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 裴國海
摘要:養豬是松桃縣農民的傳統產業,通過深入調研發現,松桃縣生豬產業發展中存在著一系列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松桃縣實際情況提出了為生豬養殖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建議,對松桃縣推動現代化畜牧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關鍵詞:生豬價格;生豬全產業鏈;持續穩定發展
養豬是松桃縣農民的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對增加農民收入,滿足市民畜產品需求有重要作用。過去由于受經濟、文化、品種和技術等方面的影響,生豬養殖主要以散養為主,品種較單一,養殖發展十分緩慢,效益低下。近年來,通過國家加大生豬產業投入,當地政府優惠投資環境和政策,全力打造現代生態畜牧業園區,一些大中型企業入駐松桃,如鐵騎力士集團、松桃德康農牧有限公司,銅仁佳和牧業有限公司等多家外來企業的入駐,松桃生豬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程度越來越高,生豬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松桃縣從2014~2023年以來5年榮獲“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
1 松桃縣生豬養殖現狀
2013~2023年間,通過國家加大生豬產業投入,當地政府優惠投資環境和政策,一些大中型企業入駐松桃,采取“龍頭企業+國有平臺公司+村集體專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松桃縣生豬養殖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規模化、組織化、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目前,全縣已形成了以松桃德康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和四川鐵騎力士集團兩個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發展的成熟體系,截至2022年底,全縣有生豬養殖企業6家,發展有年出欄1000頭生豬家庭牧場(代養戶)231個,養殖專業合作社543個,生豬養殖大戶405戶,國家級標準化生豬養殖示范場3個,省級龍頭企業4家。全縣2022年生豬存欄53.85萬頭,出欄66.15萬頭;肉產量6.09t,占肉類總產量的82%。
2 主要做法
2.1 因地制宜定產業
松桃縣屬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斜坡過渡的中低緯度丘陵地貌,東接湖南省花垣縣和鳳凰縣,南連銅仁市和江口縣,西鄰印江縣和沿河縣,北通重慶市酉陽縣和秀山縣,古有“地接川楚,位遏三湘,黔東北門戶”之稱。處于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優越的地理條件、豐富的資源優勢和扎實的農業發展基礎為生豬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非常適合畜牧業產業發展。總面積3409km2,總人口76萬人。年平均氣溫16.3℃。縣委縣政府將3+N(生豬、蛋雞、油茶+油菜、糧食、精品水果...)作為松桃產業發展支柱。
2.2 加強保障求實效
成立以松桃縣人民政府縣長任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的執行和督查,負責相關部門的協調和重大問題的解決。各項目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主要領導親自抓,
把家庭農場養豬項目建設列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細化考評辦法,加強調度管理,加大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力度,形成協調有方、運作順暢、大力度展開、快節奏促進的工作格局和政府主導、群眾主體、部門主抓、單位幫扶、全社會齊心協力發展畜牧產業的強大工作合力。
在加快推進生豬產業發展過程中,由縣人民政府牽頭,相關部門及項目鄉鎮積極配合,按照統籌協調,渠道不亂,各記其功的原則共同推進產業發展。
2.3 科學規劃強布局
做足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文章,在充分考慮土地承載力的基礎上,精心編制了生豬產業“十四五”規劃,以生豬產業100億產值體系建設為目標,通過“一轉二帶三”全產業鏈發展,年產值達到110億元以上,從而實現由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向全國生豬產業強縣和示范縣蛻變。
2.4 聚合要素抓推進
政府搭建了畜牧業發展投融資平臺,融資機制逐漸完善,為畜牧業養殖、加工企業發展提供便捷低息貸款及政府貼息;依據《松桃縣禁限養區規劃布局意見》,按照“合理布局、適度規模、種養結合”的原則,結合柑橘、獼猴桃、茶葉產業等種植業基地,因地制宜規劃、布局生產基地。各大銀行與養殖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與保險公司開展了養殖保險,保障了畜牧業健康發展,解決產業發展后期資金瓶頸。
3 松桃縣當前生豬市場供需及價格形勢
3.1 生豬價格變化
2022年上半年受春節的影響,節后豬肉消費進入淡季,再加上新冠疫情出現反彈,對餐飲消費影響較大,生豬價格在持續下跌。2月第一周松桃縣生豬價格跌至全年最低點12.6元/kg。2022年下半年受養殖戶壓欄挺價,生豬出欄量減少,屠宰企業收購價格高等因素影響,生豬價格出現明顯上漲。從7月份第一周開始生豬價格開始上漲,7月第一周生豬價格上漲到22.7元/kg,環比上漲30.46%,較6月份第四周生豬價格(17.4元/kg)漲了5.4元/kg,至10月份第三周達到全年生豬價格最高點29.4元/kg,較2021年最高點36元/kg(1月份1~4周)同比下降18.33%。大部分養殖戶看到豬價形勢較好壓欄不出,11月份開始生豬價格開始呈下降趨勢,再加上農村散戶集中春節前殺年豬,養戶都集中到年底出欄導致生豬出欄增加,市場供過于求,因此生豬價格下跌。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消費力較往年偏弱,消費增長不及預期,生豬出場價格由升轉降。
3.2 豬糧比
隨著生豬出場價格的變動,松桃縣2022年豬糧比價也呈現波動走勢,在3月份第三周至第四周達到全年最低點4.14︰1,而后出現波動上漲,漲至10月份第三周達到全年的最高點8.99:1。受生豬價格下降的影響,11、12月份豬糧比價再次出現回落,到12月份第四周松桃縣豬糧比價為5.47:1,價格處于中度下跌,養殖處于虧損。
2022年松桃縣平均豬糧比為6.14:1,比2021年平均豬糧比為6.66:1下鐵0.52個點,同比下降7.8%。2023年1至4月份平均豬糧比為4.76:1,比2022年平均豬糧比下跌1.38個點,同比下降22.48%,其中1 月豬糧比為 4.96∶1,比 2022 年同月的 4.98∶1 下跌0.02 個點,低0.4%;2 月豬糧比 4.64∶1,比2022年同期的 4.88∶1 下跌 0.24 個點,低4.92%;3 月豬糧比4.91∶1,比 2022 年同期的 4.19:1 上漲 0.72 個點,高17.18%;4 月豬糧比4.52∶1,比2022年同期的 4.51∶1上漲 0.01 個點,高 0.22%。2023年1至4月連續15周豬糧比低于5:1,處于豬價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因豬價持續下跌且長期處在成本線以下,養殖虧損情況嚴重,打擊養殖戶的積極性,可能導致生豬產能和產量的下降。
3.3 生豬后期價格走勢預測
隨著物流暢通及人員流動性改善,2023年豬肉市場消費或有所提升,尤其是餐飲消費或將明顯改善,支持整體需求好轉。另外,2022/2023年度玉米飼料維持高位震蕩,豆粕在現有高位上徘徊,養殖成本對豬價起到支撐。綜合來看,生豬產能回歸正常、消費好轉、飼料成本支撐等因素下,從2023年1~4月生豬價格看,2023年生豬價格波動較2022年將趨緩,受豬周期影響,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預計2023年上半年生豬價格仍呈低位運行態勢。
4 松桃縣養豬業面臨的問題
4.1 生豬產業鏈不完善 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由于松桃縣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村人口比例大,相關行業集中度不夠等多方因素制約,生豬全產業鏈不完整,脫節現象嚴重。通過對松桃縣生豬產業的調查發現,全縣有二元母豬擴繁場5個,其中普覺2400頭、大坪7500頭、黃板5000頭、盤石5000頭、長坪10000頭;年出欄1000頭商品豬家庭牧場231個、年出欄2000頭種豬家庭牧場28個,年可提供優質商品仔豬60萬頭左右;1個年生產24萬t飼料加工廠和1個年生產20萬t飼料加工廠,建成年屠宰加工生豬3萬頭左右,大部分生豬以活體對外銷售為主。龍頭帶動作用沒有得到全面發揮,目前松桃德康牧業和松桃御咖牧業兩家企業實施的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生豬產業鏈,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生豬全產業鏈發展,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4.2 養殖污染問題嚴峻,制約生豬產業發展
松桃縣生豬養殖業發展規模越來越大,養殖經濟效益得到提高,同時也帶來許多環境污染問題。污染治理增加生豬養殖的額外成本,拔高了生豬養殖的門檻,沖擊了不少養殖戶,挫傷生豬養殖的積極性,許多養殖戶因此退出生豬市場,環境污染成了限制畜牧養殖產業發展主要因素之一。但是我們不能犧牲生態環境來換取經濟效益。
4.3 生豬市場價格波動大,影響生豬產業發展
豬價大漲和大跌均對生豬生產、農民收入、市場豬肉保供造成嚴重影響。若豬肉價格上漲幅度過高會導致養殖戶擴大產能,而生豬存欄量的上升將帶動上游飼料價格上漲,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春季以后,飼料行業已經經歷了5輪漲價,豬價過高易會引起其他畜禽肉類價格上漲,增加群眾生活壓力; 豬肉價格下跌幅度大,則會導致生豬養殖企業壓力大,造成生豬養殖經營虧損,生豬產能的下降,市場供給不足。
4.4 生豬產業缺乏品牌化
隨著消費者對豬肉的品牌質量意識逐漸增強,豬肉品牌化發展是一種趨勢。松桃縣生豬企業和畜產品加工企業的品牌意識不強,沒有將畜產品品牌與消費者聯系起來,生豬生產和銷售未形成一體化經營格局,屠宰加工、銷售環節建設滯后,抵御市場波動的風險能力弱。
5 發展建議
5.1 加大政府引領 促進生豬產業適度規模化
雖然該縣生豬養殖的規模化比重在逐年增大,但受環保、資金、土地使用的限制等因素影響,目前該縣分散式養殖仍然占據大部分市場。受非洲豬瘟影響生豬疫病防控成本增加,飼料以及環保成本上升等各個因素的影響,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該縣養豬產業進入高成本低利潤階段,在此生豬價格步入下滑區間的時期,地方政府應提前做好穩定生豬生產的預防措施,避免大批中小型散戶在價格低谷的時期迅速收縮養殖規模,造成生豬供給的大幅度波動,努力保持市場供求的平衡,穩定豬肉價格市場。
5.2 加強完善和提升生豬產業鏈
在生豬價格頻繁波動,大部分養殖戶無法根據市場信息妥善安排生產計劃的當下,政府要起引領作用,依靠龍頭企業帶動,打造生豬產業鏈一體化。大力推進生豬產業鏈發展,整合優化現有的飼料加工、種豬育繁、商品豬飼養行業,積極推動屠宰加工、豬肉制品、冷鏈運輸等末端行業的發展,培養完整的生豬產業鏈,建立起現代化的生豬產業經營模式,擴大生豬產品附加值,減少養殖戶因生豬價格的波動受到的經濟損失。其次,依托我縣生豬產業良好的基礎,肉制品行業有較大發展空間。地方政府合理規劃畜牧業的發展,招商引資不單單引進一些簡單的生產企業,要著重引進畜牧三產加工企業,提升加工產業的占比,搭建生豬全產業銷售鏈。在生豬產業的發展中,只有生豬產業的“產供銷”合理配置,節點要素配置穩固,全產業鏈協調發展,生豬產業才會穩定健康發展[1]。
5.3 增加產業投入和政策扶持,創建生豬品牌
依托“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的扶持政策,制定出臺扶持創建生豬品牌經營戰略。引導大型生豬企業補齊短板,發展生豬屠宰、加工、冷鏈運輸等產業。著力打造養殖加工品牌,充分發揮其市場、資源、品牌效應,不斷提升生豬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減少養殖戶因生豬價格的波動受到的經濟損失。欲使生豬產業穩定健康發展,保障市場有效供應就必須進一步完善生豬產業體系,夯實每一個節點,根據變化的形勢制定產業發展的方針和政策,把生豬產業納入鄉村振興規劃中,夯實產業基礎,提高其自動調節能力和產業抗逆能力,確保生豬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市場供應安全有效,百姓幸福安寧[2]。
5.4 注重環境保護
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處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在面臨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經濟理念,傳統的生豬養殖正面臨環境保護的挑戰,《環境保護法》的出臺使養豬業的壓力倍增,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既要積極穩定低發展生豬養殖業,又要保護好環境,做到發展生豬產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3]。
6 結語
松桃縣作為“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生豬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應積極采取措施解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政策引導對加工業發展遲緩,環保等問題,不斷完善和推進生豬產業鏈延伸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明全.綜合施策強基礎有效供給保穩定[J].中國豬業,2020(1):39-41.
[2] 李明全.完善生豬產業 打造豬業發展基礎[J].中國豬業,2021,16(1):43-45.
[3] 李明全.生態文明重任之下養殖業的出路[J].安中國畜牧業,2018(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