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超
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課外實踐、陽光大課間一同做好,才能保障體育教學質量,有效促進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體育課堂教學
體育課堂教學需要考慮特殊教育學生更為突出的多元化和差異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和體驗式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參與興趣、實踐能力。以下是一些基本思路:
1、多元化教學。在體育教學中,除了傳統的課堂授課外,可以結合其他的體育運動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通過實踐掌握技能。同時,也要注重體育知識的傳授,通過實際操作和理論結合,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并將其融入到實際運動中。
2、體驗式教學。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式教學來了解體育運動,并且在探究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知覺能力和運動技能。通過開展各種不同的游戲和體驗式教學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差異化教學。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差異化教學。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性格等個性特征,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現自己的特長,發展自己的優勢。
4、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如排球課堂,在正面雙手墊球和上手傳球技術中,學生最難掌握的就是在墊球和傳球時對傳出球來的準確性及全身協調的用力。因此,本課著重解決墊球和傳球正確性及傳墊球給對方的準確性,為往后的一傳二傳手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合理的運用該項技術,為進一步學習組合技術和教學比賽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
5、評價教學法。通過評價學生的表現,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提高他們的運動技能和自信心。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二、體育課外實踐
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課外實踐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明確的計劃和目標。在開展體育課外實踐前,要制定明確的計劃和目標,明確實踐的目的、內容、時間、地點、參與人員等,以保障實踐的順利進行和有效性。
2、選取適合學生的實踐內容和形式。設計和選取適合學生的體育課外實踐內容和形式,如運動會、戶外運動、社區服務等,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和體驗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社交能力。
3、注重實踐安全。在體育課外實踐中,注重學生的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護措施,如無障礙設施、急救藥品等,確保學生的安全和舒適度。
4、建立合作機制。建立與社區、醫療機構等外部資源的合作機制,獲取更多的支持和資源,以豐富體育課外實踐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實踐的效果。
5、建立評價和反饋機制:建立評價和反饋機制,及時評估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策略,以提高教學效果。
三、陽光大課間
要做好特殊教育學校陽光大課間的特色運動,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學生需求和情況。在設計和開展特色運動前,要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情況,包括學生的認知水平、運動能力、興趣愛好等,以確保特色運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選取合適的內容和形式。設計和選取適合學生的特色運動內容和形式,如健身操、舞蹈、游戲等,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和體驗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自信心。
3、注重個體差異。在陽光大課間特色運動中,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組教學、個別教學等方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水平,提高教學效果。
4、創造良好的運動環境。為學生提供安全、舒適、寬敞的運動環境,如無障礙設施、防護措施等,確保學生的安全和舒適度,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做好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學,總體上需要注重了解學生需求和情況、選取合適的內容和形式、注重個體差異、創造良好的環境,以及建立評價和反饋機制等方面,以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