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鑒 張子涵|文
張愛敏深耕貴金屬催化領域20 多年,是一位業績驕人的女科學家。在她恬靜淡然的笑容背后,有著諸多榮譽和累累成果,她為助推云南省稀貴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近日,2023 年全國五一巾幗獎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對2021 年以來各個領域涌現出的先進女職工進行表彰。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首席研究員張愛敏博士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稱號,并作為云南省巾幗標兵的代表,赴北京接受現場表彰。
張愛敏深耕貴金屬催化領域20多年,已成長為正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席研究員。在她恬靜淡然的笑容背后,有著諸多榮譽和累累成果——“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先進工作者”“最佳女發明家”“云南省政府津貼獲得者”“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云南省產業技術領軍人才”……今天,筆者帶您一起認識云南這位業績驕人的女科學家。

1999年,張愛敏從昆明貴金屬研究所(以下簡稱“貴研所”)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便留所工作,進入催化組從事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研究。當時正處于催化組公司化的籌劃階段,人少、事多,既要開展從基礎材料到產品應用的一條龍技術研發,也要協助開拓市場。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研發出滿足國家標準和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并實現批量供貨,她和小伙伴們經常通宵達旦忙碌在實驗室、生產線和整車試驗場。
2002 年,年僅30 歲的她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國家“863計劃”首席科學家。得到計劃項目支持,在國外技術封鎖下,她仍超前研發出滿足歐Ⅲ標準的系列高稀土/低貴金屬汽車三效催化劑,且因明顯的性價比優勢,替代進口,打破了中國市場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的格局。此后,張愛敏又成功開發出更低貴金屬含量的納米催化材料和更先進的涂覆工藝,因性能滿足更嚴格的國IV 標準,獲準與柳汽、長安、東南等多款新車型同時配套開發,為產品進入國IV整車市場開辟出新路徑。
由于張愛敏所承擔的項目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并快速實現產業化,2003年,貴研所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2007-2011年間,她主持開發的8種汽車三效催化劑成功應用于多家廠商車型上,實現銷量40.1萬升,產值8706萬元。2009年,她牽頭申請的《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在第十八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榮獲金獎。隨后,在工信部支持下進行第二批科技成果轉化,建成年產400萬升國IV、國V催化劑全自動化生產線。2012-2018年間,累計生產國IV、國V 汽油車用催化劑產品近1000萬升,產值超過30億元。
2018年,云南省為快速發展稀貴金屬材料產業,響應國家戰略,啟動重大科技專項“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貴金屬集團肩負時代使命,成為這一“戰略性”工程、“顛覆性”技術的主要承擔單位,張愛敏也擔負起集團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重大專項專職副組長及項目總技術負責人的重任。
走上新的賽道,高通量計算、數據庫、機器學習等新詞匯、新科技撲面而來,并需要轉化為貴研科研人自己的語言加以實施,難度可想而知。時不我待,張愛敏擠出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查閱資料、深入學習、拜訪業內專家交流請教,終于在短短半年內,就完成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建設規劃的初稿,2個月后定稿提交,并作為核心成員之一完成云南省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建設規劃的編制。
終于,功夫不負苦心人,依靠組織推進和團隊緊密協作,云南建成了先進高效的高通量實驗平臺、智能化的貴金屬材料研發數據庫。國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評估中心對專項實施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
一連串驕人的數據,昭示著張愛敏的學術成就:主持承擔國家與省部級重大項目20余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余件,其中獲授權5件;申請軟件著作權6件;編制標準10余個;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60 余篇;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13人;主持開發并成功應用8種新產品;自主設計、合作開發全球首套多通道催化活性評價裝置……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她和團隊埋首躬耕貴金屬領域20多年,在艱苦條件下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堅持奉獻與不斷創新。正是在他們的奮斗下,最初只有幾人的催化組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可以和先進的跨國公司同臺競爭的知名企業,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了積極貢獻;在他們的奮斗下,云南省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取得多項進展,為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立足于本職科研工作,張愛敏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于2017年10月加入九三學社,2018 年當選為九三學社云南省新社員委員會的第一任常務副主委,2020 年當選為昆明貴金屬研究所支社的副主委。自入社之后積極參政議政,將自己常年積累的科研經驗與參政議政結合起來,申報課題3項,其中兩項被列為培養課題;撰寫社情民意信息5篇,其中《關于我省提高大型科學儀器設備使用率的建議》《關于把鉑族金屬列為國家戰略儲備金屬,完善進口政策保障戰略性資源的建議》被《九三學社中央信息》采納,后者同時被《云南上報信息》采納。2021年被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評為2018-2020年參政議政先進個人。2019年、2020年被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員會評為社務工作先進個人。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這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春寒難當新嫩綠,巾幗不讓須眉功。以張愛敏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將繼續在普通卻并不平凡的崗位上埋首躬耕,為助推云南省稀貴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