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送
青年教師是教育資源中最有朝氣的力量。要實現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青年教師之力量不可或缺。誠然,青年教師之力量是需要積攢的,而力量往往蘊藏在“資本”里。那么,青年教師的“資本”何以增值?
一、年輕是青年教師的“資本”嗎?
說到青年教師的“資本”,可能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年輕,包括我。因為大家對“年輕就是資本”這句話實在太熟悉了,甚至它早已成為一種“常識”。
但是,當靜下心來,我們用心去想一想,去追問一下:年輕真的是青年教師的“資本”嗎?如果是,這“資本”具體指什么?如何才能將其轉化為生產力(這里指教師的成長力、教育力等教書育人的影響力)?如果不是,那么青年教師的“資本”又是什么?如果不全是,那么青年教師的“資本”還指什么?
豐田佐吉的“5why分析法”告訴我們,通過不斷追問,我們可以發現問題的本質或根本原因,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繼續再深入地去追問:年輕究竟有什么“資本”?年輕不是缺少“資本”嗎?
就青年教師而言,他們雖然沒有中老年教師那么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從教經驗,在心理上也沒有那么淡定和從容,在人際交往中更沒有那么有方有節,通常在經濟上還有點囊中羞澀,但是,青年教師朝氣蓬勃、有激情、思維活躍、行動敏捷、工作積極、主動且好學,不僅學習能力強,而且學習效率高,接受新事物比較快,其專業成長和未來發展充滿無限可能。
綜上可知,如果是從精力、學習力、成長力、行動力和發展潛力等方面來看,那么年輕就是青年教師的“資本”。如果從經歷、經驗、經濟、人脈和人際交往等方面來說,青年教師還有不少提升的空間。這表明,在“年輕就是青年教師的‘資本”的語境與邏輯中,青年教師之“資本”更多指向的不是“現在時”,而是“將來時”,即未來的可能性。因此,他們的“資本”要不斷增值,才能形成最強的生產力,從而讓其理論上的可能、理想中的潛能都成為活生生的現實。
二、青年教師的“資本”還指什么?
從前面所述,青年教師之“資本”顯然不僅僅指年齡上的年輕。那么,青年教師的“資本”還指什么?
要回答好這個問題,我們得先讀懂何為“資本”。在構成上,“資本”一詞由“資”+“本”組成,前者有資格、資質、資歷、資產、資源、資助、投資等意思,后者有本分、本能、本錢、本領、本事等意思。所以,“資本”一詞不但可以理解為名詞之資本,而且還可以理解為動賓結構的短語。前者側重本身或本來擁有之“資”,聚焦的是“現在時”;后者側重對“本”的資助或投資等,即讓“本”增值,指向的是“將來時”。
“資本”原先是經濟學領域的一個名詞,在廣義上,“資本”是指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說:“資本不是任何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它體現在一個物品上,給這個物品一種獨特的社會性質?!惫识腥颂岢觥百Y本是一種運動中的價值”的觀點,筆者對此很是贊同。
但是,這里主要談論的不是經濟學上的“資本”,而是青年教師的“資本”,即作為發展中的人的一種“資本”。這種“資本”的最大價值在于通過動賓結構的短語之“資”使作為名詞之“本”不斷增值。《論語·學而》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根據成都大學陳大偉教授的解釋,這里的“本”就是自我的完善和成長,而“道”通“導”,即你想要對他人有影響,先要把自己發展好。一個不思進取、不謀求專業成長的教師,無法勝任今天的教學工作,也無法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佩服。
所以,青年教師之“資本”還指青年教師對自身專業成長乃至整個生命成長的賦能,從而提升自己立德樹人之能力、品行和悟性等核心素養。
三、青年教師的“資本”如何增值?
青年教師的“資本”要想實現增值,是需要不斷積累的。特級教師黃水寧根據多年對教師成長的觀察和研究,由衷地說:“資本積累的關鍵在于學習,學習是青年教師積累資本最有效的辦法。”人唯有學習,方能將時間這把“殺豬刀”變成“助推器”。那么,青年教師如何通過學習使“資本”增值?
首先,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如果說教育是實踐的哲學,那么教學就是實踐的學問,教研則是實踐的學術,而青年教師就是教育、教學和教研的“學生”。青年教師要深深扎根于課堂教學,用“研”的陽光和雨露,用“學”的心態和姿態,不斷滋養和涵育“教”的土壤,去體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詩意,去驗證“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之真義。
其次,堅持在反思中學習?!百Y本”積累之過程,自然會有得失相隨,也少不了風雨相伴。只有具備反思之慧眼,青年教師才能分辨清楚得與失,并從風雨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力量;只有經歷反思之錘煉,青年教師才能厚積心理之資本,讓自我效能感、幸福感和堅韌性等因素共同助力個體成長和能力提升。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鼻嗄杲處熑绻麑W會了反思,就能對自身的不足產生警悟,告別職業的惰性和局限,從而催生改進、優化、創新和突破等種子破土而出、沐雨而長。
再次,堅持在閱讀中學習。閱讀既是青年教師與他人對話的過程,又是青年教師對自我進行審視的過程。通過閱讀,青年教師不但可以得到思想的浸潤、情感的熏陶,而且可以得到經驗的豐富、閱歷的增長,還可以得到實踐的拓展、視野的拓寬。這樣的閱讀,需要青年教師把自己讀進去,同時把自我讀出來,從而成長為更具“資本”的自己。正如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所說:“閱讀不但可以改變教師匱乏、勞累、煩瑣的人生狀態,而且閱讀積累得越多,給孩子們攀爬的階梯就搭建得越結實、越長遠?!?/p>
最后,堅持在寫作中學習。如果說閱讀是一種攝取和輸入,那么寫作就是一種轉化和輸出。寫作于教師而言,是提煉實踐經驗、形成理性見解、交流思想體悟的過程,能夠幫助教師超越經驗的狹隘、克服實踐的束縛、避免知識的膚淺,讓所知、所行、所思和所悟展現出理性與感性交融的光輝。青年教師的文字與思想之芳香還能借助不同媒體穿越時空、跨越原有邊界,去產生更多的同頻共振。因此,堅持在寫作中學習,可稱為青年教師創生“資本”和擴大“資本”的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嶺南師范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