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國良
我國近三億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近30年來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體系不斷走向完善,在制度、課程、師資隊伍和心理輔導室建設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zhàn)。緩和、減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辦法顯然不行,而應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創(chuàng)新思維、齊抓共管、系統(tǒng)治理。
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提高站位,即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樹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觀”。其實質就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觀。其方向是堅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任務是增強全體師生的心理健康意識,理念是全面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務的轉變、問題導向向積極心理品質促進的轉變,方法是大膽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徑和新方式。
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是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并重轉變,著力提供優(yōu)質心理健康服務;二是由側重于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矯正,向重視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轉變;三是著力構建學生健康成長的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要在社會心理服務建設的框架下,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組織實施、機制建設、領導管理等方面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變。同時,要充分發(fā)揮數(shù)字技術在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的預防與教學、輔導與干預、監(jiān)測與評估以及實踐過程中的“增效”價值。
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是要構建大中小一體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體系。無論中小學校還是高等學校都應準確規(guī)范其相應教育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任務,循序漸進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差異性與遞進性的統(tǒng)一,確保其針對性和實效性。從幼兒階段到大學生時期,學生都會面臨不同的心理困境,困境的解決使個體人格不斷獲得發(fā)展和完善。因此,必須整體規(guī)劃各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形成橫向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縱向符合人格發(fā)展規(guī)律,大中小各階段有效銜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新格局。同時,道德認知發(fā)展要為大中小心理健康一體化保駕護航,應從關注社會消極現(xiàn)象的影響、加強家校社的共同協(xié)作、重視道德認知的監(jiān)測與干預三個方面下功夫,追求實效;心理健康課程是一體化的重要抓手,應強調課程在不同學段間的過渡與銜接;“循序漸進、突出重點、按類指導、均衡發(fā)展”是一體化的重要原則,有的放矢地在課程、活動、輔導、篩查諸方面形成卓有成效的一體化教育路徑,方能真正提供適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跨學科平臺首席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