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繼業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作為教師的我們最想做的,就是能夠撥動每個學生心中那根獨特的琴弦。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以自己三十年的教學經驗,向教師強調了三點:閱讀、思考、賞識尊重孩子。蘇霍姆林斯基的賞識教育給了我很大啟示。賞識教育,這個思想貫穿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整個成功教育思想之中,他時刻提醒著我們讓賞識常駐心田。賞識中包含了含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提醒等等,而這些都基于一個字——愛。
一、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都希望能尋找一個自己能歸屬的群體,并在這個群體中獲得尊重、關心、愛護、幫助,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心理意義上的教學是人的心靈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在我的班級管理職業生涯中,如果是接的高一的新班,我會先組建一個臨時班委,這個臨時班委大約會存續一個月時間,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仔細觀察班里品學兼優的學生,同時也會向任課教師了解學生的各科表現,聽取任課教師的建議,為以后的班干部的民主選舉打下基礎。臨時班委運行一個月后正式通過民主選舉班團干部,民主選舉程序是:第一步,制定競選條件:學生無違紀行為,愿意為班級服務,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第二步,學生自愿報名參加選舉,第三步,全班學生民主投票,產生班團干部擬任職人選,第四步,征求任課教師意見;第五步,確定主要班團干部職務人選(團支部書記、班長);第六步,確定其他班團干部職務人選,明確職務與工作職責,新的班級管理團隊正式運行。通過組建新的班級管理團隊,讓學生通過民主選舉明白一個道理:要想成為一名班團干部,首先要使自己變得優秀,才能得到同學們的信任。當上了班團干部,是為了更好地為班級做貢獻,為同學們服務,自我感到了肩上的使命與擔當,當上了班團干部的同學,會比以前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為同學們做出表率和示范。通過組建新的班級管理團隊,體現了班主任對同學們充分的信任,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增進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建立起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二、陶行知關于賞識教育的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任校長的時候,有一位男生用泥塊砸班上另一位男生,恰巧被陶行知看到,陶行知想要教育一下他,所以讓他放學后去校長室。放學之后男生等在校長室準備等待接受陶行知的怒斥和責罵,誰知道陶行知到校長室的時候卻對男生微笑并將自己手中的糖果送給他,表示那是他按時到達的獎勵,并對自己的遲到表示抱歉,男生不明所以,但還是接過了看起來很可口的糖果。誰知道陶行知又掏出一顆糖果放到男生的手里,表示那是男生聽自己的話,立即住手停止打人的獎勵,男生非常驚訝并且不知道發生了什么狀況。隨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給了那個男生,并說自己調查過那個男生被打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男孩子很善良同時很有愛心和勇氣,這是對他的獎勵。男生感動得落下了淚水并后悔地跟陶行知道歉,他拿泥塊砸同學是他的不對。陶行知聽到了這里露出了非常欣慰的笑容,然后拿出了最后一顆糖果,獎勵男孩充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談話結束。從開始到最后,陶行知沒有用任何過分的言語、直白的教導、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來教育男孩,而是用一種賞識獎勵的方式讓男孩知道自己的錯誤并且維護了男孩的自尊心,這樣的校長怎樣不叫人尊敬和感激?從一個打人施暴的孩子身上,找到四個可以表揚的閃光點,以獎勵來代替處罰,使孩子達到自我認識錯誤,自我改正錯誤,自我提高認識的教育效果。充分體現了陶行知細致的觀察能力,非凡的教育智慧和高超的溝通能力。即使是今天,這種“溝通從心開始”的教育藝術還是值得我們老師學習借鑒的。經常違紀的學生,更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賞識,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要通過積極的正面教育,努力發掘其人格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對其善的行為多加贊賞,觸發其潛意識里向善的道德情感,從而達到“揚善抑惡”的目的,促進其道德品質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所有方面和特征的和諧都是由某種主導的東西所決定,而在這個和諧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道德。
三、賞識教育是充滿愛心的成功教育
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就無形生命而言,每個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的。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是最能體現其賞識教育的,他始終認為老師的賞識是實現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首先,老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老師有了愛心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對于經常犯錯誤的學生,如果老師發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和善意去啟發,感化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最終他們會痛改前非,奮起直追,最終也會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強者。其次,重視學生自信心的激發和培養。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班主任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天賦與才能,向他們提供發展的條件,讓他們覺得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要讓每個學生抬起頭來走路。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要有效地進行教育工作,首先必須尊重和欣賞受教育者,使其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一旦學生得到賞識,他也將得到很大的滿足感,學習上會產生很大的源動力,同時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威信及親和力也會不斷提高,師生間的相互信任也會日益增加。班主任發自內心地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和賞識,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后,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