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腹瀉時,第一時間想到的藥物就是黃連素,黃連素在許多人眼里就成了“萬能止瀉藥”。黃連素的化學名稱為鹽酸小檗堿,為毛茛科植物黃連根莖中的一種生物堿。小檗堿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弗氏、志賀氏痢疾桿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并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對結核桿菌、鼠疫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大鼠的阿米巴菌也有抑制效用。小檗堿在動物身上有抗箭毒作用,并具有末梢性的降壓及解熱作用。小檗堿的鹽酸鹽廣泛用于治療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對肺結核、猩紅熱、急性扁桃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療效。中醫常用黃連、黃檗、三顆針及十大功勞等作清熱解毒藥物,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即小檗堿。
然而,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總體可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黃連素只適用于細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瀉,而對非感染性的腹痛腹瀉,黃連素是毫無作用的。
黃連素是從黃連、黃檗等中藥材中提煉出來的一種具有生物堿成分的中成藥,真正的藥名為“鹽酸小檗堿”,已被收入國家基本藥品目錄,與國家公布停用的化學藥品中的復方黃連素片和復方黃連素注射液,是完全不同的藥物。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黃連素對痢疾桿菌、結核桿菌、肺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對乙群痢疾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強,對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消化道炎癥性疾病有特效。
由于價格便宜、服用簡單、攜帶方便,很多家庭都把黃連素當作居家必備良藥。它主要針對由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引起的輕型感染性腹瀉有效,對非感染性腹瀉無效。腹瀉患者一定要明確病因后再決定是否服用黃連素。口服黃連素不能預防任何細菌感染性腹瀉,因此有人外出吃飯、旅游、出差時,提前吃幾片黃連素預防腹瀉是無效的。
黃連素具有抗菌作用,如果是細菌感染所導致的腹瀉,比如一般的細菌感染,或者是痢疾等,可以適當吃一些黃連素。
當然,腹瀉的治療是需要針對病因治療的。根據不同的病因,尤其是在感染方面,需要選用不同的抗生素等治療。同時,相應的生活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是乳糖不耐受的,暫時不能用乳制品;成年人出現了乳糜瀉,應該要禁止一些麥類的食品;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可以補充多種消化酶;藥物相關性的腹瀉,應該要立即停用有關的藥物,還需要進行一般的治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和營養失衡。
黃連素主要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金葡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腦膜炎雙球菌以及阿米巴原蟲等有抑制作用。但對這些病原菌(或原蟲)的抑制作用,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并不完全一樣。就目前而言,黃連素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細菌痢疾、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等腸道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瀉。
一是服藥前后兩小時內喝茶 茶水中含有大量鞣質,它是生物堿的沉淀劑,可與黃連素中的生物堿結合生成難溶性的鞣酸鹽沉淀,大大降低藥效。不建議服用黃連素期間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黃連素;有飲茶習慣者應在服藥2小時后適量飲淡茶。
二是隨意增減服藥劑量 服用劑量太小或一天服用一次等不規范用藥,會導致療效不佳;而腹瀉嚴重時有些患者可能擅自加大劑量,會引起便秘等。
1.對黃連素中的任何成分過敏者 如果屬于過敏體質,對黃連素中的任何一種成分過敏者均不能吃黃連素,以免引起機體出現變態反應而造成過敏癥狀,如皮膚出疹子、瘙癢等。
2.孕婦 由于孕婦體內的酶譜有一定改變,對藥性的代謝會產生影響,致使黃連素不容易解毒及排泄,出現聚集性中毒。尤其是在孕早期,此時胎兒剛形成,藥物也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容易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
3.溶血性貧血者 如果患者有溶血性貧血,由于黃連素本身有溶血的風險,所以此類人群不能吃黃連素,以免加重溶血性貧血。
盡管黃連素被認為毒副作用小,但長期大量使用也可能出現問題。首先,可導致腸道pH值改變,致使腸道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脂肪酶等)的活性下降,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等癥狀;其次,可致腸道滲透壓增高,使腸道蠕動加快,食物糜團和腸道黏膜接觸的時間減少,縮短了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時間,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身體消瘦;再次,影響腸道內正常菌群的活性,長期服用會造成菌群失調;最后,常吃黃連素還可能產生耐藥性,以后再吃時,療效會下降;還容易導致B族維生素吸收障礙,引起周圍神經炎。
1.選用要對癥 腹瀉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兩類,而感染性腹瀉又有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之分,黃連素只適用于細菌感染的腹瀉。而對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等原因導致的腹瀉,黃連素更是沒有作用。例如,秋天由于天氣轉涼引起的腹瀉,如果癥狀較輕,在不影響生活、工作的情況下,是不需要服用黃連素的。
2.劑量要充足 服用黃連素要足量,成人每日600~1000毫克,分3~4次服用。不要先服一片,看看沒有效果,再加一片,這樣反而不容易及時產生療效。另外,在外出就餐時,有人會習慣性地吃幾粒黃連素預防腹瀉,這會使機體產生耐藥性,還會抑制腸道正常菌群的活性。
3.不可和茶水同服 茶水中含有多種成分,如茶多酚、嘌呤生物堿、多種維生素、鞣質等,其中鞣質會在人體內分解成鞣酸。黃連素口服后,幾乎不被胃腸道吸收,而是停留在腸道內,以持續對抗致病的細菌。但是茶水中的鞣酸會沉淀黃連素中的生物堿,使其藥效大大降低。因此,不僅不能用茶水送服黃連素,而且在吃藥前后兩小時內也不能喝茶。
4.不可長期服 雖然黃連素的不良反應較少,但也偶有惡心、嘔吐、皮疹和藥熱等表現。長期大劑量服用黃連素會導致B族維生素吸收障礙,從而引發周圍神經炎。所以,如果要長期服用黃連素,一定要謹遵醫囑。
劉曉川 主任醫師
北京應急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中國醫學會北京消化分會及消化內鏡分會委員,北京醫師學會消化分會及消化內鏡分會理事。從事臨床醫療工作20余年,在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縮性胃炎、急性胰腺炎、功能性胃腸病、消化道腫瘤、肝膽疾病等的診療上具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胃腸鏡檢查及內鏡下治療操作1萬例以上,在消化道出血內鏡診療、消化道息肉、癌前病變、消化道腫瘤及并發癥的內鏡診療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承擔院級和參加省市級科研項目9項,獲部級科技二等獎,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及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主編及參編論著3部。
坐診時間:周二、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