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橙橙
摘 要:演員在話劇表演過程中可以借助肢體語言、對白向觀眾傳遞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動變化,塑造人物形象,而形體語言主要是借助一種肢體動作和語言向觀眾傳達不同角色的不同特征,同時采用更加日常生活化的動作促進話劇角色更加貼近生活。因此,演員在話劇表演過程中要更多注重形態語言的表達和運用,凸顯出人物的表現特點,提高話劇表演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闡述形體語言的運用價值,分析話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種類,并提出其具體表達和運用措施,旨在提高話劇表演效果。
關鍵詞:話劇表演;形體語言;表達運用
中圖分類號:J8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3-0-03
形體語言的運用是話劇表演中十分重要的一項,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推動話劇表演中劇情的發展,并且能夠更加自然、獨特地塑造關鍵人物的性格特征、體現內心變化。而人們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并提煉出的這些形體語言,在話劇表演中能夠正確應用形體語言,能夠有效增強話劇表演所有表達的舞臺效果。因此,話劇演員要正確認識到形體語言的重要作用,采用多種良好的形體語言方式,增強話劇表演的生動形象性,促進話劇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話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運用價值
話劇表演通過無聲的方式進行表演,凸顯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體現出話劇主題,或者借助有聲表演的形式,利用夸張形體動作、神態表情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力,增強舞臺效果。形體語言在話劇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運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推動情感變化。話劇表演人員在舞臺表演過程中,自身的形態表現十分重要,從而需要合理進行形態訓練,有效提升其綜合素質和能力,從而在話劇表演過程中,自身的形態能夠和話劇中扮演的角色相匹配,塑造更加生動、飽滿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現出角色的性格特征等。另外,話劇表演人員詳細分析并掌握所扮演角色的外部特征,了解其性格變化和形成,更多分析人物的形象,同時借助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增強扮演角色形象表達,更加有效地襯托出人物形象,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提高話劇表演水平。演員在話劇表演過程中借助不同動作展現出自身思想情感和心理變化,同時充分發揮形體語言的載體作用,更加形象地體現出人物情感變化,渲染角色,帶動觀眾情緒,增強舞臺表演效果。不同演員對于話劇表演中不同角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從而在實際表演中有所不同,體現出表演者的個性特點。
另一方面,豐富表演內容。演員在話劇表演過程中,其中舞臺設計、搭建屬于十分關鍵的內容,而表演程度和藝術性卻需要演員自身的演技展示。演員自身的動作、神態等各個方面都充分彰顯出話劇表演中人物的性格特點,隨著故事的發展充分體現出人物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增強表演內容的生動形象性,得到觀眾的認可。話劇表演過程中需要以形體語言這種基本表演方式作為支持,提高舞臺表演效果,同時結合不同形體語言,更加淋漓盡致地詮釋扮演角色,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出話劇表演的藝術魅力和欣賞價值。另外,話劇中包含多種類型的人物形象,需要表演者深入挖掘和分析人物特點,給予話劇中人物生命,以形體語言體現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內心情緒,獲得理想的舞臺演繹效果,為人們帶來視覺和心靈上的沖擊[1]。
二、話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基本種類
話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基本種類主要包括空間形態語言、身勢形體語言和情感形體語言三個方面。
(一)空間形態語言
空間形態語言在形成過程中都是潛移默化出現的,不會刻意去制造相應類型的語言,主要形成于日常生活和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是一種存在于大眾現實生活的形體語言。例如,人和人在日常交往的過程中,身體距離就會展現出彼此心靈的真實親密距離,而借助該距離展現出話劇人物的親密關系,從而有效地形成一種空間的形態語言。該種距離制造的不同親密程度能夠借助一個詳細的指標進行衡量,而該指標就是空間距離,呈現出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將其全面融入話劇表演中,借助舞臺形式、人物神情、動作或者對白更加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二)身勢形體語言
通常情況下,只要借助人類肢體展現出的所有動作都可以歸納為身勢形體語言,如肩部、腿部、腰部和腿部等呈現出的動作,都屬于身勢形體語言的一種體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他人的形體動作,分析其想要真正表達的意思,這些形體語言形式在話劇表演中被演員充分合理地應用,必然會為整個話劇作品增添藝術色彩,增強話劇舞臺表現效果。身勢形體語言屬于話劇表演中的主要構成部分,需要得到演員的高度重視,充分發揮自身的重要表演作用和價值,有效增強整個話劇表演的欣賞性,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2]。
話劇表演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會將演員的身勢形體語言主要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表演者應用腰部、腹部等肢體動作更加高效地完成舞臺上需要表演的動作,主要目的是進一步保證舞臺劇情的連貫性和完整性;演員借助話劇表演的方式,更加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人們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動作。例如,表演者撓頭張望,代表在話劇中的人物具有為難的劇情;捂臉動作,可以理解為害羞等;緊皺眉頭,代表話劇中的人物需要展現出思考的形態。因此,充分體現出身勢形體語言在話劇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姿態是身勢形體語言中的核心部分,對于話劇表演的演出效果和質量具有較大影響。觀眾能夠借助身勢形體語言更加充分了解話劇表演作品想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和內涵。
(三)情感形體語言
情感形體語言主要是指面部表情,如笑、哭、發怒等。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通過交流溝通,能夠結合面部表情了解到對方的心理狀態。而話劇表演過程中,演員可以借助自身面部表情,充分表達出話劇人物的情感,塑造更加生動的人物形象,同時能夠結合情緒的不斷變化,有效推動話劇情境的發展。另外,演員在話劇表演中通過面部動作和表情,能夠傳達較多的話劇內容信息給外界。
三、話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表達與運用
話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表達與運用可以具體從重視表演經驗總結、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增強實踐演出鍛煉和自主編排形體語言等層面展開探索。
(一)重視表演經驗總結
演員需要重視表演經驗總結,學會分析人物、研究劇本,通過形體語言的感染推動劇情的發展,借助不同形體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加強對舞臺形象的藝術塑造。演員在實踐表演中有部分肢體動作含義復雜,這可以呈現出更加深刻的人物特征,掌握內心情感。話劇表演中具有多種多樣的形體語言,具有獨特的含義和特征,需要演員深入分析,全面了解話劇中的人物,將形體語言和人物形象進行完美融合,同時借助自身的舞臺表演經驗,發揮話劇表演技巧,以多種類型的形體語言,更好地演繹出不同人物特點和形象,塑造具有鮮活生命的話劇人物。另外,演員在總結實踐表演經驗的過程中,要深入挖掘舞臺形象的藝術內涵,在實踐中學會反思和不斷總結經驗,掌握話劇人物內涵,深層次研究和剖析不同話劇藝術作品,提升藝術綜合素養和內涵,并結合現實生活分析人物表演特點,發揮形體語言的最大應用價值,形成獨特的話劇舞臺表演風格[3]。
(二)加強基本功的訓練
形體語言在話劇表演中的表達和運用,需要更加注重話劇演員的基本能力,不斷強化訓練,增加話劇表演技巧、藝術修養、形體語言表達和運用等訓練內容,充分發揮基本功訓練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全面提高話劇演員的基礎素養。其中,形體語言是話劇演員的主要訓練內容,合理開展專題訓練,明確訓練關鍵點,促進演員正確分析形態語言的含義和作用,掌握空間形態語言、身勢形體語言、情感形體語言不同類型形體語言的表達和運用技巧,從而在話劇表演中更加準確、靈活地運用形體語言,全面提高話劇表演的舞臺效果和質量。
另外,話劇語言在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塑造能力,借助藝術加工形式,豐富人物形象,塑造更加鮮明的人物性格。而話劇演員在實踐中需要對人物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更加深刻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適當融入形體語言,更加準確地掌握話劇的內在價值。
在話劇表演中,無聲表演的形式,能夠更加深刻、生動清晰地刻畫出話劇人物的心理變化、人物性格等特點,同時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推動話劇劇情的發展。形體語言屬于人物心理活動表現的一種獨特形式,日常內心所思所想都會形成一種外在形體語言,兩者是一種和諧統一的形式。因此,演員不斷加強基本功練習,提高自身塑造能力,無聲的塑造形體語言,如察言觀色、聽其言觀其行等,都表達出形體語言的內涵和價值。由于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擾,形成多種活動,因此塑造出不同特色的形體語言。因此,演員需要加強練習,更加靈活應用外部形體語言,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話劇人物形象,同時在話劇表演過程中更加精準地表達人物內心活動,塑造出符合人物的聲音形象,搭配相應的表情和姿態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并且借助語氣的強調、反復,面部表情,手勢步態等多個方面更好地塑造出話劇人物的多樣化特點,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正確判斷和靈活運用[4]。
(三)增強實踐演出鍛煉
話劇表演主要借助舞臺為觀眾帶來更加直觀、深刻的感受,話劇表演過程中,舞臺對于演員的專業素質、藝術表達能力等多個方面具有較高要求,不僅需要演員加強日常基本功的訓練,還要增強實踐演出鍛煉,通過舞臺實踐,提高演員自身的藝術素養和舞臺表現力,更加生動形象地塑造角色。形體語言在話劇表演中的表達和運用,需要不斷增強演員實踐演出鍛煉,提高演員舞臺節奏的把控力,合理調整話劇表演的速度、力量,將所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演員在演出訓練中將話劇人物的思想、內心情感全面深入行動中,借助內在情感推動外表行為變化,推動整個劇情的發展,同時借助實踐演出訓練能夠將演員的演唱技能和舞臺節奏進行有效融合,有利于演員更加精準地把握節奏變化,實現舞臺節奏內外統一。形體語言在舞臺演出中能夠更加直觀地展現出舞臺動作的設計是否符合戲劇內容,能夠更加真實地展現出話劇表演作品蘊含的思想情感,在舞臺實踐中促進形體語言凝練得更加完美。
話劇表演中的人物需要具有鮮明的特征,才能促進人物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人物形象的把握需要借助舞臺,演員在舞臺中通過不同形體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當缺乏實踐演出訓練時,最容易形成的問題就是演員按照特有的模式進行表演,缺乏對“當下”行為動機的主觀感受,造成話劇人物形象塑造缺乏活性,從而為觀眾帶來模式化的直觀體驗。因此,增強實踐演出鍛煉,有助于演員在實踐中反復推敲話劇人物形象,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人物情感,掌握人物細微動作,更加完美地塑造人物。另外,話劇表演演員需要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由于話劇表演是直面觀眾的即時性演出,在實際表演中一旦出現差錯就會容易造成整個演出失敗。演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及時調整自身的表演狀態,減少緊張情緒,保持身心放松。而演員的心理素質培養和提升,需要利用豐富的舞臺實踐增加經驗,有效提升演員的應變能力。部分初期參與話劇表演的演員會有一定的怯場心理,在實踐表演過程中放不開,因此,增加舞臺實踐訓練,通過表演提高演員的自信心,積累舞臺經驗,進而更加靈活地運用形體語言,將注意力集中在舞臺表演中,從而塑造人物形象,有效傳遞話劇中的情感[5]。
(四)自主編排形體語言
話劇演員在自主編排形體語言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生活閱歷、人物形象合理編排;通過對話劇人物各個方面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深層次分析,結合表演經驗和感悟,科學合理地編排形體語言,賦予話劇人物藝術特點,從而深入刻畫藝術形象,在表演過程中增強對觀眾的感染力。話劇表演過程中,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充分表達人物感受,但是借助豐富的形體語言,能夠塑造更加豐滿的人物性格特點,在形體表演中不是單一地展示語言臺詞,需要結合劇本內容,科學合理地編排形體語言,反復思考和探究臺詞內容,綜合不同場景,進一步凸顯出人物內在性格特征。
四、結束語
演員在話劇表演過程中,借助形體語言展示人物形象,推動劇情發展,增強對觀眾的感染力,帶動他們的情緒,充分彰顯出話劇的主旨和內涵。話劇演員在實踐表演中,靈活應用形體語言,需要不斷總結話劇表演經驗,加強基本功訓練和實踐演出鍛煉,同時結合話劇表演內容自主編排形體語言,全面提高形體語言表達和運用效果。
參考文獻:
[1]邢鈺涵,陳陽.語言·動作·生活真實——探詢話劇表演兼及當下話劇狀況[J].智庫時代,2020(04):226-227.
[2]章品.話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運用探微——以《榆樹下的欲望》的表演片斷為例[J].福建藝術,2020(12):42-43.
[3]韓思齊.淺談角色形體在戲劇表演中的表現手段[J].戲劇之家,2021(18):15-16.
[4]田鶴.淺議話劇舞臺表演中真實感的塑造[J].藝術評鑒,2022(15):164-167.
[5]杜春.肢體語言在表演藝術中的重要價值探究[J].中國文藝家,2022(0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