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秀
新課改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育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隨著時代不斷向前發展,師風師德也越來越成為重要的教師考核指標。要想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提高教育的品質,學校就要重視教師教學素養及師風師德的提升。班主任不僅是學校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學生在校園內接觸最多的師長,班主任工作的質量與學生成長的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班主任需要及時轉變工作理念,加強自身職業素養,積極提升自身專業水平,起到表率作用。不僅如此,班主任還應緊跟時代步伐,結合學生發展的真實需求,借助多種合理有效的途徑,實現師風師德建設與班級工作的有效融合。
一、定位自身角色,轉變工作理念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班主任往往是日常教學工作的管理者。隨著思想意識和身體素質的逐步成長,初中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出現逆反心理,他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學習和生活。而且,這一階段的課業比小學階段更難,所以許多學生也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因此,初中班主任應該多學習班級管理的相關內容,提升自己的班級管理能力,對自身角色有更為清晰的定位,積極轉變工作理念。初中班主任可以先通過有效的方式改善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成為學生更親切、更信賴的朋友,將良好的師風師德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并將其貫徹在班級生活的每個環節中。初中班主任應引導學生約束自身行為,讓學生在良好師風師德的熏陶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我校一名初中班主任就對教學及管理方式進行了積極創新。該名教師在工作期間勤懇認真,每天和學生一起出操。這樣一方面,可以監督學生鍛煉身體,另一方面,又能為學生提供好的示范,讓學生確切地感受到人文關懷。因此,初中班主任應對自身角色有清晰的認知,順應時代潮流,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班級生活中主動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二、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基本需求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無疑是復雜且煩瑣的,其工作內容既包括班級管理方式的及時轉變和創新,又包括運用教育智慧處理好班級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在日常班級學習和生活中,初中班主任應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和學生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了解學生心中所想,有效減少學生之間的矛盾,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為學生的校園生活保駕護航。同時,教師也應積極展現自身的優點,成為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我校一名初三班主任的工作就做得非常出色,該名教師在工作中主動承擔相應職責,在進行科目教學時,高效地完成了工作任務。此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也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到學生,對他們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初中班主任應堅持以生為本、為生服務的理念,重視學生的基本需求,切實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此外,初中班主任應該認識到師風師德建設對學生的重要意義,堅持以德施教,積極聯系時代標準,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認識到學生在初中階段的特點,這樣才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其自身的價值,構建全新的教育體系。同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深入生活,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學習特征,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還可以讓班主任的工作質量得到提升,更好地表現師德內容,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
三、提高自身素養,發揮表率作用
要想將良好的師風師德真正落實到班級日常工作中,初中班主任就要更加注重自身教學素養的提升,不僅要在班級工作中發揮積極的表率作用,還要堅持以德立身,讓學生認識到教師的擔當,從而引導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初中班主任應注重自身素養的提升,主動學習新時代背景下師德素養的要求,以嚴格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展示出新時代的教師的風貌,為學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如此,學生也會以自己的班主任為榜樣,主動改正自身的不良習慣。實際上,初中班主任可以從多個角度提升自我,如業務能力、專業素養、管理意識等,并且,初中班主任還應當將師風師德與日常工作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在這種良好風氣的帶動下以更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我校一名教師在擔任初三年級的班務工作時,不僅用高效的班級管理藝術將班級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還用其良好的師風師德帶動班上的學生主動提升自身素養,從而實現了教學相長。
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學習意識方面還是在思想認知方面,都處于黃金階段。因此,初中班主任應重點關注教學對象的身體和心理特點,在日常溝通和交流中,多向學生講述名人事跡,引導學生向優秀人物學習,鼓勵學生成長為未來的棟梁之材。只有在此種于教學雙方都有利的模式下,教師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使命意識與職責擔當,對學生產生積極健康的引導作用,擔負起引路人的責任。初中班主任要不斷學習與進步,應主動探索良好師風師德的內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認知,幫助學生主動約束自身的行為,改正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此外,教師還要重視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更新班級管理理念,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主動探究的學習態度,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