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移兵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應有之義。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貫徹落實《“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依托覆蓋全國的文化館(站)服務網絡體系,聚焦“全民藝術普及”職能使命,做大做強國家公共文化云第一服務品牌,引領推出了四季村晚、廣場舞、大家唱、百姓大舞臺、鄉村網紅等全國性群眾文化品牌活動,承擔實施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等國家級重點項目,為鄉村文化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面向“十四五”,需要著力從“平臺、設施、人才、品牌”四大方面,推動鄉村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是搭建平臺,為數字鄉村建設注入國家力量。依托國家公共文化云,面向全國縣以下基層文化館(站),研發推出公共文化云基層智能服務端,基層單位可以快速、便捷、零成本地訂制本地數字化服務平臺。目前,各地有621家基層單位部署應用了基層智能服務端,其中,既有內蒙古、西藏、新疆等邊疆民族地區基層單位,也有福建、廣東等東部地區基層單位。應用基層智能服務端,基層單位可以優先共享國家公共文化云推送的上千場直播活動、上萬門藝術培訓課程以及“寶藏級”數字文化資源,可以實現本地特色文旅資源、資訊、活動、產品等“一鍵”上云,面向全國開展公益推介,讓基層群眾在指尖盡享精彩文化生活。
二是創新空間,促進鄉村文化設施提檔升級。在持續提升鄉鎮文化站服務效能的同時,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聯合中國群眾文化學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華網舉辦了2022年全國鄉村公共文化空間設計展示活動,旨在持續發現和推出一批“美”“好”“新”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打造鄉村網紅打卡地。經過各省層層推選、網友投票、專家評審、網絡公示,活動最終評選出了最美鄉村公共文化空間(創新案例類)TOP30、最美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空間設計類)TOP30、網絡人氣項目TOP10、最佳設計/運營機構TOP10,以及9家優秀組織單位。其中,許多項目日益成為地方政府推動鄉村發展的“重頭戲”,有些地方政府正在謀求打造投資上億元的鄉村空間“設計谷”。一個新空間,就是一個獨特的鄉村文化IP,可以再造一個美麗鄉村,可以留住鄉愁。此外,正在探索建設鄉村智慧文化新空間,讓舞蹈、音樂、書法、繪畫、電影欣賞、旅游信息咨詢、旅游廁所、文創產品售賣、客流統計、安全監控等多種功能融于一身,打造無人值守的智慧文化體驗空間。
三是培育鄉村新型人才,助力鄉村振興。人才建設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近年來,李子柒、丁真、張同學、鄉愁等一大批“網紅”通過直播和短視頻平臺,立足鄉村,推介鄉村,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發動全國文化館(站)力量支持網紅更好推介鄉村,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以“培育鄉村網紅、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持續實施全國“鄉村網紅”培育計劃,讓“鄉村網紅”成為鄉村振興的代言人、推介官、帶貨官、形象大使,成為新時代的鄉村文化志愿者,讓“網紅”帶紅一份美食、一個景區、一條街、一座城,讓觀眾喚醒鄉愁,讓基層群眾得實惠。兩年來,通過活動比拼、網友助力、專家評議,發掘、培育了100多位既有正能量、又有大流量的鄉村網紅,綜合粉絲量超過1個億,話題訪問量突破5個億。聯合知名主持人、藝術家、非遺傳承人,與鄉村網紅“組團”,先后走進福建武夷山、黑龍江五大連池、河北圍場、北京古北水鎮等大江南北鄉村,推介鄉村美景美食,共賞鄉村煙火氣,讓綠水青山成為網友們神往的詩和遠方。在此基礎上,還將聯合各省共建全國鄉村網紅優秀人才庫,遴選創建一批鄉村網紅培育示范點,持續開展地方特色文旅資源專題推介活動,推出鄉村網紅文化惠民服務行動、和美鄉村建設等重點項目。

四是打造品牌,賦予鄉村文化振興“金字招牌”。為落實“十四五”規劃部署,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在全國評選命名了最新一批183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主要落地在各省的縣(市、區)、鄉鎮(街道),涵蓋表演藝術、造型藝術、手工技藝、民俗活動等地域特色鮮明的民間文化藝術形式,例如傳統廟會、龍燈、雜技、二人轉、茶文化、瑤繡、竹編、三月三民俗、社火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作為文化和旅游部為各地推進鄉村振興打造的國家級“文化名片”,在助力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推動優秀民間文化藝術普及、帶動民間文化藝術產業發展和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聯合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啟動“大地歡歌”2023年全國鄉村文化活動年品牌活動,發布了四季村晚、全國廣場舞展演、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演等12大品牌活動,堅持農民主體、熱在鄉村、樂在群眾,盤活鄉村農業、文化和旅游資源,培育農文旅融合新業態新模式,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鄉村文化建設,可以為鄉村振興鑄魂、立心,可以助力農民幸福、鄉村發展、民族復興,使命光榮,空間廣闊,前景可觀,需要各方攜手共進,大力推動鄉村文化建設邁向更高品質。(作者為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基層服務處處長)
編輯/張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