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日新月異,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就業范圍與人才需求量不斷擴大,企業對人才創新性、專業性都有較高的要求。版式編排作為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一門具有代表性的基礎課程,所學技能大量運用于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信息設計、網頁設計等綜合性設計項目中,在平面設計工作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不斷緊跟行業領先標準,保證教學的先進性和有效性,才能培養出適應國際化發展的高技能人才。世界技能大賽作為評判青年技工技能水平的最高平臺,項目的技術標準遵循相關領域的最新行業標準,能夠充分體現每個項目在世界技能領域發展的最新趨勢。通過對世賽最新標準與行業現狀的調研,進一步了解行業、企業發展趨勢,以及行業、企業對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文章結合世賽標準,分析平面設計相關崗位標準及核心技能,根據企業所需新型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務,總結教學經驗,比照現有教學大綱,通過調查報告的形式反映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為版式編排一體化課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的修訂、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關鍵詞:版式編排;一體化課程開發;世界技能大賽;賽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8-0-05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 研究背景
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關于實施新時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的意見》中提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引領廣大勞動者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走技能成才之路,將技能競賽作為重要選拔途徑,進一步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賽和全國技能大賽為龍頭,省級技能大賽為主體,市、縣級技能大賽和企業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為基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因此,思考與探究如何在一體化教學中合理轉化與運用世賽理念、技術標準與成果成為中職學校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版式編排作為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一門具有代表性的基礎課程,所學技能大量運用于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信息設計、網頁設計等綜合性設計項目中,在平面設計工作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不斷緊跟行業領先標準,保證教學的先進性和有效性,才能培養出適應國際化技術發展的高技能人才。
1.2 研究意義
本研究通過對世賽最新標準與行業現狀的調研,進一步了解行業、企業發展趨勢,以及行業、企業對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結合世賽標準,分析歸納平面設計相關崗位標準及核心技能,根據企業所需新型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務,總結教學經驗,比照現有教學大綱,通過調查報告的形式反映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更新內容建議,從而為版式編排一體化課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的修訂、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2 平面設計技術項目世賽標準與行業現狀概述
2.1 平面設計技術項目世賽標準
世界技能大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WSC)是當今全球地位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競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平面設計技術項目,歸屬于世賽創意藝術與時尚大類,其包含四個模塊,分別是廣告設計、編排設計、包裝設計、信息設計。比賽過程中,選手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指定模塊相關工作任務。世賽對選手的技能要求主要包括:具有創造力,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操作電腦設計軟件;能應用廣告創意技巧、圖形設計、出版物編輯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印刷包裝設計和排版等技能;展示產品及進行圖形解讀。
如圖1所示,主要考核選手的設計創新能力、美術繪畫功底、軟件實操能力和競賽潛力。版式編排作為設計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每一個比賽模塊中,如海報、畫冊、宣傳折頁、包裝及信息排版等[1]。
2.2 課程及行業現狀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日新月異,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企業對人才創新性、專業性都有較高的要求。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院校教育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企業對專科職業院校學生的聘用率也逐漸提升。美術設計與制作相關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對口率達到80%,就職于互聯網電商行業與廣告設計行業的人數占比較大,其次是新媒體行業和印刷出版行業。據調查,職業院校相關專業畢業生薪資水平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從整體行業薪資標準來看屬于中下水平,企業核心崗位用人現狀仍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主要問題在于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設計創新思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與溝通表達能力有所欠缺,且技能水平和市場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在實際崗位中的突出問題主要是缺乏行業知識背景,不了解行業相關標準;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掌握不夠充分等。此外,考取職業等級證書是職業技工類院校的優勢,但美術設計對應的裝飾美工工種內容相對老舊,與企業看重的設計能力脫節,企業對相關工種的認知和實際職業技能等級考試側重點有所偏差,因此職業院校的學生優勢并不明顯。
在課程教學方面,中職學校學生理論研究能力較弱,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內容概念化,無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當前,大部分職業院校的版式編排相關課程基本采用一體化模式進行教學,但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世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標準的吻合度存在一定問題。例如,課程中缺少對學生設計思維與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學生調研創新性較差,缺乏主觀能動性;在版式設計軟件的教學上,受國內市場及企業新軟件更新與普及程度影響,落后于國際標準;課堂練習的項目體量與真實企業案例存在差距,無法達到企業需求;課堂所使用的設計輔助軟件更新滯后、案例老舊,與行業最新標準脫節,不利于培養適應國際化技術發展的技能人才。
3 研究目標與內容
3.1 研究目標
本研究以企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結合世賽標準,參照一體化課程的開發流程,對版式編排課程開發進行研究與實踐。通過企業調研、專家訪談、分析世賽項目考核內容,提煉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學習情境,完成版式編排一體化課程教學大綱、工作頁及資源庫建設。希望通過一體化課程的開發與應用,將行業國際標準有效融入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增強其團隊協作能力,精準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突出職業院校優勢,更好地推動行業發展。
3.2 研究內容
本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基于世賽標準的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調研。
第二,基于世賽標準的版式編排課程大綱、工作頁及資源庫建設。
第三,版式編排“課賽融合”一體化教學應用成果。
4 研究思路
4.1 新思路
世界技能大賽作為評判青年技工技能水平的最高平臺,項目的技術標準遵循相關領域的最新行業標準、ISO標準,且定期更新,以保持技術的先進性,能夠充分體現每個項目在世界技能領域發展的最新趨勢。世賽的題目要求必須來自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緊貼企業需求和最新技術標準,在滿足企業需求與行業標準的前提下,考慮崗位的發展情況,加入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技術和規范[2]。因此,將世賽標準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既符合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改革要求,又能讓課程教學始終基于最新行業標準,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從而避免學生在校所學內容與當下企業需求脫軌。
為了探索賽教融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更適合當下平面設計行業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本研究從版式編排這門課程著手,探索基于世賽標準的一體化課程開發與實踐。利用杭州輕工技師學院平面設計技術項目國家集訓基地這一優勢,探索賽教融合一體化教學模式,對建設與世賽標準對接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適應國際化技術發展的技能人才具有現實意義。
4.2 基于平面設計技術項目世賽標準的一體化課程體系調研
第一部分,問題提出。分析當前課程教學模式,找出存在的問題。調研世賽最新標準與行業現狀,了解企業所需新型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
第二部分,實踐內容。按照職業院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實際情況分層,主要實踐內容是基于世賽標準的版式編排一體化課程,包括課程大綱、工作頁及資源庫。
第三部分,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方法。該部分是對職業院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基于世賽標準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的整理和匯總,通過教學大綱、工作頁的匯編,記錄一體化課程設計。
第四部分,成果展示。更新課程內容,更符合行業最新需求和標準,教學目標更明確。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評價,通過“課賽融合”一體化教學模式,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素養的提高。對比學生課堂成果,得出結論,即該教學模式在職業院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中存在應用優勢。
5 研究成果
5.1 以世賽為導向,調整教學大綱
職業教育的特點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培養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設計以職業技術能力的培養為核心,課程任務設計是以職業活動為基礎,提煉出典型的工作任務,通過教學過程中項目任務的實施,使學生逐漸養成職業修養[3]。
世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包含四個模塊——廣告設計、編排設計、包裝設計、信息設計,與美術設計相關企業的典型任務相契合,主要考核學生六大能力:知識理解和創新能力、設計連貫和完整性能力、版式編排能力、設計創作能力、生產技術能力、軟件應用能力[4]。將世賽全套任務標準直接融入課堂,對普通職業院校學生來說存在一定難度。引入世賽技能培訓方式,職業院校需要像訓練參賽選手那樣,分類分解涉及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講解部分理論知識。在方案實施中,職業院校還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可以采用分層形式推進教學和實訓工作[5]。因此,一體化教學大綱設計必須以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養為重心,結合學生當前的知識與能力水平,要求學生掌握底層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以此打造堅實的基礎,符合當前專業的發展規律。
版式編排課程教學對象為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三年級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與圖形、文字設計基礎,能夠使用部分計算機輔助軟件進行電子稿設計,但對版式編排理論還沒有系統的認知,且綜合實踐能力和軟件熟練度仍有所欠缺。
本研究從世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的四個模塊中分析提取與版式編排相關的代表性工作任務,將其歸納整合為單頁編排、折頁編排、畫冊編排與書籍編排四個參考性學習任務(見表1)。實踐結合理論知識要點,合理安排學時,從易到難,由簡到繁,遵循學生技能學習規律,使教學符合循序漸進原則。
此外,新版大綱對提升學生軟件應用能力方面也作了調整。
由于國內行業排版軟件更新速度相對較慢,當前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主要使用PS、AI軟件。在過去的版式編排課程中,學生大多使用AI軟件排版,雖然在前期課程中可以基本滿足單頁和折頁排版任務需求,但遇到多頁面排版任務時容易造成卡頓,軟件排版功能不足,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而國內部分企業目前使用的專業排版軟件相對老舊,與主流圖形處理軟件存在兼容性問題。世界技能大賽主要使用的設計軟件為Adobe公司旗下的Photoshop、Illustrator和InDesign,每個軟件都有明確的功能目的,分別對應圖像處理、圖形繪制和編排設計。InDesign(簡稱ID)作為一款專業排版軟件,在多頁面的編排項目(例如畫冊、書籍內頁排版)中優勢顯著。三款軟件為同一個公司研發,穩定性強,兼容度高,熟練結合使用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
為了培養符合國際標準的新型技能人才,更好地提升版式編排課程教學效率,本研究嘗試基于ID軟件單獨開設一門課程,分段教學,主要針對軟件技法、快捷鍵使用展開更為詳細的教學,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軟件基礎技能儲備,從而使版式編排一體化課程的學習重點集中在項目實踐上。
新版課程大綱通過合理分析規劃,遵循能力本位原則,將世賽標準循序漸進地融入課堂,起到顯著提升實際教學效果的作用。學生通過新版課程大綱的學習,在版式編排能力、生產技術能力、軟件應用能力上得到質的提升。
5.2 參考世賽模式,優化教學方法
版式編排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中包含非常重要的理論體系依據。職業院校一體化課程實施仍處于發展與嘗試階段,在版式編排課程基礎部分教學中,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以理論點切入,加以配套練習的方式教學。而中職學生的短板是對理論的吸收較慢,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知識無法被學生很好地理解,導致整體教學成果不盡如人意。
世界技能大賽是任務導向型比賽,比賽內容與相關專業的工作情景非常接近,與職業院校典型任務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也比較契合。本研究嘗試運用“課賽融合”[6]的一體化教學理念,采用項目教學法,以世賽標準為基礎,以比賽內容為教學方向,將世賽項目融入課程教學,按照世賽標準將課程分解成多個實際任務,結合教學知識點,以多種教學模式分段授課。
例如,在課程前期單頁編排代表性學習任務中,搭建美術館展覽相關單頁排版任務情景,引導學生圍繞展覽主題嘗試完成三個不同形式尺寸的單頁編排代表性學習任務——設計門票、海報、橫幅,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引入版面的色彩、文字排印、網格系統、視覺流程與形式法則等理論概念依據,學生分組調研和討論,獨立完成設計方案。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版式編排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為后續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后期書籍排版的學習任務中,各小組通過情景模擬成立出版社團隊,從事書籍裝幀與排版設計相關工作,利用前期核心知識積累,合作完成一本書的編排與裝幀設計。組內成員按工作崗位明確分工,各盡所能,保證組內合作高效有序,小組與小組間則秉持相互學習的原則開展良性競爭。課程項目整體過程如圖2所示。
在新的課程模式下,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導向作用,鼓勵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以完成任務為目標,結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其主觀能動性[3],學生的課程參與度與任務完成度也明顯提高。在教學中采用“重復作用原理”[7],在后期綜合項目中反復實踐與應用前期基礎理論與技術點,不斷深化其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和設計創新能力。此外,小組合作、討論與提案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等,滿足企業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素養。
5.3 結合技能比賽,完善教學評價
課程考核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和教師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版式編排課程中,教學評價一般是學生提交作業,教師打分。教師作為評價主體,評價形式過于單一。本研究嘗試將課內的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與課外的專業技能比賽評價相結合,形成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
5.3.1 課內評價
課內評價以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為主。在項目完成后,小組會對項目成果進行提案報告,針對作品進行說明,其余小組對其進行評價打分。通過小組間的評價與交流,學生能夠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教師評價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占比較大。教師在小組項目設計過程中考查各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和操作能力,并在小組完成提案匯報后,對作品進行點評,分析優缺點,同時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團隊合作能力、溝通技巧、學習態度、工匠精神等多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考量。
5.3.2 課外評價
除了課內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外,專業技能比賽也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一個有效途徑。本研究選擇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書籍設計項目為平臺,在下半學期書籍設計項目開始前,組織學生自愿申請參賽,根據比賽要求控制小組人數,確定書籍設計的方向與內容。除了基本的評價標準外,大賽額外注重作品的創新性,這也是世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和美術設計相關企業看重的能力之一。參賽過程中可以充分鍛煉并激發學生的設計創新思維,了解設計前沿趨勢。參賽獲獎作品會被收集到教學資源庫中,供之后的學生學習參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賽熱情。同時,教師可以在參賽過程中挑選出優秀學生加入學校競賽梯隊,參加市、省、國賽選拔,促進學生高階能力發展,形成“賽學訓”結合的教學模式。
6 結語
本研究從美術設計與制作相關企業實際用工需求出發,結合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和平面設計技術項目國家實訓基地條件,進行基于世賽標準的編排設計一體化課程開發與實踐。創新之處在于,將世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的最新行業標準應用于一體化教學項目中,緊跟技能領域發展的最新趨勢,以保持教學內容的先進性。依據世賽評價體系規范,“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建立與世賽標準對接的人才培養與考評體系,培養出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和滿足企業崗位需要的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 江連鳳,李曉琳,劉雯方.世賽選手思維能力研究與實踐:以世界技能大賽平面設計和3D數字游戲藝術項目為例[J].職業,2019(9):22-24.
[2] 鐘愛青,謝冠懷.世賽標準下的《網頁UI設計》一體化課程開發:暨世界技能大賽網站設計項目網頁界面設計模塊課程轉化[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7(10):64-66.
[3] 羅琨.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的探索[J].科技資訊,2018(5):175-179.
[4] 張潔靜.技能競賽促進高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J].職業,2019(24):77-78.
[5] 劉東菊.世界技能大賽對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影響力研究[J].職教論壇,2016(1):72-76.
[6] 程代娣.“網頁設計與制作”課賽融合教學模式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142-145.
[7] 唐雄漢.職業教育一體化課程教學設計的核心與基本要素[J].職業,2014(4):24-25.
作者簡介:王藝琳(1992—),女,浙江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平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