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岳嵩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以及不斷深入,在為鄉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發展方向的同時,也對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更為嚴苛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存問題,并且提出與之相應的創新路徑,供廣大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經濟發展;高質量發展路徑;現存問題
[中圖分類號]F3文獻標志碼:A
黨的十九大將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對振興鄉村的行動提出較為明確的目標任務以及具體工作要求。但就目前我國城鄉兩地發展現狀展開分析,鄉村振興不僅可以促進鄉村地區經濟發展,同時可以助力鄉村地區綜合發展質量,逐漸趕上城市地區的發展標準,因此需要得到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與廣泛關注。
1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性分析
鄉村振興戰略通過一系列資金方法、資源方法、產業方法、技術方法顯著提升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是一項具備綜合性特征的戰略指導思想,在平衡城鄉兩地經濟發展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目的在于有效解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緩慢以及農村貧困問題,顯著提升鄉村地區綜合發展效率與發展質量。首先,科學實施鄉村振興這一發展戰略,可以為農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滿足包括文明建設工作、富裕發展工作以及脫貧致富工作在內的多種服務需求。與此同時,結合鄉村地區實際發展現狀,針對缺乏創新的落后性產業予以淘汰,優化、不斷拓寬農村居民的發展渠道以及經濟來源,并且在顯著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基礎上顯著提升農村發展水平[1]。其次,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實施,可以從根本問題入手,有效解決農村地區的發展環節所遺留的歷史問題,借助優質手段,有效改善一系列農業環境,構建更加完善的工業化發展體系,營造良好的農業發展氛圍,深度挖掘農村地區現有可利用資源,得到先進技術與豐富資源的支撐。不僅如此,科學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可以進一步明確不同部門與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目標以及產業規劃,可以為相關職能部門提供更加精準、明確的指導。可持續發展是鄉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而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仍然處于基礎探索階段,缺乏完善的經濟發展體系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作為支撐。再加之各個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需要相關人員在實踐工作環節不斷總結工作經驗,針對鄉村經濟發展計劃做出優化與調整,使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實現與時俱進[2]。
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存問題
2.1 思想觀念問題
目前,國內多數相關地區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可以有效改善農村地區的居民生活環境,顯著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但仍然受到一系列落后思想的限制與影響。部分部門與機構仍然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安于現狀,并未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體系開展一系列持續建設與發展,著重體現在缺乏創新意識,新矛盾、新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部分人員在問題處理環節容易出現畏首畏尾的現象。在落后思想的影響下,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始終無法達到理想狀態,缺乏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3]。
2.2 資源利用率低下
科學利用資源是對鄉村現有的一系列資源進行優化與整合,并作為促進鄉村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但就目前形勢而言,農村地區存在大量優質資源閑置的問題,限制著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調整,資源利用率低下,現已成為農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追根溯源,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資源主要包括人力資源、鄉村地區建設資源及農業資源。舉例說明,農村地區可利用的經濟建設資源極為有限,包括集體資源以及土地指標在內的多種生產要素被占用,導致鄉村地區在短時間內出現資源周轉不足問題。除此之外,多數鄉村地區存在大量的高素質人力資源流失問題,多數青壯年選擇前往城市地區謀求發展或者定居,這也意味著鄉村地區群體以老人與孩子為主,缺乏高素質的人才支持,嚴重壓縮農村產業發展體系的生存空間與發展空間。與此同時,資金資源短缺意味著鄉村地區自身缺乏發展后勁,不僅限制農產品的創新與發展,也導致農村地區無法與城市地區或者其他鄉村之間建立聯系。
2.3 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
就目前形勢而言,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鄉村發展環境進行優化,構建與新時期發展需求更加契合的產業結構,有效縮短城鄉兩地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4]。為此,構建更加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可以達到有效提升資金效益的目標,構建更加完善的資金使用體系。目前的核心問題在于農村地區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模式以及資金管理體系作為支撐,財務管理行為及資金管理行為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以及內部不穩定因素影響,出現違規操作行為。與此同時,財務管理工作者的業務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對農村地區資金規劃工作以及資金利用工作缺乏精準的認知,并未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監管制度以及財務管理工作制度,常規資金管理工作處于雜亂無章的狀態,缺乏規范化體系作為支撐,存在巨大的資金風險隱患,缺乏風險定位能力及風險防范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容易受到合作主體以及市場因素影響,對鄉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較大隱患[5]。
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分析
3.1 做好頂層設計工作,樹立現代化發展觀念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現已成為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核心任務。鄉村振興戰略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特點,需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結合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制定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農村地區發展規劃,可以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指明方向,在持續發展環節使農村經濟水平與日俱增。為提升鄉村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需要充分意識到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價值,才可以在全新的環境當中把握一系列發展機遇,迎接時代挑戰。落實頂層設計工作,需要從思想層面與觀念層面出發,做出優化調整,確保基層干部以及鄉村民眾管理工作者具備與時俱進的精神與思想,科學開展鄉村地區經濟建設工作[6]。
在新環境下,面對全新的困難與挑戰,需要加大力度開展宣傳工作,有效推動產業所有者以及基層民眾,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情況保持密切關注,嚴格執行經濟發展方案當中的戰略思想以及重要部署。各方主體開展相互分析、相互討論,在思想層面達成統一,有效端正鄉村地區經濟發展觀念。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與現有的經濟模式與整體發展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在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推動鄉村振興環節,部分基層干部選擇回溯方式,針對傳統發展模式所遺留下的一系列歷史問題進行整頓,加大創新改革力度,結合現存問題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優化措施與解決措施,并且借助一系列規范化與科學化手段,有效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形成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的支持與動力。最后,有效激發基層黨員以及鄉村干部的主觀能動性與工作積極性,積極轉變傳統工作觀念,創新工作方法,對鄉村經濟做好統籌規劃,積極承擔執行鄉村振興戰略任務這一職責。
3.2 顯著提升可持續發展動力
就目前形勢而言,我國部分鄉村地區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指引下已經初步完成階段性發展目標,但受到資源限制,相關人員缺乏創新發展觀念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導致鄉村地區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針對其本質展開細致分析。首先,需要針對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狀態展開深度分析與綜合性考量。我國是一個國土遼闊的多民族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發展特點以及貧困成因也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針對鄉村資源體系進行優化與整合,有效解決資源整合困難、人力資源嚴重缺乏以及資金缺乏等問題[7]。其次,鄉村建設工作需要發揮龍頭企業的引導及帶頭作用,組織鄉村地區具備優勢性特征的企業積極構建生產基地,尤其開發閑置的土地,建設生產廠房,通過工業化生產的方式或者收租方式不斷拓寬農村地區經濟來源渠道。最后,不同地區的農村在發展優勢方面存在巨大差異,這也是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與獨特性的切入點。為此,在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環節,需要挖掘鄉村地區發展優勢。例如,沿海地區可以將海上經濟列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心,將打造優美的地區生態環境作為首要任務,通過創新經濟發展模式、引進外來投資等方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農村地區特有的發展資源優勢,還可以為鄉村高素質人才提供良好的就業機會,從而吸引大批量高素質人才參與到建設鄉村的工作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鄉村旅游業發展環節,需要秉承節能生產原則與環境保護原則[8]。
3.3 構建更加完善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呈現動態化發展趨勢,具備不穩定性特征。而科學合理利用資源,會對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影響。為此,在新時期背景下,需要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發展需求,制定更加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
具體而言,首先應不斷優化和完善財務管理工作制度,有效解決財務管理工作混亂問題。要求職能部門制定出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雙代理制度,科學處理好產業經濟以及集體經濟對農村地區所造成的巨大影響。結合各個地區農村的發展現狀,科學編制相應財務管理工作制度與財務管理工作體系,為后續更深層次的財務管理工作指明發展方向,要求相關人員照章辦事,科學開展資金核算工作以及預算工作。
其次,科學開展資金管理工作常態化建設,落實具備剛性特征的管理制度,確保各個部門、各個崗位人員各司其職,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務與工作目標,落實崗位責任制,要求村級賬務提交至鎮級部門開展處理;組級賬務需要提交至村級部門開展處理。通過此種方式,可以構建實現上下交互、上下監督的優質管理體系,在先進管理理念以及高效管理制度的雙重約束之下,使財務工作具備合法性與合規性,避免受到一系列外界因素以及內部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一旦出現管理不明等現象,需要加大追責力度,第一時間找到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提升財務工作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以及綜合質量,在對外引進高素質財務管理工作者的基礎上,針對內部財務人員科學開展業務培訓活動以及技能培訓活動,確保其將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合理應用于實踐工作崗位,轉化為崗位勝任能力、創新創造能力以及豐富工作經驗。具體而言,要求財務工作者結合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現狀,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調控方案以及資金管理工作方案,科學開展資金統籌規劃,科學合理利用資金,有效分析并且精準掌握財務風險隱患,制定相應的優化措施,結合各個地區的鄉村環境開展風險因素定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科學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為重大經營管理決策提供精準的數據信息支持。
4 結語
就目前形勢而言,在鄉村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科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助于促進鄉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顯著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為實現這一目的,需要通過做好頂層設計工作、樹立現代化發展觀念、顯著提升可持續發展動力、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等方式制定更加完善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策,有效緩解不同類型、不同地區農村發展環節所遇到的遺留性問題,確保經濟發展具備科學性與穩定性特征,從而打造可以實現多方聯動的產業化發展體系,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及鄉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與支持。
參考文獻
[1]陳真. 鄉村振興背景下茶葉產業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探析——以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為例[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15):87-89,109.
[2]黃常輝,房樂婷,彭美芳.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金融業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度研究——以江蘇省上市農商行為例[J]. 南方農村,2021,37(5):51-55.
[3]高倉健,楊歡,朱子屹,等. 共享經濟視域下高質量鄉村振興的機制研究——以浙江省10個村莊為例[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4(5):16-21.
[4]張鈴,寧軒. 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引領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福建古田食用菌產業為例[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3,39(1):97-99.
[5]林佳林,黃浩鋒. 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實踐研究 ——以信宜市平塘鎮橄欖核雕產業為例[J]. 科技風,2023(5):154-156.
[6]王景新,李林林,應珊婷. 大寨和大寨式村莊變遷發展的經驗及規律——大寨、沙石峪、石屋、貢巴4村案例研究[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4):84-96.
[7]劉立君,張友祥,李雨停. 交通發展格局演變的動力機制分析——以東北地區為例[J].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51(1):144-157.
[8]邱毅,周高柱,張濤. 城鄉體育一體化大型賽事的生態環境保護——以塑料垃圾公共治理宣傳教育改革為例[J]. 塑料工業,2023,51(1):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