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化背景下,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高校音樂表演專業不同于影視表演專業,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聲樂專業課程,還要學習表演專業課程、臺詞專業課程、形體專業課程,所學范圍更廣泛,也更具挑戰性。但是在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院校教學定位不準確、課程目標不明確,沒有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過分強調聲樂課程而忽視表演課程、臺詞課程等專業課在音樂表演專業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課程設置缺乏均衡性和延展性,教學內容老舊、缺乏創新性;考核方式存在局限性,缺乏多維度思考,無法真正達到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目的。針對這些情況,我國高校要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對音樂表演專業的聲樂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準確設置人才培養目標,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音樂表演專業在我國的推廣力度不夠,一方面是我國音樂劇市場不夠成熟,另一方面是我國缺少優秀的音樂劇演員。基于此,文章探究數字化背景下高校音樂表演本科專業聲樂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以期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音樂劇演員,擴大音樂表演專業的社會影響力。
關鍵詞:數字化;聲樂課程改革;音樂表演
中圖分類號:J604.6;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2-00-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校級一流本科專業“音樂表演”專業建設階段成果
數字化背景下,高校傳統的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另外,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落后、考核方式不科學等一系列問題,表明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亟須改革。對此,本文主要探究數字化背景下高校音樂表演本科專業聲樂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1 高校音樂表演本科專業聲樂課程教學現狀
1.1 培養目標定位不清晰,課程目標不明確
音樂表演專業課程具有獨特性,而目前教育部并未出臺相關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我國各大高校主要根據自身屬性、所處區域的歷史特性、當地民風民俗等開展音樂表演專業課程教學。這使我國各大高校在培養音樂表演專業人才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而且我國一些綜合性院校也開設了音樂表演相關課程,這些院校在音樂表演方面缺乏教學經驗,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也較為模糊,因此難以培養出真正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音樂表演專業人才[1]。
在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中,學生要學習一門重要的課程,即聲樂課程。聲樂是音樂表演的基礎,因此聲樂課程教學有較高的要求。目前我國高校很多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聲樂訓練,對這些學生而言,高校必須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明確教學目標。當前我國高校對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定位不清晰,課程目標不明確,難以實現較好的人才培養效果。
1.2 課程設置缺乏均衡性和延展性,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
音樂表演專業不同于影視表演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學習與聲樂相關的知識,還要學習表演、臺詞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音樂表演專業的課程設置尤為重要。當前我國高校在音樂表演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過于注重對學生聲樂基礎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的表演和臺詞能力的培養。部分高校認為音樂表演專業應突出音樂的重要性,這一觀點有待商榷。
音樂表演專業不同于影視表演專業,但這并不代表音樂表演專業可以忽略表演、臺詞課程的教學。相反,音樂表演專業課程要比影視表演專業課程更寬泛,除了要學習聲樂課程,還要學習表演課程、臺詞課程、形體課程等,這些都是音樂表演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重視相關教學[2]。
如今,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的課程設置缺乏均衡性和延展性,而且教學內容老舊,缺乏創新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3 課程教學方法單一,教師缺乏專業培訓
在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難以真正實現教學目標。音樂表演作為一門注重實踐的專業,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一直堅持固有的教學理念,過分注重理論教學。大部分高校聲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直在思考“我要講什么”,忽略了“學生要聽什么”,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效率低下,難以實現培養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教學目標。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革,越來越多高校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多元化教學,強調學生這一課堂主體的重要作用。當前我國高校在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注重對聲樂教師的培訓,難以改變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進而影響教學質量。
1.4 課程考核方式具有局限性,缺乏多維度思考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對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考核方式仍是傳統的卷面考核,但是對音樂表演這種實踐性強的專業而言,高校在考核過程中難以突破傳統考核的局限性,考核方式單一,缺乏多維度思考,難以準確評估學生的學習水平,無法做到公平公正考核。
在高校教學中,期末考核占據較大的比例,考核結果將錄入學生檔案,對學生獎學金評定有重要影響。但是對音樂表演專業來說,其考核方式過于單一,難以真正達到評估學生學習水平的目的。而且在評估過程中,過于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水平的考核,忽略了聲樂課程的獨特性,評估結果不夠準確,對學生不夠公平,難以實現培養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教學目的。
2 高校音樂表演本科專業聲樂課程教學改革意義
2.1 有利于更新教學內容
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比較落后,無法有效培養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在數字化背景下,高校必須從數字化角度出發,對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從而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培養更加專業化、現代化的音樂表演人才[3]。
音樂表演作為一門與文娛產業相關的專業,高校教學要反映時代元素,將現代化數字技術融入教學過程,在舞臺場景的搭建、表演場地的切換、教學設備和內容的更新等方面,都要體現出現代元素,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為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音樂表演專業人才。
2.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仍以文化課程為主,大部分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接受了很長時間的文化課程教學,對音樂表演專業內容的接觸較少,專業基礎較差。并且我國大部分高校在音樂表演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忽略了音樂表演專業的特殊性。
音樂表演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對學生的聲樂基礎要求較高,無論是聲樂課程、表演課程還是形體課程,都非常強調實踐性。因此,高校要結合數字化背景對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從而提升學生的聲樂基礎水平,培養更加優秀的音樂表演專業人才。
2.3 有利于滿足時代發展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的教學也要不斷進行改革,努力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與時代發展緊密聯系,尤其是聲樂課程教學,不同時代的音樂劇在形式、唱法上存在差異,這就需要高校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及時對聲樂課程教學進行調整。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課程教學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導致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課程教學改革陷入停滯狀態。
在數字化背景下,對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有利于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培養更加現代化的音樂表演專業人才。
3 數字化背景下高校音樂表演本科專業聲樂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策略
3.1 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
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清晰,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不明白要為社會培養什么樣的音樂表演專業人才以及如何培養音樂表演專業人才,這嚴重影響了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無法滿足社會對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需求。
數字化背景下,高校要結合社會需求,制定更加明確的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既要立足于整體規劃布局,又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促進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努力培養順應數字化時代發展潮流的音樂表演專業人才[4]。
3.2 合理設置課程,創新教學內容
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過于注重聲樂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聲樂實踐教學。高校音樂表演專業的聲樂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專業課程,應注重對學生聲樂實踐能力的培養,合理設置課程,增加聲樂實踐課程的占比。
數字化背景下,音樂表演行業正努力隨時代發展而變革,舞臺場景的布置、音樂劇的劇目選擇、流行曲的選擇等方面都更注重適應時代,而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比較落后,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需求。對此,高校要對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配置,更新教學內容,加入時代元素,在課程設置方面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3.3 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教師開展教學培訓
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的教學方法單一,大部分專業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過于注重“我要講什么”,忽視了“學生要聽什么”,沒有準確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激發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教學效率低下。
在此背景下,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教師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幫助學生搭建特定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高校還要通過培訓使專業教師與時代接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更好地促進數字化背景下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的改革。
3.4 多維度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加強課程資源建設
課程考核作為高校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對學生的獎學金評定有重要影響,因此要給予充分重視。當前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在課程考核過程中,考核方式單一,缺乏多維度思考,沒有很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難以達到真正的考核目標。
針對這一情況,高校要從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比如聲樂課程考核,既要注重對聲樂理論知識水平的考核,又要注重對聲樂實踐能力、舞臺表現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的考核。按照聲樂實踐能力、聲樂理論知識水平、舞臺表現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的排序,合理分配比例,更加全面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
同時,利用大數據加強聲樂課程資源建設,讓學生有更多的渠道獲取教學資源,促進數字化背景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的改革[5]。
4 結語
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合理的教學計劃、完善的考核方式等,教學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尤其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高校一直在尋求教學的改革,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也亟須變革。我國高校要結合時代背景,從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方法革新、教學考核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進行改革,切實推進數字化背景下音樂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 張耕源.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J].戲劇之家,2018(26):163-164.
[2] 楊冬梅.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研究:以音樂表演專業為例[J].藝術評鑒,2018(7):109-110.
[3] 李雁冰,王鶴,肖永輝,等.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的意義探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2(7):3-5.
[4] 沈艷芳.音樂表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天中學刊,2016,31(5):126-128.
[5] 高躍進.聲樂專業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培養策略[J].中國科技之聲,2019(1):12-15.
作者簡介:魏晨晨(1992—),女,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