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摘要:“雙減”背景下的教學,更加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更加注重教學回歸教育的本質和初心。以此讓孩子在學習中真正的做到勞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為了切實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結合“雙減”政策優化課程結構,活化課程內容,將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打造高效化地理課堂,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
關鍵詞:雙減 ? 地理教學 ? 提質增效
“雙減”政策旨在于有效地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這也就意味著國家高度重視中小學生課內外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力求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同時,能夠提升教育質量。目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仍存在不少教學活動單一、學生被動學習、作業低效練習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雙減”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要實現提質增效,就應該突出地理課程的實踐性,增加有價值的體驗和感悟,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為此,教師既要注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和地理素養的提升,也要注重構建新穎高效課堂,打造優質生活情境,減少低效課后作業等策略。
一、構建新穎高效課堂
地理課程內容的直觀性要求,使得信息技術手段在地理教學中大有用武之地。地理教師除了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外,更應該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來顛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選擇豐富多樣的圖片、動畫、視頻、數據可視化圖等形式構建充滿吸引力的地理課堂。
比如在教學《中東》這節課時課堂導入借助學生熟知的游戲王者榮耀改編---“中東榮耀”。此導入既適應戰亂頻發的中東,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讓其在課間的打鬧玩耍中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在整堂課中,通過在游戲中答題提升攻擊力的方式升級進入下一模塊的學習,以此調動學生整節課的學習積極性。在講解蘇伊士運河為何是中東地區的咽喉要道時,可通過播放2021年3月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相關視頻,既緊跟時事熱點,又能使學生直觀感受蘇伊士運河對中東、乃至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意義。在講解石油資源時可展示中東主要產油國與中國人均GDP的數據可視化對比圖,讓學生直觀看到石油為當地帶來的巨大財富,從而理解中東為何因石油而戰。地理課堂中信息技術的采用,既給學生帶來新穎的學習體驗,又為學生創造了獨特的時空視角,讓學生有俯視整個區域的機會,以此進一步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二、打造優質生活情境
初中地理教學旨在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適當創設生活化情境,用真實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讓比較抽象的知識更具體化,利用課堂上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如在分析地形、氣候、河流之間的相互關系時,學生分析到河流對氣候的影響時無從下手,這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為什么人們在夏季的晚上更喜歡去河邊遛彎?使其理解河流對局部氣候的調節作用。在講解中國工業的進步時,可通過電視由最初的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再到現在的液晶電視的演變使學生從生活中感受我國工業日新月異的變化。在學習中國四大地理分區時,讓學生根據四大地理區域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征涂上相對應的顏色,如高寒的青藏地區填涂藍色、干旱的西北地區填涂黃色、濕熱的南方地區填涂綠色,溫涼的北方地區填涂金色,采用涂色彩的方式,既可吸引學生,又將課堂上的知識融入生活中的色彩當中,使抽象知識形象化。將地理課堂上涉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體現生活情境的教學價值,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地理思維有一定的幫助。
三、減少低效課后作業
目前初中地理課后作業主要還是依賴配套練習冊和課本上的課后練習。雖然作業類型并不單一,但是學生可實踐、可操作、可表達的作業依然有所欠缺。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最關鍵的就是要對原有作業模式進行改革。作為教師對低效的重復性作業應大膽舍棄,創新有價值、有意義的分層作業或實踐作業。
首先,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更新地理作業觀念,摒棄“布置作業只是為了鞏固知識,提高分數”的片面作業觀。其次可以通過分層布置作業的方法,鼓勵學生努力靠近自己的最近發展區,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再次,設計地理作業應增強作業的生活性,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探究性、實踐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活力得以激發。最后,地理作業的創新也應當體現在少布置或者盡可能不要布置“無效”作業,“無效”作業對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沒有任何的幫助,甚至對學生的創新性是有抑制性的。減負的實質與根本,不是簡單地對作業做“減法”,而是要結合地理課程內容來設計實踐性、層次性、趣味性的作業,將作業的價值最大化,讓學生主動地完成作業,從作業中體會到學習的意義。
總之,在新的教學形勢下,初中地理教師要積極地優化教學策略,對“雙減”政策進行正確的分析,以達到減負和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定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林麗霞.打造高效課堂 感受地理之美—“雙減”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3(06):115-119.
[3] 嚴青芹.“雙減”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提質增效的策略[J].廣東教育(綜合版),2022(10):56-57.
[4] 楊穩民. “雙減”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后作業現狀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2.DOI:10.27410/d.cnki.gxbfu.2022.00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