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倩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課常上發揮集體作用,集思廣益,互相幫忙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新的課程標準十分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探索課堂教學有效方式,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分組合作學習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形式,也是課堂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分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在學習中交流互動,能夠讓學生的個性特點得到有效發揮。
一、為何開展合作學習
全面發展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合作精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學會知識,更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人與人之間學會良好地合作,才能相處得融洽,取得更大成就。小學是培養學生習慣的重要時刻。開展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合作。
二、分組合作教學的模式
很多數學老師認為好或者能力強的學生能夠幫助差的學生,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有意識的按照學習成績為好、中、差的 學生搭配在一個學習小組中。在“合作學習” 過程中,這樣分組其實是很危險的。這容易 給一部分學生造成某種優越感或自卑感,影 響小組學習的進一步深入。一個好的分組方 法應根據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分組,使每個 小組成員都能為小組集體貢獻力量。分組前 要充分考慮許多問題,如本課時合作的問題 的知識特點,學生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等, 合作的教學氛圍、現有教學資源等。只有這 樣合作小組內部才能進行合理的分工,如組 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組內每個成 員輪流擔任。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 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 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填寫學習報 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的匯報。只有小 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在共同的任務中明確 各自的分工和責任,才能消除組員差異所帶 來的不利影響,學生才能在“合作學習”才可 能取得成功。
三、分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些合作的內容必須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體現合作的價值所在。不是所有的課堂學習內容都要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如果是較簡單的學習任務,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以發展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免產生依賴。如果是較復雜的學習內容,依靠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是沒辦法解決的,這時就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有的教師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顯示課堂形式的多樣和課堂氣氛的熱烈,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并沒有多大的實效。不論什么都合作,失去了合作的意義和作用。把一些毫無討論價值或過于簡單的毫無難度的問題交給學生討論,純粹是浪費時間。數學學習中那些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內容,才是我們運用小組合作的內容。
四、分組合作教學模式的作用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很快掌握了新知識,有的學生一知半解,這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練習,讓每個了學生發表見解,相互啟迪,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開展合作練習的初始階段,學生的討論的合作意識可能不強,這時教師可以加強指導,并安排特定的時間,有意識培養他作合作練習的意識,實施新課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討論題,作為合作練習的素材,這樣,既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學到別人的好思維,好方法。更有利于學生表達觀點,發揮想象,互相啟發,共同發展。而運用小組合作進行開放性練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以較大的思維空間。
總之,學習中的合作與交流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不應該成為一種外部強加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內部需要的自然過程,這是新課程所積極倡導和當前課堂教學所必需的。因此,只有充分地鼓勵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每個學生解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這樣的的合作交流學習才能體現出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