人物漂泊無依的命運,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非凡,而人與人的心卻遠在千里之外,所有的迷茫彷徨、孤獨凄清在色彩的映襯下顯露無遺。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但是小人物之間的細膩情感足以令人動容。電影《重慶森林》風格獨特,導演將色彩與人物刻畫和情節發展相結合,使影片更具美學價值。
3 結語
在中國電影藝術史上,王家衛導演獨樹一幟,開辟了寫意美學的文藝片之路,他的影片《重慶森林》憑借充滿迷失感的鏡頭設計、迷幻的色彩語言、抒情性的電影敘事,以及獨特細膩的后現代元素,展現出濃郁的懷舊風格,展現出國際都市下人物的輪回與宿命,成為中國文藝片的經典之作。導游通過對色彩語言的精巧運用,將現代化潮流與藝術性緊密結合,展現了人與人之間斬不斷的情感糾葛。王家衛導演慣用明暗交錯對比的手法,借著瞬間變幻的光影與強烈晃動的跟拍鏡頭,將故事人物無助彷徨的游離之感與難以掩蓋的欲望之火展現得淋漓盡致,細膩刻畫了在這片難逃的重慶森林中,人們渴望而又難以預測的愛情。
參考文獻:
[1] 魏建強.探析中國電影寫意美學的“現代轉化”:以《重慶森林》為例[J].大陸橋視野,2021(2):121-123.
[2] 徐恩玉.電影色彩語言的表意功能與藝術特征[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3] 張海燕.電影藝術中色彩的敘事功能和審美效果分析[J].電影文學,2014(13):142-143.
作者簡介:李子歆(2002—),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電影評論。
線晨(1984—),女,遼寧大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電影敘事學、科幻電影、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