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提出,初中各學科教學都面臨著巨大挑戰,不僅要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還要為他們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作業設計等方面構建更為人性化、高效化的教學新體系。文章圍繞初中英語課程教學展開探討,并就如何在“雙減”政策下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進行詳細分析,旨在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相關要求,為廣大初中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
【關鍵詞】“雙減”政策?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方式改進? 路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6-0049-03
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實施,我國基礎教育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學校和教師要重新審視以往的教學模式,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育人教學理念,更多地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盡可能地從能力培養的角度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筆者結合多年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經驗,闡述了現階段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雙減”背景下改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性地提出了多項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策略,希望能夠進一步完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體系,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
1.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從初中教育中缺乏英語語言學習環境現狀看,對學生的興趣引導作用遠高于單純的基礎知識學習。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興趣培養的重要性,而是習慣性地運用單一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1]。一方面,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模式運用上缺乏靈活性,大多刻板地按照教材內容順序進行教學,即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并對內容進行逐句翻譯講解,再要求學生熟讀課文之后進行重點詞句的背誦,最后以大量課后習題進行鞏固練習。其整個過程大多圍繞教師和課本展開,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如果學生專注力不強,很容易跟不上教學節奏,最終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在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很多學校要求英語教師進行課程創新,但部分教師僅僅是在課程教學形式上進行改變,并沒有真正地改變教學內容,給人一種“新瓶裝舊酒”的感覺。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真正地從學生學習需求方面進行教學創新。
1.2 過于注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
英語是中考的重點科目,對學生綜合成績的影響非常明顯。很多初中英語教師為了提高升學率而將課程教學重心放到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上,忽視了其他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進一步學習造成不利影響。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非常推崇“題海戰術”,認為可以通過大量習題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敏感度。殊不知,機械性的重復練習很容易讓學生喪失英語學習興趣,養成被動學習的不良習慣,使得學生的思維發展受限,最終導致學生雖然可以在書面考試中獲得高分,但并不能用英語進行流暢的對話和交流,嚴重偏離了語言學習目標。
1.3 忽視學生課堂主體性,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是新課程教學改革所提出的核心教學理念,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擺正自身在課程教學中的角色位置,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導致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第一,教師習慣性地運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教學,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導致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學生真正可以從課堂中學習的東西很少。第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形成過多的干擾,對學生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習慣性地運用成人思維來看待學生學習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并沒有結合初中學生學習認知發展規律進行教學調整。第三,整個課堂教學節奏非常緊湊,并沒有給學生預留足夠多的自主學習時間進行反思和總結,很容易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感到精神疲憊,進而喪失對英語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難以提升[2]。
2.“雙減”背景下改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必要性
“雙減”政策指的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以及課外培訓負擔,提出要加強學校自身的教育主陣地作用,讓學科教學回歸育人本質,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在此教育背景下,結合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特點進行分析,改進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體系就變得非常有必要。
首先,改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要求。“雙減”政策中明確指出要對營利性學科類課外培訓活動進行全面整頓,而為了解決學生在“雙減”政策后的補課需求,就需要教師正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以學生自身發展需要為目標,探討更為科學的課堂教學方式,切實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的學習重心重新回歸課堂本身,為學生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3]。
其次,改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可以極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雙減”政策要求學校為學生提供更為完善的課后服務,鼓勵教師開展多樣化的課后育人活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因此,通過不斷完善和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更為優良的英語學習環境,保障各項教學拓展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學科教學服務整體水平。
最后,改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提升學生的主觀學習意愿,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在“雙減”政策指導下,教師可以真正地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來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英語學科的魅力,進而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
3.“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進路徑探索
3.1 改進教師教學觀念,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自身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對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在加強對“雙減”政策學習的同時,及時更新自身教學觀念,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4]。對其他成功教學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將學生實際學情與課程教學目標進行統一,保證課堂教學過程的靈活性和針對性。二是教師需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方式,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給予學生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運用正確的溝通方式,通過鼓勵、贊揚、激勵等策略,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以及對教師的認同感,為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打好基礎。三是教師需要學會課程教學反思,回顧和總結課程教學過程,思考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效果呈現是否完美以及學生有沒有對教學內容全面掌握等問題,并積極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從而實現自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服務。四是優化教學評價體系,提升課堂教學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課堂教學評價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教師需要將評價對象從整體學生變為單獨的學生個體或學習小組,并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引入學生自評和同學互評,盡可能地從多個方面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真實學習水平,為后續的課堂教學設計做好準備。
3.2 重視教學情境創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雙減”政策的核心就是回歸教學本質,摒棄傳統應試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出合適的、富有趣味性的英語學習情境,從而緩解學生對英語課堂的緊張情緒,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一是教師應該遵循初中階段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情境創設。例如,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認知體系已經初步建立,但學生依舊對一些新奇事物有強烈好奇心。因此,在教學仁愛版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The Changing World時,為了更快地引出對家鄉變化探討的主題,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出發,通過對話、圖片、視頻展示等方式,引導學生回憶近些年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周邊生活環境發生的變化,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教師應該積極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手段進行情境創設,以此來提升教學情境的豐富性。例如,在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2 Keeping healthy的學習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健康有關的知識和習慣,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適時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一些課本之外的健康知識短視頻,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習慣對視頻中的觀點進行點評,進一步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3.3 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之所以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英語課堂教學的真實效用,其主要原因就是英語教學方式過于單調乏味,學生與教師之間沒有形成有效配合,使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難以緊密關聯。因此在“雙減”政策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改進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堂教學服務[5]。
第一,教師應該摒棄傳統以死記硬背為主的應試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聽力和口語方面的訓練,實現學生聽、說、讀、寫各項能力均衡發展。例如,在學習記憶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4 Our world中的重點短語share…with時,教師不應該簡單地讓學生進行機械性的重復記憶,應該從實際生活出發,通過日常情景對話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并牢記share…with的真實用法。如,在遇到下雨沒有傘的情況下,可以與同學說If you have an umbrella, let me share it with you.
第二,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滿足初中階段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實施分層分組教學策略。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7 Food festival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學情調查,根據學生以往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進行合理分組,在完成課堂教學后,為每個學習小組設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如讓小組學生找出課文中的重點詞匯;要求小組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總結概述;要求小組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情景模擬等,以此來活化課堂教學氛圍,滿足學生多層次的學習需求,全面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3.4 改進課后作業設計,落實“雙減”教育目標
優化課后作業設計,是落實“雙減”教育目標的關鍵點。在以往教學過程中,很多初中英語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課后作業對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作業布置上較為隨意,且很多作業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并不相關,不僅不能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反而還會加大學生的課業壓力,降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積極改進初中英語課后作業體系,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后作業在實際教學中的效用。一方面,教師應該控制好作業量。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課堂實際表現,精簡作業內容,讓學生可以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優的鞏固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教師應該豐富作業形式。除了傳統書面作業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創建更為豐富多樣的作業形式。如,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教師布置一些口語對話訓練,從一些熱門電影動畫中為學生選擇不同的口語對話素材,要求學生根據對話場景進行模仿訓練,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4.結束語
在“雙減”政策教育背景下,要進一步減輕初中學生的課業學習壓力并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教師應該從教學實際出發,遵循初中學生學習認知發展規律,通過更新教學觀念、完善課堂教學方式及優化課后作業設計等措施,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優化升級,全面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服務質量,為學生后續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葛路誼.結合教學改革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學周刊,2020(14):55-56.
[2]喬仲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新課程,2020(27):54.
[3]許語珊.“雙減”背景下交流-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2(41):115-117.
[4]王影.“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探索[J].新課程評論,2022(11):77-84.
[5]顏艷.“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優化路徑探析[J].中學課程資源,2022,18(11):40-41.
作者簡介:
張小勇(1970年10月—),男,貴州沿河人,大專學歷,高級教師,從事初中英語課程教學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