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成

縣域是我國經濟活動的基本單元,更是鏈接城鄉經濟的重要紐帶。我國有14億人口,大部分集中于縣域,縣域經濟的現代化既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最大短板。“二十大”報告不僅進一步強調了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還首次將創新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單獨列出,而招商引資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想實現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首先就必須做好縣域招商引資這篇大文章。
不論是實現共同富裕,還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縣域經濟都是關鍵節點和重要環節,作為出發點和起始點的招商引資工作,不僅立足現在,更是影響長遠。不論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還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縣域經濟都是核心和基礎,縣域招商引資的綠色化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招商引資一直是發展地方經濟的工作重點,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內卷和同質化問題突出。《小康》5月中旬刊,針對不少地區都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進問題,以整裝再出發為題,進行了深度分析。?如何做好協調和疏導工作,引導地方政府做好前期調研,避免盲目招商和惡性競爭就顯得非常重要。
縣域招商工作首先要把握好國家的各項相關政策,立足高質量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戰略,緊扣鄉村振興這一主題,注重本地資源、產業和經濟特點,充分挖掘自身潛力,依托強項完善產業鏈,最大程度發揮地方比較優勢,精準發力,實施錯位發展,才能更好地實現多資源整合,多產業關聯,以及多區域協同,使得招商引資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縣域招商引資工作也應適度關注戰略性和前瞻性,更多地面向未來進行戰略性思考,不僅要與中心地區發展戰略相銜接,更要注重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充分利用好數字化時代給縣域經濟帶來的新機遇,通過招商引資,推動縣域經濟的智能化、柔性化、綠色化發展轉型,真正補齊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縣域經濟這一最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