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信
中共二十大報告將“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作為專章進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全面發展協商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是實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徑。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是人民政協和統一戰線的重要力量,在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大有可為。我國民主政治的長期實踐已經證明,作為參政黨的民主黨派,通過發揮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推動決策過程和國家治理的民主化,在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設計為民主黨派更好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的途徑多樣,其中參加民主黨派或者通過民主黨派表達訴求、反映意見、提出建議是重要的渠道和形式之一。從民主的形式來看,全過程人民民主把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貫通起來,把人民當家作主真正、現實地體現到黨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來。從實施民主的深度上來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的統一”。民主黨派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參與者,政黨協商和政治協商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渠道。在2022年通過并發布的《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中規定的政黨協商和人民政協政治協商兩種形式中,民主黨派都是重要力量;在兩種協商的對象上,都把民主黨派放在第一的位置。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這些特點和要求,為作為參政黨的民主黨派發揮作用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民主黨派廣泛的代表性為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作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民主黨派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各個黨派都代表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界別群眾,又各自聯系著一部分特定的社會成員,有各自的政治影響范圍,接觸面廣,特別是在知識分子階層中,民主黨派更具有獨特的優勢。1950年,毛主席在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期間指出:有人認為民主黨派只是一根頭發的功勞,一根頭發拔不拔去都沒有什么關系。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從他們的背后聯系看,就不是一根頭發,而是一把頭發,就不可藐視。這生動地描述了民主黨派的代表性及其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顯然,代表性越強、代表的階層越廣泛、正面的影響力越大,就越有利于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就更能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作用。
三、民主黨派履行基本職能的過程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踐行
在新時代,民主黨派肩負著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等三大基本職能。調查研究是履行三大基本職能的基礎和條件,是民主黨派工作的基本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的過程是廣泛聽取意見和群眾呼聲的過程,是搜集社情民意和提煉真知灼見的過程,當然也是發揚民主的過程和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民主黨派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緊緊圍繞執政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履行職能、發揮作用,全鏈條參與政策決策的各個環節,又因其廣泛的代表性和人才智力優勢,能反映黨派成員和所聯系群眾各方面的意見建議。通過履行三大基本職能,民主黨派全方位參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各個領域的決策過程,進而助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現。
四、要切實增強民主黨派履職能力,助推全過程人民民主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新時代的新要求,這就要求民主黨派適應形勢、緊跟時代步伐,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講政治、顧大局、負責任,與中國共產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與中國共產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另一方面要不斷提升履職能力水平。打鐵還需自身硬,有了這么好的發揮作用的舞臺,提升水平是關鍵。要以多黨合作有新氣象、思想共識有新提高、履職盡責有新作為,以及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為總要求,體現新時代民主黨派的新風貌。既要發揮骨干成員,特別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優勢和作用,充分發揮他們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又要鼓勵廣大成員增強參政黨意識,提高參政履職的熱情;同時要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履職機制,加強對成員的培訓教育,健全考核管理和激勵保障,使他們能人盡其才,充分發揮優勢,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展現應有作為。
(作者為九三學社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溫州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溫州市委會主委)
責任編輯: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