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
如今,社會對數控加工技術人才的實踐性、專業性有著更高的要求。中職院校是培養數控加工人才的主要場所,為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開展實訓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中職院校開展數控加工技術實訓教學的意義,其次分析中職數控技術實訓教學面臨的困境,最后給出中職數控加工技術實訓教學的有效策略。
很多中考學生會進入中職學校,學校在教學資源、教學場地、師資方面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如此會影響數控加工實訓教學的開展。在此背景中,中職院校重視數控加工技術實訓教學,在此方面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是必要的。
一、中職院校開展數控加工技術實訓教學的意義
(一)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化被應用在各個領域,零件加工的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數控加工,將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運用其中,不僅能實現自動加工,而且精密度還很高,零部件生產效率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1]。另外,部分精密儀器對零部件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技術人員對數控加工技術掌握不足,專業性不強,難以加工精密度高的零部件,國家便要從國外進口精密儀器,這不利于提升核心競爭力,由此,培養專業化的數控加工人才很有必要。總之,中職院校在數控加工課程中運用實訓教學模式,是培養數控加工人才的關鍵,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提升學生專業技能
在數控加工技術的實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2]。另外,開展實訓教學,學生會想進一步了解不同的加工材料,掌握機械化、自動化知識,在掌握知識后更好地進行數控加工工作,如此可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三)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在中職數控加工專業中,開展實訓教學,教師會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層次性、差異性的實訓教學內容,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如此學生的實際需求會得到滿足,在學習數控加工技術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高,會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完成任務時產生強大的成就感,有更強的學習動力。
二、中職數控技術實訓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與中學教學相比,職業教育的實踐性、專業性更強,主要目標是培養專業、實用的人才。當前,部分中職院校設定的教學目標不合理,教學模式的運用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數控技術的實訓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專業能力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實訓教學設備不足
現階段,社會需要的實用性人才越來越多,在此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口,在實施中考五五分流后,許多中考學生進入中職院校。同時,部分中職院校也擴大了招生規模,但受教學水平、資金等方面的限制,在實訓教學方面無法給予學生更多操作的機會,后果便是學生數控實際操作水平不高,數控技術實訓教學的效果不佳。另外,部分教師在實訓教學時將側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學生上機操作的時間較少,導致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較低。
(三)師資力量薄弱
部分中職學校受資金、規模等條件的限制,缺少數控技術方面的專業教師,師資力量較為薄弱,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實訓教學,使數控技術實訓教學效果不佳。另外,部分教師在數控技術實訓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落后,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此情況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不到發展,學習的效果較差。
三、中職數控技術實訓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堅持理論為實踐服務,確定數控教學項目
學生學習數控加工技術理論的目的是指導實踐,教師在實訓教學時,要堅持理論為實踐服務的精神,提升實訓教學效果。本文根據中職學校相關的教學文件,根據學校的實訓條件,將數控加工技術分成不同的子項目,即數控系統結構、CAD、上機操作、數控仿真、數控編程與工藝[3]。從數控系統結構的角度來說,該子項目的作用在于能夠讓學生對數控機床功能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操作機床時,專業性會更強。CAD子項目能夠讓學生了解數控加工技術的新方法、新工藝、新知識、新工藝,學生在學習之后會對先進制造技術發展趨勢有更清楚的了解,提升適應能力。上機操作在學生提升職業技能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要使學生掌握數控車削實習方面的基礎知識,教師要重視數控編程與工藝的學習,為提升學生的職業發展潛能奠定基礎。該子項目的教學要充分體現在數控車削實訓全過程中,堅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將上機操作子項目與數控仿真充分結合。
(二)堅持“三以一化”的課改精神,實現數控教學實訓目標
1.以能力為本位
在新時代下,教師在數控加工技術實訓教學中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主動掌握數控技術的知識。在實訓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弱化自身角色,給予學生更多的探索、實踐機會,以此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者、答疑者的角色,以便學生遇到問題時能主動尋求解決的方法。在實訓教學的中后期,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的時間,在學生完成學習內容后,能有更多自我分配的時間,能與小組成員充分溝通、交流。
2.以職業實踐為主線
在數控技術實訓中,教師可緊緊圍繞學生開展以學生職業實踐活動為基礎的項目課程教學,可將此課程安排在實訓的中、后期,在具體操作時,可先確定上機的實訓課題,接著以課題為中心確定其他子項目課題,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4]。
3.以項目課程為主體
教師在開展實訓教學時,要考慮多個方面,如學生的實際情況、項目的要求等,設計一些項目課程,這些項目課程要以課題的形式展示,能與教學相呼應,形成一體化的實訓教學體系。
4.綜合模塊化的課程體系
在進行項目課程的課題內容設計時,教學內容的重心要放在實訓課題上,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各項目課程的課題要具有模塊化的特點,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如此各個項目課程的教學內容會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相互補充。
(三)科學設計實訓方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數控實訓教學中,教師可安排幾個實訓的子項目,在具體教學時,可在三個時期進行。
初期,教師要明確實訓目標,增強學生實訓的主動性、積極性。從某種意義上看,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職責技能,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下,數控技術應用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教師在開展實訓教學時要向學生說明這一點。同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實訓的重要性、用人單位的需求,讓學生在學習數控技術時能保持積極的態度,在面對困難時,能積極面對,有堅強的毅力和決心,提升實訓的效果。
中期,教師在開展實訓教學時,要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實行半天授課半天實習的模式,還要打破原有課表的約束,根據學生的整體接受情況,靈活把握各個項目的授課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訓練內容,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后期,可運用全天實習的方式。教師可在學生實訓的過程中穿插數控技術方面的知識,還要布置子項目中的課題,在這個過程中做好輔導、檢查、督促等工作,這樣不僅能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讓學生與教學設備、教師實現有機互動。教師制定數控技術的方案,能讓學生學會安排時間,也可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在實訓教學的后期還可單獨輔導學生,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促進學生的發展,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同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考核也是必要的,在考核時,教師要考慮多個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實訓成績。實習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所不同,考核成績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平時成績。這部分可占據總成績的40%,在考核時,可從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方面考慮,以這些為依據,在實習紀律、安全文明生產、課堂提問、實習態度等方面給出學生具體的成績。
第二,實習報告成績。學生在數控加工技術課程的實習期間,實習報告是不可缺少的課外作業,包括許多方面,如經驗總結、實習體會、基本操作等,此部分可占總成績的10%。
第三,綜合考試成績。在實習結束后,教師可為學生安排綜合考試,考核的是學生數控加工中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動手能力,此部分可占總成績的50%,如此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可培養學生嚴謹的態度。
(四)建立數控師資隊伍
學校要獲得專業發展、學生要提高數控加工技術能力,就離不開優秀的師資隊伍。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職學校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教師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需要不斷提升自我。中等職業數控專業教師大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缺少實踐生產經驗,雖然掌握了足夠的理論知識,但實踐能力不足,而中職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教師如果只會“在黑板上用粉筆加工零件”,學生的專業技能很難提升。
近些年,數控專業的發展速度很快,數控人才比較緊俏,部分中職院校會招收更多的數控專業學生,而數控專業課的教師師資比較緊缺,尤其掌握實訓教學的“雙師型”教師,在此背景下,中職院校建立數控師資隊伍是必要的。可采取以下的方式:
第一,在人才聘用方面,中職學校可選擇企業數控設備的專業骨干,吸引他們在學校兼職,以此開展實訓教學。
第二,參加繼續教育。提升教師數控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一條有效途徑是繼續教育,近些年,一些省市政府出臺了專業課教師實訓指導能力方面的相關政策,還安排了專項資金,對參加相關培訓的專業教師給予一些補助。在此背景下,中職學校的數控專業教師可參加繼續教育和培訓,與其他學校的專業教師溝通、交流,以此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
第三,企業掛職實踐。數控專業的教師要提升自身操作技能,可每年到具有數控設備的企業掛職實踐。教師可以到生產第一線學習數控設備的技術改造、企業數控開發方法等知識和技能,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進一步了解數控加工中的工藝流程、生產方式、產品特點,還可提升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加強校企合作
中職院校以職業為導向開展數控加工技術實訓教學,要重視校企合作,搭建兩者之間的橋梁,中職學校要與企業建立穩定的關系,共同培養數控加工技術方面的人才。例如,學校教師可與企業合作,共同商討數控加工技術的實踐活動、實訓內容,確定以職業為導向的相關課程。學校可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在實習中加深對數控加工技術的理解,進一步了解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并根據崗位要求和自身實際情況完善知識體系;企業要建立教學車間,為學生構建適合勞動的教學環境。另外,可讓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在企業實習中,學生要掌握練操作、練作風、練思想等基本能力,成為專業能力過硬、思想端正的人才。校內與校外有效結合,實訓教學與社會生產實踐有效結合,能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數控人才。
綜上所述,現階段,社會對技術型人才有著更多的需求,這要求高職院校要重視數控加工實訓教學,看到它對學生發展所起的作用,針對數控加工實訓教學的現狀和問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如確定數控加工技術實訓教學的目標、建立專業的師資隊伍、搭建校企合作的橋梁等,提升數控加工實訓的教學效果,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玉蘭,曾玉.教學診改下的數控加工技術課程改革研究[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2,51(3):254-256.
[2]于洋,王桂萍,王銳.中職數控加工實訓“五位一體”教學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2,38(2):22-24.
[3]陳偉.中職學校數控編程加工實訓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中學理科園地,2020,16(6):42-43,45.
[4]向棋銘.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數控加工實訓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0(7):35-36.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職業教育中心)
編輯: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