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語文新課程標準》在論述作文教學時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薄梆B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地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蹦侨绾巫寣W生走出作文的形式主義樊籠,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呢?
一、是充滿愛意的
在作文教學中,應處處體現老師對學生的愛意,小心地呵護學生的心靈。一方面在課堂中體現民主,他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可以自由地表達;另一方面要關注學生,教師應該洞察到學生細微的變化,給予學生撫慰、呵護。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是人性的頂峰,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蹲下來看學生,教師不再高高在上,學生沒有心理壓力,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想寫、愛寫,敢寫,思維處于亢奮狀態。
二、是富有情趣的。
作文教學,是演繹教學藝術與寫作藝術的精彩世界。作文教學的藝術在于營造氣氛,創造心靈的共振,撥動心靈的琴弦,做好空間的文章;作文教學的科學在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追求思維的創新,提高習作的效率,做好時間的文章。因此,情趣觀察是習作的基礎和條件,情趣閱讀是習作的前提和杠桿,情趣思維是作文的靈魂和重點,情趣體驗是習作的成功和關鍵。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應該注重激發情趣,引導學生體驗樂趣,形成習作興趣鏈,即情趣作文新體驗七步循環圈:情趣促寫→寫而生樂→樂而需學→學而生悟→悟而生知→知而樂寫→寫生情趣→情趣促寫。
三、是快樂生動的。
新世紀的作文教學應該是快樂作文。通過富有情趣的指導,使學生明白學習作文應該是一件很快樂無比的事情。使他們快樂地閱讀,快樂地體驗生活,快樂地思考生活,快樂地描述生活,久而久之,他們的大腦將變得越來越聰明。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打造習作的興趣鏈:激發習作的興趣→體驗習作的情趣→享受作文的樂趣。通過引導訓練,使學生快樂地體驗寫作,快樂地體驗習作的成功;使學生在學會習作、熱愛習作的過程中,有話會說,有話想說,有話巧說,有話樂說。
四、是多元開放的。
作文教學課堂倡導開放作文教學的視野,努力達到三個開放:開放學生的習作生活,使學生體驗游戲快樂寫,留心觀察細心寫,聽故事及時寫,想象故事想著寫,快樂實踐做了寫,綜合思考悟后寫;開放作文教學的形式,可經高談闊論辨論明理,可經把生活見聞拿來信息交流,可以讀書體會交流心得,可經讀讀議議評價分析,可以玩玩游戲寫寫作文,可以讀讀評評修改提高;開放作文評價的方式,“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倍嘁恍┍頁P,就會多出一些習作天才;多一些激勵,就會多出一些作文能手?!皼]有最好,只有更好?!本G色的開放式作文評價的意義在于為實現“更好”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不斷地爭取“更好”,才是綠色作文教學質量評價的永恒追求。
作文教學是一條創新的路、一條體驗的路、一條閱讀的路、一條練習的路、一條快樂的路、一條艱苦的路。在這條路上,每一步都有瑰麗的風景,路的深處,創新絕好的風景是定然會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