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月飛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減負提質的呼聲越來越高。落實雙減,作業是關鍵切口。用好作業本能在不增加學生學業負擔的基礎上,使課堂作業的效能最大化,讓“雙減”落地語文課堂。
關鍵詞:作業本雙減
作業是教學的重要一環,也是減負提質工作的關鍵切口。作業本緊扣教學大綱,可以充分利用,助力“雙減”落實語文課堂。
一、作業本的使用現狀
作業本是由浙江省教育課題發展研究中心編制的學生作業用書,用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課堂作業本。作業本的使用存在一些問題。
(一)錯誤使用作業本
部分老師總是錯誤地將作業本等同于課后練習冊來使用,課堂中很少使用,忽視了學生的動筆時間。更有甚者,直接把作業本當作家庭作業來完成。
(二)為了使用而使用,忽視了人文性
課堂中,部分老師把語言要點直接羅列起來,簡單地解決了“學什么”的問題,卻忽視了“怎么學”的方法滲透,使語文課堂教學變成了索然無味的學科知識填鴨式講授,視了語文課堂的人文性。
(三)對內容不做刪改,沒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不少教師對作業本的內容不作刪改,一翻開作業本讓每個學生都按照大題依次進行,沒有進一步探討為何要穿插作業本的練習內容,這在極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復習需要,也就使得作業本的使用很難實現減負提效的預期。
二、作業本有效使用的策略
課堂作業本的有效使用引導每一位孩子參與到語文實踐中去。“教是為了不教”,依托作業本能幫助落實“雙減”。
(一)依托作業本,把握語文要素
課前準備,認真研究作業本,確定好每一道作業題的教學目標,找出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切入點,把有意義的知識點認真備入,為更有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依托作業本,優化課堂教學
挑選適合課堂教學的作業后,還要考慮到作業使用的時機,確保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一塊奶酪”時,完成作業本第二題,思考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樣的作業既為孩子們提供了獨立閱讀的目標與途徑,又給了孩子自由閱讀的空間,是訓練孩子們自學閱讀技能的好幫手。
(3)拓展升華
在教學“花的學校”時,為了進一步拓展孩子們的思維,我讓學生打開課堂作業本完成上面的三個仿寫小練筆。此時,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是積極的、高效的,一群熱愛自由、活潑可愛的花孩子躍然紙上。
(三)依托作業本,助力教學改進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的余琴老師,提倡每一位語文老師要有兩本作業本,一本用于課前試做,另一本用于課后記錄錯題,這是很有必要的。通過作業本的鞏固與聯系,及時彌補課堂教學中的漏洞,查漏補缺。
總而言之,作業本是“雙減”落地語文課堂,實現減負提質的重要載體。我們切不可忽視作業本的存在。
參考文獻:
[1] 錢玲群.用好配套作業本優化備課與教學[J]小學教學設計,2022(13):70-74
[2] 蔣蓉.課堂作業本助力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更好組織與開展[J]課程與教學,2020(20)