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作為一名普通班主任,我從新手一路走來,到現在基本勝任,這個過程甘苦自知,不足為道。既然選擇了做班主任,總還是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成績。雖不慕名利,但不拒名利,順其自然。根據自身的經驗,再加上對其他班主任的觀察和研究,我總結出從新手到名班主任,大概要經歷“五部曲”。
一是以勤補拙。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班主任。初入職場的老師如果當了班主任,便面臨班級管理和教學的雙重壓力,因毫無經驗,只能憑借年輕力壯的身體在班主任工作中沖鋒陷陣。做班主任以前,有些老師可能也看過一些教育學、心理學和班級管理方面的書。可到了實踐中,發現完全不是一回事,書上的東西,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此外,新手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想法不了解,對學生的行為沒有預判,不知道怎么和家長溝通,甚至連排個座位都沒有頭緒。每天教學工作和其他雜活已經讓人勞累,學生制造的問題又層出不窮,過不了多久,新手班主任可能就開始身心疲憊,甚至心力交瘁。
此時,要想打開局面,唯有以勤補拙。新手班主任最缺的是經驗,最不缺的就是激情,一定要勤進班、勤跟班。整天躲在辦公室里,絕不可能做好班主任。勤進班、勤跟班,就能快速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共性和特性。有了問題意識,才好對癥下藥。有一個隨時都會進班、長期跟班的班主任,學生一般也不會肆無忌憚。班主任要做到:學生上課的時候,多在外面看一看,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學生下課的時候,多和學生聊一聊,了解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學生也會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總之一句話,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學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二是熟能生巧。班主任其實也是有門檻的,不是每個老師都適合做班主任。有的人擅長,可能一兩年就度過了新手期,開始嶄露頭角,干得有聲有色。有的人不擅長,可能不到一年,就干不下去了。特別優秀者畢竟是極少數,對大部分老師而言,按部就班地帶完一輪,基本上就度過了新手期。
帶第二輪學生的時候,班主任有了之前的經驗,基本可以勝任常規管理,知道什么時候干什么事、說什么話,對學生的言行有一些預判,和家長溝通時也多了一分淡然和底氣。這時候,班主任逐漸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會在班上推行一些新的做法,有意識地去搞一些班級文化建設,知道培養班委,打造班級核心力量。這樣,班主任自己輕松很多,學生成長也快,師生關系也開始融洽和諧。此時,班主任不再容易被激怒,甚至能做到遇事不急不慌,理智平靜地處理。班主任做到這個程度,基本上已經成長為學校的新秀班主任,能得到學生、家長還有學校的認可。
三是融會貫通。又干了一輪之后,有的班主任可能因為職業倦怠,也可能因為已經評上了中級職稱,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就中斷了或者不愿意再干班主任工作。也有一部分優秀的班主任已經提拔到更高的崗位上去了。還留在班主任崗位上的老師,自然也有他們的追求。這時候的班主任,已經成了學校的骨干班主任,在學校的師徒結對中做起了師父,帶起了徒弟。
有了前兩輪的經驗,他們對班級管理已經游刃有余。他們聽過一些講座、看過一些書,也會發現,那些名班主任說的和做的,好像和自己的也差不多,只不過別人說出來了、寫出來了。很多班主任止步于此,基于之前的經驗就已經能把班級帶得順風順水。因為相同的學校、類似的學生,一屆一屆下來,各項事務大同小異。其實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而且大多數班主任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
四是能說會道。三輪下來,該經歷的都已經經歷了,高級職稱也差不多該評了。這時還在班主任崗位上堅守的教師,其實已經不多見。這時的教師要想再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思考怎么做,在我看來,已經沒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做法說出來。
做和說完全不是一回事,怎么做是面對學生,這點教師早已經習慣。但是在一個公共場合,對著自己的同行,把自己的做法圍繞固定的主題、以凝練的方式有條理地說出來,還要能打動他們,就不容易了。沒有一定的口才,沒有總結歸納的能力,肯定難以娓娓道來。如果不能打動同行,別人聽過一次,就不想再聽第二次。
五是筆耕不輟。做得好、說得好的班主任,基本上已經在學校甚至在區域內小有名氣,可能也組建起了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之余,還帶起了團隊。能做到這個程度的班主任,已經很少見。這時要想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從一個區域輻射到全省甚至全國,就需要筆耕不輟了。
也許班主任工作一路走來,有些教師也發表過一些文章,主持過一些課題研究,參編過一些書籍,但終歸不成體系,影響力有限。要想做到全省甚至全國知名,就要有持續輸出的能力,寫出很多有主題、有干貨、有文筆的文章,結集成冊,出版發行。有了專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實踐就能被更多的人了解,進而自己也就能被熟知。
做到這個程度的班主任,大概已經名利雙收,會被各個地區各個學校請去做講座。在本校,也會被學校領導重視,畢竟這樣的名班主任,已經是學校的名片。
班主任的專業成長與進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班主任中途止步,而能做到名班主任的,畢竟是極少數。不過夢想總是要有的,只要堅持不懈,萬一夢想實現了呢?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