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中 王瓊
【摘 要】音樂作為一扇打開人心靈的窗戶,對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幫助,正如柯達伊先生曾說過,一個完整的人是離不開音樂的;音樂對人的性情具有極大的陶冶作用。音樂在人的成長歷程上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接觸和學習音樂終身受益。人如果能在青少年階段學習和了解音樂的相關知識,對于自身也是受益匪淺的,學習音樂可以提升各項綜合素質,獲得的收益遠比單純的知識水平要重要的多。筆者將音樂中薩克斯管的常用技法和綜合素質相聯系,希望可以對讀者提供幫助和參考,也希望老師和各界人士提出寶貴意見。
【關鍵詞】音樂;技法教學;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引言
在浩瀚的音樂海洋里,各種不同的樂器、聲音帶給人的聽覺感受也各不相同。在其中,薩克斯管的音色優美動聽,雖然屬于一個近現代樂器,但是其的使用范圍和受眾群體及其廣泛。隨著科技和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和學習到薩克斯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的興趣愛好以及各項綜合素質。本文通過對薩克斯管的常用技法進行講解以及在青少年階段學習音樂養成的綜合素質相結合進行淺述,意在與老師和學者們進行交流,也希望能對薩克斯管的愛好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薩克斯管介紹及常用技法
薩克斯管,是于1840年由比利時人阿道夫·薩克斯制作而成的木管類樂器,音色曼妙動聽用途廣泛,人們為了紀念他便用他的名字來命名此樂器。薩克斯在銅管和木管樂器分類中是比較特殊的存在,薩克斯全身幾乎都是由銅、銅合金等材質構成,讓人們誤以為它屬于銅管樂器,但卻是依靠哨片(材質多為蘆葦桿)進行發聲,所以在分類中屬于木管樂器。薩克斯管可拆解為管體、管脖、笛頭、哨片、卡子五個單體。常見的薩克斯管分為降B高音薩克斯、降E中音薩克斯、降B次中音薩克斯以及降E降低音薩克斯。高音薩克斯為直管造型,音色清脆明亮;中音薩克斯音色甜美適中;次中音薩克斯音色醇厚悠揚;降低音薩克斯則音色厚實沉穩,在常見的薩克斯種類中占較小數。在教學中,我們通常使用降E調中音薩克斯進行教學,原因是此型號的薩克斯音域寬泛,介于小提琴和圓號之間,音域在小字組#c至小字二組g,適合演奏各類不同風格的樂曲;其次,在音色上較為容易控制,高音薩克斯的音色高亢清脆,猶如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跑車,初學者如果直接上手此樂器會造成音準、嘴部控制等一系列問題,所以中音薩克斯便是初學者最好上手的薩克斯管。
(一)吹奏時氣息準備
氣息對于管樂手尤為重要,可以說氣息的好壞直接影響樂手演奏的高低水平。同其他管樂一樣,在吹奏薩克斯時也采用腹式呼吸。我們經常會遇到初學者在換氣時看似吸了飽飽的一口氣,有明顯的提胸動作,但氣息并沒有沉到腹部,在吹奏時感覺力不從心,并很容易有疲勞感;這是對于胸腹式呼吸的理解有錯誤。我們在吹奏時首推胸腹式呼吸而不用胸式呼吸。
在這里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可以讓學習者迅速找到胸腹式呼吸的正確位置。可以讓學生放松平躺正常呼吸,手放在腹部感受隆起,多次進行體驗并找感覺進行練習。在熟練后,可嘗試進行快速的換氣,以應對有較高難度樂句輪換的需求。
在樂器上則要多練習長音得以完善,尤其低音為主。很多演奏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忽略了低音的練習,能否在樂器上平穩的吹奏出高低音的轉換便可以看出演奏者氣息的控制水平。以及在演奏表現情感的樂句時,演奏者要用自己的“氣息”去“唱”作品,才能使線條更流暢優美。
1.薩克斯管的循環換氣
循環換氣作為氣息練習的進階技法,原理是通過用鼻子吸氣的同時鼓腮,將嘴部的氣依靠兩腮擠入笛頭,達到某音或者某樂句在不斷的前提下演奏者進行了換氣的技巧。比如有較高難度的曲目《蜜蜂》,大量密集的樂句銜接的非常緊湊,就需要使用此技巧進行演奏。練習方法可準備一杯水,一根吸管進行練習:將吸管插入水杯,吹氣的同時鼓腮,將嘴中的空氣往外擠,同時鼻子快速吸氣。準備水的原因是能更直截了當的看到此練習的效果和完成度,如果換氣的同時水杯沒有水泡則說明此技巧還需要加強練習。
2.超吹
超吹的概念是在樂器本身最高音域上,根據演奏者的手指、氣息配合而發出樂器起初設計的最高音之上的音。該技法在已被廣泛運用到薩克斯管上,尤其以流行音樂、爵士、古典音樂作品在薩克斯上也有所涉及,如用薩克斯管演奏《威尼斯狂歡節》便需要用到超吹。
練習超吹也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卡準校音器,若音高發生偏差,吹奏出再高的音也沒有實際意義。②打開喉嚨,控制好氣息,心中對實際音高要有概念,想象著用樂器去唱出音高。并且能熟練吹出超吹音后,可以將其代入音階、琶音輔助練習。③指法,超吹起初并不在設計之中,加上不同品牌的樂器制作工藝也有所偏差,指法不完全固定,要隨吹奏者自身以及樂器控制的感覺來衡量標準,吹奏同時在腦海中想象唱實際音高。
(二)運指
在演奏速度較快的難度樂句時,雙手的反應速度與靈活性是演奏者要面臨的一道難題。薩克斯管的指法在木管中相對簡單,在吹奏管體兩個八度之內的音時,演奏者只需要按照手指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的順序便是音階的順序,但是很多愛好者在吹奏時忽略了手指和鍵子之間的準備和距離。例如在吹奏F音時,很多人的中指或食指會抬得非常高,這樣非常不美觀且影響下一個音。因此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雙手的放松
正確的做法是演奏者應該充分放松雙手,手指的指肚子輕輕放在鍵子上,但不必完全按下去,輕輕貼合即可。吹奏不同的音時,手指保持一定的弧度,切記手指伸直,從而影響音的連貫性和靈活性,也要避免用力過度,力量放在指肚子上,說明用力過大。
2.演奏的姿勢
演奏者無論站姿、坐姿都要將自然放松。很多演奏者胳膊肘容易夾在身體兩側,整體姿勢很小,打不開,無法吸入足夠的空氣,結果就會導致聲音發癟;同時腰部彎曲太大,導致氣柱塌陷。坐姿演奏時雙腳距離應與肩同寬,重心放于雙腳之間,胳膊肘盡量離兩肋遠,脊柱保持正直。雙手自然放松向內彎曲輕輕放在鍵子上。在站立演奏時,也要注意腰桿當家背部挺直,兩腿自然分開,吹奏時管身不要緊貼身體,給右臂一定的活動空間,這樣才能保證正常的運指。
3.提升運指技巧
熟練掌握大小調、琶音的練習,同時要保證“干凈”,也就是音和音之間不能拖泥帶水,兩個相連的音之間一步到位。以及要多練習顫音tr,加強手指的靈活度。
(三)吐音
1.單吐音
吐音的發音原理是在保持正確的口型基礎上,在呼氣的同時舌頭迅速后撤,切斷氣流,在聽覺上類似于發出“吐”“T”的音。吐音是管樂特有的一項吹奏技法,因為管樂大都屬于單旋律樂器,并不具備吹奏雙音或和弦的功能,在面對樂句中不同的表現片段時如頓音、無連音線的段落時,便要用到吐音技巧。
吐音技巧很考驗演奏者的功底,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初學者在練習吐音時,總感覺很笨拙,音與音之間雖然吐開但并不連貫、速度不快,顯得非常生硬。在練習時,筆者建議吐音技巧應放在最后,先把氣息、指法、樂理知識熟練掌握后再進行學習和練習,因為吐音技巧很多初學者非常急于求成,如果養成了“大舌頭”的習慣,將會極大影響之后的學習并且很難改正。所以切記慢練。
2.雙吐音
雙吐音即在單吐的技巧上增加另一個吐音,舌頭發出第一個“T”之后,依靠喉嚨將氣流打斷,發出“庫”“K”的音,連貫起來后就是“吐庫吐庫”的效果。薩克斯屬于單簧類樂器,在吹奏雙吐時,因為笛頭占據了大部分口腔空間,空間內的氣流如果不多或力度不夠,再發出第二個“庫”是比較困難的,因此也比較考驗吹奏者。練習方法同初學單吐一樣,應先在笛頭上練習“K”的吐音,做到可以清楚地將音吹到和正常單吐一樣,再加入“T”音“TKTK”。
二、有關于青少年綜合素質的培養
目前,薩克斯管的青年愛好者日益增多,在我對青少年學生的教學過程中關注到學習音樂對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并與大家分享。
第一,可以培養欣賞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會安排一些經典曲目作為欣賞課,有助于學生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在不同作品中薩克斯扮演的角色,有古典作品中明亮詼諧的、也有流行作品中粗狂奔放的,每種不一樣的音樂作品的音樂語言不同,在表現形式上也不同,作為欣賞者也會有各種不一樣的音樂理解。同時,音樂的學習其實就是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交織碰撞,音樂能教化自我管理、強化自尊、培養創造性。我國也將音樂寫進了教育方針,確定了音樂在我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培養學生的記憶力。20世紀60年代,保加利亞拉札諾夫博士發明了一種“暗示學習法”,又稱之為“超級學習法”“超記憶法”。能使人在輕松愉快中學習,一個月就能初通一門外語。這種方法已經風靡世界,在很多國家得到推廣。這種方法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把音樂作為挖掘人的大腦潛力的工具。我們在學習到一定程度時,需要背譜進行演奏。音樂中的“背譜子”不同于學科類單調的知識點,譜面上的各種樂句處理,不同的速度、力度、音樂表情也非常復雜,若用死記硬背的方式收益甚小,在吹奏和學習中要去理解音樂中獨特的語言才能將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意思詮釋出來。
第三,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薩克斯作為吹管類樂器,不只需要手指還需要氣息、舌頭之間的互相配合以及快速的識譜能力。手型是否正確,嘴巴的控制力度、舌尖的配合、氣息是否飽滿、讀譜時大腦的反應速度;一個看似簡單的樂段,演奏者需要這么多的配合才能完成。
第四、培養學生的配合意識以及良好的視奏能力。薩克斯的演奏方式不僅限于獨奏,也還可以進行重奏、協奏等,這就需要演奏者在不同的旋律、速度、節奏上要留意其他聲部的進行,大大提高了團隊意識。薩克斯管作為一種單旋律樂器,在面對考試、演出、表演時,都會依靠伴奏一起完成;很多演奏者在初次和伴奏、鋼伴一起合作時,經常會出現與伴奏聲部錯位的情況發生。以及在正式的表演時,演奏者和伴奏聲部可能會有各種情況發生,非常考驗演奏者的心理狀態和聲部與聲部之間的配合熟練度。大多數演奏者習慣了盯著自己的譜面,打著自己的拍子,絲毫不顧及伴奏聲部。演奏者要具備一定的聽覺音樂素養與和聲知識,在與伴奏聲部錯位時,能找出失誤部分,可以進行延長、弱音、以及跳進進行處理。
同時,很多演奏者都忽略了平時視奏的重要性。所謂視奏,就是在拿到一份陌生的譜子時,能盡量不出錯誤的情況下依據譜面演奏或演唱。這項技能既可以說是演奏者日積月累的基本功,能清楚的反映出演奏者的識譜速度、手指、舌尖的配合程度,也可以說這是演奏者的專業素養。大量的專業文獻表明,一名專業的音樂演奏者一定要具備優秀的視奏能力。具體的訓練方法如下:首先,經常性有刻意的進行陌生視奏,可以先拿調號或變音少的樂譜進行訓練,后逐漸增加難度。其次,養成唱樂譜的習慣,演奏者不一定非要與專業的歌唱家相比,但是在拿到樂譜時,良好的試唱可以給視奏做到非常好的準備工作。
第五、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青少年階段的學生有較多處于內向,音樂作為一扇打開人心靈的窗戶,且音樂最終都是要進行表演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較多的演奏者有怯場的情況發生,隨著上臺次數和演奏技法的逐步增加,演奏者對自身的信心也有很大的提升;在正式的場合,在曲目開始演奏時,通常不會允許重新開始,若已經和伴奏聲部發生錯位,需要演奏者有冷靜沉著的心理素質進行樂段處理,若一味想著之前發生的錯誤,很容易影響之后的樂句。這就需要演奏者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在平時的訓練中也要重視這一點,因此,器樂的學習對于青少年來說能鍛煉和培養他們的各項綜合素質,對今后的學習也有一定幫助。
三、結語
通過本文,筆者從薩克斯管的各種常用技巧進行講解介紹,以及羅列了一些在練習時所需的一些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給讀者一些在技術上的幫助;同時筆者認為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音樂的學習能夠對青少階段的學生朋友帶來很多的幫助,也能培養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的發展,對青少年未來的成長有著良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雨昕.高校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探究[J].戲劇之家,2021(18).
[2]孫博.當前國內古典薩克斯專業音樂教育的現狀探析[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21(3).
[3]沈一鳴.和聲學新篇[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5.
[4]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5]甄曉.木管家族成員簡介[J].黃河之聲,2002(5).
[6]張鼎.薩克斯管超高音演奏技法初探[J].藝術評鑒,2021(3).
[7]廉蓮.論音樂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0).
[8]王美琦.長春市初中音樂“審美與表現”綜合素質評價的調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6.
[9]張磊.薩克斯演奏技法探討[J].知音勵志,2017(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鄉村幼兒器樂教育課程開展——以介休市鄉鎮幼兒園為例》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侯大中(1996—),男,漢族,山西晉中人,中北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王瓊(1980—),女,漢族,山西太原人,中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音樂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