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
創新能力是個體運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等,產生某種獨特、新穎、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它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創新思維。《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創意實踐是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緊密聯系現實生活,進行藝術創新和實際應用的能力。創意實踐包括營造氛圍,激發靈感,對創作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探究與實驗,生成獨特的想法并轉化為藝術成果。創意實踐的培育,有助于學生形成創新意識,提高藝術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增強團隊精神。”“發展創新思維,積極參與創作、表演、展示、制作等藝術實踐活動,學會發現并解決問題,提升創意實踐能力。”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初中美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培養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等的重要課程。在此,筆者就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了一定的實踐研究。
一、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氛圍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激發是很重要的,而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則是要有創新思維和不同于他人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我相信,如果美術課堂創造力滿滿、活力滿滿,那么自然學生在其中也能夠受環境的影響,迸發出他們獨特的思維和想象力。并且根據我的教學經驗而言,我認為學生之間的創意想法競爭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一旦一名學生開始發散思維,也會繼而帶動其他的學生繼續發散創意思維,學生之間的想法與創意是具有關聯性的。只要課堂上保持這種大家共同創新的課堂氛圍,我相信每位同學都能夠置身其中,將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大膽的表達出來,只有將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想法表達出來,才能真正培養自己在美術學習中的創新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生動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做到敢想、敢說、敢做,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激勵的功能。想象在美術創造、創新活動中的作用極為重要,藝術家通過審美感進入了藝術創造創新的領域,但真正的輝煌,則是藝術想象帶來的。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聯想、甚至幻想,也可以在脫離眼前的知覺對象的情況下,通過感知記憶中的客觀事物的表象,進行徹底的改造,創造出新的形象,進而培養創新意識。例如:在《書籍裝幀設計》一課中,教師主要講解了書籍封面設計的意義及設計的內容,使學生對書籍的封面設計有了初步的了解認識,然后啟發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欣賞討論書籍封面的設計形象。在具體設計輔導時,教師不要對學生的現象加以限制約束,更不能用簡單的對和錯來評價,要讓其大膽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天地中自由飛翔,這樣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對創作充滿興趣,創作得到肯定,而且大大鼓勵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二、創設精彩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很多學生在學習中急于求成,一味追求現成的知識和結論,不注重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容易局限在狹小的空間內,想象力嚴重衰退。而美術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藝術,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理解美術,進而能夠創造性地解決美術相關的問題。所以,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有效的手段給學生創設精彩的美術情境,借此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想象,并喚起學生學習美術、創作美術作品的熱情。例如:在學習《大家動手做條龍》一課時,一教師先給學生播放動畫片《哪吒鬧海》中哪吒與東海龍王以及龍王之子敖丙爭斗的片段,動畫片中龍的形象十分生動,在大海和云彩之間穿梭,留給人無限的遐想。動畫播放結束后,教師向學生提問:“大家對龍還有哪些了解?”此時學生開始探討對龍的認識,比如:龍有好有壞,惡龍為非作歹,神龍卻能保佑一方風調雨順;龍可以生活在水中、陸地和天上等等。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利用一些常見材料,將自己想象中的龍做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大膽想象、盡情表達,用紙杯、布片、撲克等材料制作出各式各樣的龍。可見,在美術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精彩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可行之法。
三、展示優秀美術作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美術教學需以實踐為主,通過實踐,學生能夠把自己想象中的事物以及對美術的理解表達出來,并在此過程中發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但是,很多學生缺乏創新創造的意識和能力,美術表現能力較差,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學生在創作美術作品時,往往千篇一律,不能體現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個性,這樣的美術作品難以稱之為藝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示范優秀作品,爭取通過各種風格的作品拓展學生的眼界和思維,進而激發學生的靈感,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漫畫》一課時,教師先借助三毛、大頭兒子等著名漫畫人物引出漫畫的含義,并讓學生憑借自己的觀察和感受說一說漫畫的特點。接著,教師給學生展示幾幅攝影作品和漫畫作品的對比圖,借此說明漫畫夸張、變形的表現手法,以及幽默性、諷刺性的內涵特點,以使學生對漫畫產生較為全面的認識。然后,教師給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漫畫作品,這些作品一般是對生活實物進行變形和抽象,比如作品“拉鏈長城”中,將長城畫成拉鏈的形狀,體現了創意和趣味性。在這些作品的感染和啟發下,學生基本掌握了漫畫創作的方法,并能主動創作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可見,在美術教學中為學生示范優秀作品,對幫助學生理解美術概念、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美術表現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初中美術教學更應當將其具備的獨特功能發揮出來,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抓好教育時機,充分展現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為國家及社會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