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民
小學語文是最為基礎的知識學科,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小學生年齡較小,在學習上缺少主動性,其知識獲取的主要渠道是課堂。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處于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學習。隨著《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推行和實施,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重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積極拓展和創新,利用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迫在眉睫。
一、多樣化趣味游戲讓課堂充滿樂趣
低年級生字詞教學是每一節語文課需要突破的重難點。傳統的生字詞教學多是借助拼音認讀,在教師領讀、學生背誦的基礎上反復練習,這對小學生來講是枯燥乏味的。課堂一旦缺少趣味性,學生就很容易開小差,學習起來也會感到吃力。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置一些簡單的小游戲,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猜字謎游戲 猜字謎是一種傳統的文字游戲,主要根據漢字筆畫繁復、偏旁相對獨立、結構組合多變的特點,運用離合、增損、象形、會意等多種方式來進行,是一種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游戲。猜字謎游戲中,學生在主動思考、感受識字樂趣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獲取知識的成就感。引入猜字謎游戲來教學生字詞,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和積累生字詞,另一方面也能鍛煉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更換漢字偏旁部首游戲 漢字內涵豐富,音、形、義互相聯系。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具體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更換漢字偏旁部首的游戲中認識字音、了解字義,記住漢字的結構特征,從而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順口溜識字游戲 一年級小學生剛剛經過幼小銜接,對幼兒園里朗朗上口的兒歌記憶猶新,所以將生字根據音、形、義的特點進行歸類,編成學生喜愛的順口溜。這樣,學生不僅記憶深刻,學起來也更加輕松。
二、角色扮演感受參與的樂趣
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安排充分尊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很多課文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教學。在角色扮演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培養,生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也可以得到提高。
扮演角色參與對話 對一些人物對話較為豐富的課文,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小學三年級上冊的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是一篇對話性較強又富有趣味的文章,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夠找到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接下來的課文續編做好鋪墊。
角色轉換體驗情感 部編版語文課文的編排凸顯語用意識,致力于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針對一些故事性和趣味性較強的課文,教師可以將課本內容轉換為易于表演的劇本,幫助學生快速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去,充分體會故事主人翁的內心情感,正確把握課文主旨。學生能在多次角色轉換中感受表演的快樂,激發創作的興趣,進而培養寫作能力和創作能力。
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教學,將趣味性較強的游戲運用于教學當中,對教師的教學提升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適宜的趣味游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小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使其在相對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發揮潛能,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