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現代化城市中生活,更多的青年開始主動追求單純、有效、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向往雅致的格調,以撫慰自己勞累的心?!吧偌词嵌唷笔欠▏F代主義設計師密斯·凡德羅在1927年提出并信奉的設計原則,認為“少”要體現“多”的設計理念和內涵,追求設計形式的簡化,形成獨特的設計風格,破除當時的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傾向。自密斯·凡德羅以后,形形色色的現代主義建筑都褪下了華美的外衣,開始采用簡單明了的設計風格,與現代人注重實用高效的需求不謀而合。極簡主義起源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本意在于極力追求簡約,其設計處理手法常常表現得極為單一,造型、紋飾都化繁為簡,“簡”之下埋藏了很多細節?!吧偌词嵌唷狈袭敶鐣奶攸c,是極簡主義之本?!吧偌词嵌唷钡脑O計思想不僅推動了極簡主義的發展,還成為現代主義設計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說,為現代極簡主義建筑設計提供了依據,對國際現代住宅室內空間形態設計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诖?,文章對極簡主義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加以探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少即是多”;極簡主義;室內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7-0-03
“少即是多”是密斯·凡德羅提出的設計原則,它以“流動空間”為主要理論,主張應用鋼、玻璃等新材料,采用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條件的新技術,以較少的限制為空間變化提供更多的可能?!吧偌词嵌唷钡暮喕O計形式很快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所接受,其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這一設計理念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诖?,本文討論以“少即是多”設計理念為核心的極簡主義在室內設計領域的具體應用。
1 “少即是多”設計理念概述
1.1 “少即是多”設計思想的淵源
“少即是多”是密斯·凡德羅于1927年提出的設計原則,最初應用于建筑設計領域,強調設計要以功能的本質實現自身的價值,不需要其他裝飾和其他審美附加因素。這一全新的設計思想在西方設計界獲得了充分的肯定,并逐步發展為現代設計黃金法則,被人們所推崇。“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為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維模式,極力主張盡量簡化的設計和語言,突出設計最初的靈感,留下很多有用的小細節并保持較高的設計辨識度,因此形成一種簡約的設計風格。
1.2 “少即是多”設計構思的意義
“少即是多”是密斯·凡德羅提出的建筑設計理念,其受到了業界推崇,具體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簡化結構構件,從而產生沒有屏障或屏障很少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間;二是簡化建筑形式,精確施工,使之成為不附有任何多余東西的,只是由直線、直角組成的規整和純凈的鋼和玻璃方盒子[1]。
“少即是多”這一思想被廣泛運用到不同類型的現代設計中,并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遵循“少即是多”理念進行現代設計,一般產品造型極其樸素,造型、裝飾手法均注重化繁為簡,但“簡”中埋藏了許多設計細節。這種看似隨意而又不失嚴謹的創作態度正是其獨特魅力所在,也是其與其他建筑設計不同的地方。
密斯·凡德羅提出了“上帝存在于細節”這一概念,同時也反映了西方現代主義樸素實用為先的審美原則,后現代主義則是對傳統無意義復雜裝飾手法的徹底否定,無論是在全球范圍內設計總體風格的發展中,還是在設計思維方式變革的大潮中,的都是革命性的。
1.3 “少即是多”的室內設計應用現狀
“少即是多”理念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與洛可可風格設計想要表達的豪華繁雜完全不同,現代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主要追求簡單美與和諧美在設計理念上的突破[2]。它的基本特征是強調簡潔感、功能化,在減法處理的基礎上,設計表現手段,刪去復雜的部分、不重要的點綴和細節,以現代設計風格中最天然的語言方法,表現出簡潔之美,倡導簡約設計美學。
隨著時代的進步,“少即是多”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這種流行趨勢也逐漸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吧偌词嵌唷笔菢O簡主義的核心,所以,將極簡主義應用于當代室內設計中是大勢所趨。
2 極簡主義應用在室內設計中的案例分析
2.1 案例一:空間布局——西班牙的BHMM House公寓
室內空間設計以藝術手段滿足人在室內空間中的功能需求與心理需求,保證空間組織形式合理,可利用空間可再生資源。比如BHMM House公寓室內空間總體設計布局靈感源于“少即是多”“流動空間”的概念。對空間進行靈活分割,減少空間限制,同時還考慮到建筑內部不同區域的通風散熱要求,以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
OHLAB設計工作室設計出西班牙BHMM House公寓外墻保溫系統,外墻采用15厘米厚的保溫系統,有關房屋保溫的所有關鍵節點全部采用最完善、最先進的保溫配件結構和技術處理方法,在項目實施全過程中完全避免熱橋。外部采用現拌面層砂漿產品,整個立面白色典雅,設計感十足。內墻輔以木紋圖案裝飾,更顯個性與美感。房間里還有隱藏式的木質百葉窗系統,居住者可以按照空間使用功能要求,靈活自由地變換室內空間,確保居住私密性。
功能區設置在小空間內,還應重視部分多功能設計,櫥柜、臺面抽屜等部件能直接通過拉出、折疊等多種組合擺放方式自動進行空間翻轉,做到將餐廳會客、用餐、收納等多種功能融為一體。
2.2 案例二:照明設計——瑞士建筑Haus Roy
極簡主義主張加入大范圍透明式窗戶設計,盡可能引入自然光,并且避免室外過多使用人工光源系統。
比如瑞士建筑Haus Roy的大窗戶就是圍繞庭院而建,透過窗戶可以清楚看到古老的庭院,搭配窗外自然風景使畫面獨具美感。在墻壁和天花板上開設窗口,不僅使自然光能夠照入室內,而且可以更好地連接室外環境。大尺寸玻璃窗既能保證室內充分的通風、采光,又加強了與室外的聯系。
2.3 案例三:材料設計——英國建筑Life House
極簡主義還注重使用那些健康、環保的裝飾材料,常見的如鋼筋混凝土、原木、磚塊等自然建筑材料,營造一種回歸自然生活的美好感覺。
例如英國的Life House,其是由英國著名建筑師John Pawson(約翰·波森)與當代美國知名哲學家Alain de Botton(阿蘭·德波頓)教授攜手合作設計建造的。這座房子是最理想的休息和度假療養勝地,旨在為游客免費提供一個能夠進行冥想訓練和治療各種疾病的場所。這座房子采用了拋光處理的水磨石地板和淺色的木質天花板,大面積的白色丹麥手工磚使室內整體環境看起來格外干凈,營造了簡單溫馨又平靜優雅的氛圍。
2.4 案例四:家居設計——巴塞羅那椅
巴塞羅那椅被譽為20世紀最經典的椅子。這是德國建筑師密斯·凡德羅為了在巴塞羅那世博會上迎接西班牙國王和王后而設計的一把椅子,與德國館的整體設計完美融合[3]。密斯·凡德羅設計的家具沒有做什么裝飾,但充分發揮了鋼椅種種優越的物理機械性能,兩根鋼管互相纏繞交叉形成“X”弓形腿,方形厚皮坐墊和細彎鋼管,反差鮮明。
除了擁有獨特的外形外,還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巴塞羅那椅的設計十分強調人體工程學的運用,考慮到每一個人獨特的個性情感需求,反映了設計者對自然人性的深切觀照,在某種意義上具有環保價值。
3 極簡主義在室內設計中的合理應用
3.1 在空間布局中
以“少即是多”理念為先導,極簡主義的室內設計風格雖然注重室內設計的功能,但并沒有完全忽視裝飾的意義。因此,如何使室內環境更加簡潔美觀成了當前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室內設計師對室內空間進行合理改造與裝飾設計,是室內空間布局設計中最本質的內容。
3.2 在燈光設計中
在當代室內整體空間照明的設計范疇內,照明、光線系統并不只是為了滿足建筑物室內局部照明的需要,更成為整個建筑室內設計的主要構成要素與表達手法。不同風格的室內設計所使用的光源類型和光色組合各不相同。燈光作為視覺刺激源,可以使人們獲得愉悅心情,放松身心。
此外,燈光還常常成為設計師劃分區域、擴張空間的一種重要工具,從而提升空間的藝術表現力。
3.3 在色彩設計中
“少即是多”理念在室內色彩設計中的應用最典型的特征是通過點、線、面等構成語言,以及色彩斑斕的裝飾材料,影響人的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因此,極簡主義應用在室內設計中還應考慮色彩設計。
“少即是多”的色彩設計理念在現代室內空間環境設計規劃中集中表現為單色或純色,形成統一協調的裝飾風格,簡約自然,但不枯燥、不空虛。比如,在白色的座椅上擺放橙色和紫色相間的小靠枕,讓座椅整體的設計充滿活力。要注意的是,設計時不要選擇太多顏色,否則會造成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
3.4 在家具陳設設計中
極簡主義并非一味簡化室內裝飾元素,還要追求室內空間的結構美和功能性[4]。在室內家具設計的選擇上,注意家具的造型及裝飾的簡潔性,確保家具材料的綠色環保、循環利用。減少室內不必要的物品堆積,從視覺上營造一種極簡美學,打造舒適家居。
3.5 在材料設計中
極簡主義崇尚對鋼和玻璃等新材料的應用,提倡應用與大工業化生產條件相適應的新工藝,讓設計富有人情味,具有獨特的內涵。以“少即是多”理念為指導,生態材料、綠色材料等成了現代室內設計中主流的設計材料,強調設計材料可回收、可再生,從已有的素材中巧妙提煉出全新的設計元素[5]。
4 結語
“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作為現代建筑哲學,適應了現代社會的節奏,成為極簡主義之本。室內空間設計中應用極簡主義并非密斯·凡德羅“少即是多”理論的簡單再現,而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內涵。其強調通過創造簡潔而富有變化的室內形態來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使室內環境充滿生命力。極簡主義的設計觀念為設計師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將其根本——“少即是多”引入室內空間設計中,使室內各種要素都得到合理運用。
本文以“少即是少”為切入點,探討了它對現代室內空間設計的啟示作用。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以“少即是多”理念為本的極簡主義將被更多的人所青睞,成為現代室內設計中重要的研究領域。因此,如何將極簡主義更好地融入現代室內設計中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王勇.淺析現當代建筑設計對“少即是多”設計理念的繼承與超越[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2(3):34-35.
[2] 岳文俊.淺析當代極簡主義室內設計風格[J].藝術科技,2015,28(10):213.
[3] 密斯·凡德羅.巴塞羅那椅[J].新美術,2016,37(4):133.
[4] 劉長東.“少即是多”理論在室內設計領域中的影響和應用研究[J].藝術品鑒,2017(9):37-38.
[5] 陳婷.淺談“少即是多的綠色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28):239-240.
作者簡介:常芳媛(2000—),女,山東日照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