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霞 盧金鑫


基金項目:
西南民族大學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YB2022593);西南民族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2022Y006)。
作者簡介:
王淑霞(1998- ),女,漢族,甘肅武威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咨詢。
通訊作者:
盧金鑫(1992- ),男,漢族,河南信陽人,本科,研究方向:滅火救援,郵箱18511807133@163.com。
摘要:本文通過了解消防員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其影響因素。調查采用癥狀
自評量表(SCL-90), 對北京市364名消防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消防員的SCL-90總分及維度得分均顯著低于中國軍人常模,其中陽性檢出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強迫、抑郁和人際關系敏感。消防員在高危高壓的生活環境下產生不同程度的負性心理,社會及單位應關注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尤其是工作年限≥8年的指揮員及高學歷的消防員。通過開展相應的心理疏導及干預活動,對提高消防員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消防員;心理健康;SCL-90
引言
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是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骨干力量[1]。消防工作的突發性、緊張性和高負荷等特點,使消防員易于暴露于車禍、心理等職業健康危險因素[2]。個體的心理壓力過大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癥狀[3],如不能及時疏導消防員的心理壓力,則會引起各類心理問題。有研究表明,消防員焦慮癥狀達到92.68%,有抑郁傾向的達到77.5%,其中有嚴重抑郁傾向的達到25%,表明消防員目前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4]。特別是在面臨一些救援難度大、傷亡慘烈的事故時,消防員容易產生心理應激反應,出現各種生理和心理癥狀[5]。因此,了解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其影響因素,對于提高消防員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法,以各消防救援站為單位,通過網絡平臺發放問卷,采取自愿原則填寫,采用匿名形式作答,對北京地區的消防員進行調查研究,共發放問卷387份,回收有效問卷364份(94%),平均年齡(27.68±5.80)歲,均為男性。
(二)研究工具
由王征宇編譯[6]的SCL-90量表,共90個項目,分為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10個因子,5級評分(0=從無,1=輕度,2=中度,3=相當重,4=嚴重),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SCL-90陽性評分標準:總分≥160分或陽性項目數≥43個或任一因子分數≥2分。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83。
(三)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6.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利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法等,與軍人常模進行對比分析,對消防員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評估,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研究結果
(一)消防員心理健康水平
將消防員心理健康水平與中國軍人常模[7]比較發現,消防員的9個因子分均低于中國軍人常模,說明消防員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上優于軍人群體。SCL-90總分為(109.76±32.55)分,33例心理問題陽性,該地區消防員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強迫、抑郁和人際關系敏感(前3位)。
(二)消防員心理健康差異狀況
首先,對不同工作年限的消防員在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了差異檢驗發現,不同工作年限的消防員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敵對和偏執因子間存在差異,總體呈現工作年限≤5年和≤8年的消防員與>8年的消防員的得分顯著高于工作年限≤2年的消防員。工作年限>8年的消防員得分均顯著高于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消防員(見表2)。
其次,對不同身份類型的消防員在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了差異檢驗發現,國家消防員和指揮員在各因子得分上顯著高于政府專職消防員。指揮員在除敵對和恐懼兩個因子外得分均高于政府專職消防員和國家消防員(見表3)。
最后,對不同文化程度的消防員在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了差異檢驗發現,本科及以上與大專在除敵對、恐懼和偏執三個因子外各因子上與大專和高中及以下的消防員都存在差異(P<0.05),各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大專和高中及以下的消防員(見表4)。
三、討論
(一)消防員心理健康水平優于中國軍人群體
本研究測量的9個因子中,陽性因子排名前3位的是強迫、抑郁和人際關系敏感,提示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消防員心理健康狀況雖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在SCL-90的各因子得分顯著低于中國軍人常模,說明消防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整體優于中國軍人群體,但也不能忽視已經存在的問題。如不及時、有針對性加以引導,容易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
(二)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特點
盡管消防員心理健康水平整體狀況良好,但是不同群體仍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工作年限不同的消防員之間存在著差異,可能是由于消防員的救援任務不僅僅是單一的防滅火和社會搶險救援,同時也要參與水災、地震、等各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更易遭受較多負性事件等因素影響。
政府專職消防員在SCL-90各因子得分低于國家消防員和指揮員,可能是由于專職消防員是聘用制,人員流動性大,隊伍穩定性差,對救援任務的認知相差較大。在準軍事化管理下,很多專職消防員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除此之外,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消防員在各因子得分上顯著高于大專及以下學歷的消防員,可能是由于學歷較高的消防員對自己有較高的期待,當正式進入消防救援崗位時,現實的救援工作與理想存在沖突,造成了對消防救援工作產生不適應等情況。
四、對策建議
為了更好地做好消防員的心理疏導工作,立足本研究,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心理咨詢室,摸排了解消防員的基本心理狀況,增加團體輔導和一對一心理咨詢,及時引導和緩解心理壓力。要不斷提升消防員的社會榮譽感,提高優待政策,盡最大可能解決如父母生病、子女入學、配偶工作等現實問題,解決消防員的后顧之憂。
第二,支隊及以上管理部門適當增加單位與地方部門的共建和互動。增加消防員與外界的溝通交流,豐富消防員的日常生活;適當增加消防員探親休假及家屬來隊的次數,及時關注生活中遇到的負性事件,讓消防員的負性情緒和心理壓力得到合理的緩解與釋放,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第三,單位負責人要引導消防員客觀、全面了解自我的期待和定位,幫助其建立合理的目標,防止過高的目標導致失敗,產生挫敗感。加強對消防救援工作的正確認識,對其所學的專業和職業目標給予一定的發揮空間和平臺,提升其在工作上的自信心,增加工作價值感。
結語
綜上所述,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維護消防員心理健康的良好狀態,有利于保持隊伍的穩定發展,加強隊伍建設,切實有效提高隊伍戰斗力,才能更好履行服務社會的職能和責任。
參考文獻
[1]江俊穎,雷榕,劉志偉,等.新消防員人格特質與心理健康的典型相關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03):353-358.
[2]消防員職業緊張及其與心肺功能、動脈僵硬度、心率變異性和睡眠質量的關聯[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0,54(11):1196.
[3]Mulder Sanne,de Rooy Diederik. Pilot Mental Health,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Improving Safety with Peer Support and a Just Culture.[J]. Aerospace medicine and human performance,2018,89(01).
[4]付麗秋.消防員心理健康影響因素探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7,36(09):1306-1309.
[5]汪樂.消防救援隊伍心理援助工作的幾點建議[J].今日消防,2020,5(02):95+99.
[6]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學,1984(02):68-70.
[7]馮正直,胡豐,劉云波,等.我國軍人癥狀自評量表2016版常模的建立[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6,38(20):221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